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0章(第1页)

李泽厚的意义正在于此。

李泽厚是一个在学术界大多数人还一片茫然时筚路蓝缕的人。那时,学术界刚刚从&ldo;文革&rdo;的重创下醒过神来;一些人心有余悸,许多人严重失语。不要说做学问,连话都不会说了。甚至在批判&ldo;四人帮&rdo;的时候,使用的也仍是&ldo;四人帮&rdo;的腔调。这是一种连&ldo;党八股&rdo;都称不上的话语模式,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了无生气,乏味透顶。这种人人憎恶的文章套路之所以还能延续一段时间,除习惯使然和一些人胆小怕事〔怕别人说自己不够马列不够革命)外,也还因为大家不知道不这样说话,又能怎样说。

开始时李泽厚也一样。他也写了诸如《实用主义的破烂货》(1979年)一类的文章。但很快他就改弦易辙了。李泽厚

1980年的文章便已让人耳目一新。甚

1979年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便己是纯正的学术著作,全无八股腔调。

同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亦然。不过两书均嫌太过&ldo;专门&rdo;和&ldo;学术&rdo;,其影响便不如《美的历程》。《美的历程》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读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和朦胧诗一起,起到了一种&ldo;启蒙&rdo;的作用。

如果说朦胧诗让我们知道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甚至就该这么写),李泽厚则让我们明白原来学问还可以这样做(甚至就该这么做)。比方说,讲哲学,可以并不一定要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别。然而在此之前,这种套路是被视为金科玉律的。结果就闹出很多哭笑不得的事情来。比如李贺,照理说只能算是&ldo;浪漫主义&rdo;的。又因为李贺的诗&ldo;&lso;鬼气&rdo;太重,便只好算做&ldo;消极浪漫主义&rdo;(李白则是&ldo;积极浪漫主义&rdo;)。

后来毛泽东的意见发表了,他老人家喜欢李贺。这下子文学史家们就狼狈了。伟大领袖怎么会喜欢&ldo;消极&rdo;的东西呢?只好另找证据,证明李贺其实是&ldo;现实主义&rdo;诗人:那么李贺究竟是什么&ldo;主义&rdo;?什么都不是。中国文学史,根本就不能那么讲。李泽厚不这样讲,也就无此尴尬。这在当时,却不能不看做一个&ldo;重大突破&rdo;。

但李泽厚的意义还不仅于此。

就我个人而言,《美的历程》以及李泽厚的同期其他著作让我明白了一个大道理,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有学术研究,为什么要做学问?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如果那样,就该&ldo;趋时合流&rdo;),而是为了人生。也就是说,为人生而学术。因此,一个人文学者,就应该把学术研究和人生体验结合起来,把历史的遗产当做鲜活的对象,把做学问、写文章、出版著作变成自己生命的流程。《美的历程》

就是这样做的。比如&ldo;苏轼的意义&rdo;一节,讲到苏东坡写完&ldo;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rdo;,虽&ldo;挂冠服江边&rdo;,却不过回家睡觉,并没有&ldo;拿舟长啸去矣&rdo;时,李泽厚说:&ot;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脱人世这个大罗网。&rdo;如果没有人生的体验,这样精辟的话岂是说得出来的?历史的遗产一旦被看做鲜活的对象并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结合,就成了活生生的东西,也就不会有少尸臭了。过去(也包括现在)一些学者专家教授流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僵硬呆板枯燥无趣,味同嚼蜡不堪卒读,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字表述能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把自己的研究对象看做活物。他们在研究木乃伊的同时把自己也变成了木乃伊。哀莫大于心死。心已死,文字还能活起来?

学术著作变成木乃伊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这些学者们总在说别人的话,至少是总在用别人说话的方式说话。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人生而学术,而是为某种现实的利益而学术。这就不能不格外注意是否符合公认的&ldo;学术规范&rdo;和&ldo;量化标准&rdo;,小心翼翼地不要触犯了学术界的&ldo;规矩&rdo;。这时,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我也怎么说,别人用什么方式说我也用什么方式说,无疑是最保险的。而当所谓&ldo;学术规范&rdo;其实不过&ldo;八股套路&rdo;,所谓&ldo;量化标准&rdo;也仅仅只是论量不论质时,大量炮制八股文章甚至学术泡沫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文体决不仅仅只是一个表述问题。为人生而学术,就要讲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而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总之,你完全可以不必顾忌任何成规陋见,不必死守某种模式套路,信马由僵,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来,这就看你有没有足够的才气和知识准备了。

李泽厚有。于是李泽厚便用自己成功的实践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一通百通。从此,我们的思想解放了,视野开阔了,目光锐利了,思路敏捷了,就连文笔也变得流畅了,这都得感谢李泽厚。没有他,我们当真可能仍在黑暗中摸索。

