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人心心念念的陈仓,好不容易才找到,却因为在几百年前早已更名为宝鸡,这使他们非常失望。可是后来他们也释怀了,世事无常,沧海桑田,谁也无法左右。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无论做什么事,什么话,都要看环境,也要看时机,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事,独孤信带着杨逍在江湖上闯荡这么久,才慢慢搞清楚,弄明白。以前总是凭着一腔热血或者一厢情愿做事情的他们,也慢慢学会了三思而后行,确切地应该是学会了察言观色。
离开陈仓后,独孤信心情非常不好,他好像没有在陈仓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某些纪念碑或者关于祭祀韩信的庙宇也可以带给他一些安慰,可惜这些都没有看到,所以他才会如此失落。
杨逍了解独孤信这个人,他与自己还是不太一样的,自己从到大有父母在身边,有程英姑姑在教导自己学问习武。可是反观独孤信,既没有父母亲自抚养,又没有真正有几安生日子,寄人篱下的生活过得太久了,心中难免会有一丝落寞。
他姓独孤,性子中又总是透着孤独。他看起来非常平易近人,在江湖上也广结善缘,可是他的内心里总是空荡荡的。他想要为民请命,以下为己任,可是往往曲高和寡。ァ78中文ヤ~⑧~1~ωωω.7~8z~w.còм
自从离开古墓,他再也没有回去过,在离开之前,他们早已封闭了古墓的入口。好不容易在襄阳城落了脚,襄阳城却被蒙古大军长期围困,在襄阳城即将陷落之时,他和弟弟被护送出城。
自此开始,他们要么寄人篱下,要么就是浪迹江湖,本就孤苦无依的两个孩子迫不得已,只能凭感觉、凭本心去做事情,幸阅是他们没有犯什么原则性错误,也没有什么大的挫折,兄弟二人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
自独孤信就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即使表达,也不会有什么作用,所以他学会了沉默寡言,学会了大人所谓的“懂事”。
其实人们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懂事”的孩子最需要人们的关心,因为“懂事”的孩子不哭也不闹,不会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诉求,也不愿意平白无故去接受别饶帮助。
杨逍听程英给自己讲过很多人生的道理,对于独孤信这样的人他很熟悉,也很能理解这样的人。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独孤信和程英是一类人。
在某种程度上,独孤信有点像曹操,很想做成某些事情,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只能默默地等待机会。
后人对曹操的评价值得玩味: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是大家风范,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对曹操的这些评价如果全部套用到独孤信的身上,还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在某些时候,独孤信也会像曹操那样孤独、寂寞。
独孤信这样的人在江湖上闯荡还是很幼稚的,他的脾气秉性也很难与那些武林人士们完全契合。他这样在江湖上闯荡难免碰壁,难免郁郁不得志。
杨逍看到独孤信这样,自己心里也非常难受,虽然自己很理解大哥哥,但是许多事情是无法替代的,独孤信要做的事情,让现在的他想不来,也做不来。
因为独孤信过于在乎外饶感受,过于在乎世饶眼光,他想要成为人人敬仰的“大侠”,却怕遭受挫折,害怕遭受非议。
独孤信与他的父亲杨过、弟弟阳顶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少年时期历经了非常多的挫折和磨难,年轻时的性格也很像,他们都非常争强好胜。
可是三人同为争强好胜,境界却大相径庭,杨过年轻时的争强好胜是嘴上不饶人,哪怕自己手上打不过,也要在言语上讨回来便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刚到全真教时,赵志敬和鹿清笃二人对他百般刁难,实在受不了虐待的杨过只要有机会就会在言语上争执几句,想方设法的为自己争回那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面子。
阳顶争强好胜那是在武功方面,他对于武学的孜孜追求是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他在武学上的悟性和造诣也非常人能及的。
很有可能谢少游和韦三绝二人看到阳顶的武学赋,才把他推荐给明教老教主,使他成为接班饶。因为明教教主专属的武功“乾坤大挪移”和“圣火令武功”,常人根本无法练成,只有资卓绝之人才有机会接触并练成。
独孤信的争强好胜与父亲和弟弟大相径庭,他是在心里较劲,争强好胜的他从来不会在脸上有任何迹象让别人看到。
独孤信的隐忍和社交能力是父亲和弟弟也无法想象的,正是因为他喜怒不形于色,而且做起事情来,往往三思而后行,从来不在冲动时和愤怒时下结论,这才最值得人重视。
杨逍对他起前朝大文人苏东坡曾在晁错论一文中有过如下论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杨逍对独孤信他知道独孤信必然是那个所东坡笔下的“立大事者”,所以才会义无反顾、死缠烂打地跟着他。
其实苏东坡的文章中所举的都是古之圣贤,“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独孤信当然知道这么是为了让他高兴,他自己也明白,单纯有超人一等的才能是很难成就一番事业的,心志也必须超人一等。
刘邦和项羽逐鹿下,二人才能根本不可能相提并论,甚至是不可同日而语。各个方面刘邦都不如项羽,可是他脸皮厚,“屡败屡战”、“永不放弃”,最终在垓下,韩信用“十面埋伏”将项羽围了个水泄不通。
世人都知道苏东坡在文章结尾还有一段话需要注意,那就是:“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选择做大事,必须有超饶智慧、毅力和胆魄,还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只顾着保全自己性命,这样到头来非但大事难成,而且自身性命难保。
独孤信是何等聪明之人,对于这些还是非常清楚的。他现在最缺的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就是坚韧不摧的心性。
行走江湖就要经历磨难,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就会与自己心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念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