这是一种智慧的启迪。许多人甚至从李泽厚那里开始了自己道路的找寻。

但同时,李泽厚的历史也就终结了。

得鱼忘荃,得兔忘蹄,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我们现在已经过了河,李泽厚老师可以下课了。我们会记住他这座桥的。

五历程

其实,即便有人愿意听,李泽厚的&ldo;课&rdo;也未必还能讲得下去。

一般都把李译厚这近十年来的销声匿迹少有人知,归结于他1990年后去了

国外。实际上,他走也好,不走也罢,情况都差不太多。在我看来,他的败迹,早在

1988年

7月由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出版、同年

11月由香港三联书店出

版、12月由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89年2月又由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

司出版的《华夏美学》中便已有征兆,已见端倪。李泽厚很看重这本书,认为比《美的历程》更重要,而且,认为谁喜欢《华夏美学》,谁就是&ldo;独具慧眼&rdo;。但恕我眼拙,实在看不出它好在哪里。印刷质量极差不说,文字表述也是低水平的。

比如开头这一段,就简直让人怀疑那是不是李泽厚写的:

美,这在汉语词汇里,总是那么动听,那么惹人喜欢。姑娘愿意人们说她美;中国的艺术家们、作家们一般也欣然接受对作品的这种赞赏,更不用说美的自然环境和住所、服饰之类了。

这是什么话!随便找个中学生,也不会写得这么差!王朔有云:一盘菜,不必都吃完才知道好坏吧!《华夏美学》的开头如此,后面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尽管我从头到尾都读完了。而且,由于当时买不到书,还做了笔记。

不可否认《华夏美学》中仍有不少让人拍案叫好的东西,也不难看出李泽厚在撰写《华夏关学》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已比撰写《美的历程》时系统深刻。如果要研究中国文化思想,《华夏美学》倒是不妨一读的(但我以为读他那三部&ldo;思想史论&rdo;更好)。问题是李泽厚之所以是李泽厚,就因为他比一般研究者多了份才气和灵气。然而《华夏美学》一书却灵气全无,就连书名也显得呆板俗气。开头不好,结尾也不好。结语那句&ldo;是所望焉&rdo;在《美学文丛序》中已经用过一回了,现在又用,岂非才尽技穷?有人说,人生三大悲哀:美人迟暮、英雄末路、江郎才尽。1989年的李泽厚,即便没到那个份上,也已是日薄西山。

热门小说推荐
邪气凛然

邪气凛然

很显然,这是跳舞的又一套新书。也将会是跳舞在起点的第五套全本。(注意,这本书是都市YY,呵呵。几乎没有什么神话色彩,更不会再有什么教皇教会宗教圣骑士吸血鬼玉皇大帝之类的东西了)...

快穿:黑化宿主,超凶的!

快穿:黑化宿主,超凶的!

(1V1苏撩甜宠打脸爽文)病娇妹妹桀桀一笑哥哥,为什么要逃呢?邪魅影后勾勾手指总裁乖乖,快到姐姐怀里来。阴鸷学妹舔舔唇瓣学长,上段位和你,我选择你!黑化太后慵懒一笑将军,为哀家夺下这江山吧偏执萌主神情暧昧教主大人,给你我要不要?冷血丧尸嘴角殷红队长,别怕,卿卿不吃人!反派boss眉头紧蹙系统,管好你家宿主,别让她乱撩。系统大妹砸,我劝你善良...

万界:开局决战光明顶

万界:开局决战光明顶

被上司暗害推下山崖,却因此获得万界轮回系统。从此之后,凌枫穿梭在剧情世界和现实世界之中。再高深的绝世武功都能瞬间领悟!还能轻轻松松把绝世美人带回家!凌枫我是万界至尊!...

飞升大荒

飞升大荒

修炼了传说中诗仙李白遗留的功法青莲圣歌的人间武者秦方因为一个意外,跟随着几百年来唯一一个飞升者,张三丰前往了天界大荒!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人类盛极而衰的世界!顺则奴,逆则亡!踏古震今,登天路,逆仙行,狂歌天下!本书一群25215910...

原来是我

原来是我

原来是我作者关昕林月儿作品状态连载中我是个被人看不起的穷人,直到有一天,亲生父亲找到了我,他是华人首富...

网游之屠龙牧师

网游之屠龙牧师

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宅男无意中进到了游戏,他的目标本来还是准备多看点书,结果他获得了强大的光明导师认可,并且获得了游戏中十强者中的暗师称号。虽然他的职业是牧师,可是他的目标却是站在游戏的最顶端,带着自己众多的美女团手拿菜刀去屠龙。主角十分低调,可是却偏偏得到了草原上最美的女弓手的信任,刺客军团最神秘公主的青睐看主角如何以一个牧师的身份纵横游戏坐拥美女!!推荐兄弟的的书兽王召唤师和网游之枪舞天下和机甲神将非常不错的三本小说,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