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伟大的抗美援朝,正式拉开序幕。
尽管苏联空军在战争初期无法进入朝鲜,但承诺将对中国领土进行空中保护,并慷慨地答应向中国提供大量军事装备。
那时候的中国,要单独应对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是不可能的。单是供应足够的弹药这一项任务,中国自身就无法完成。
以1951年第一季度为例,朝鲜战场所需弹药约为吨,而国内的军工生产能力,即便是在加班加点的情况下,也只能生产出1500吨。
当时,全球唯一有可能为中国提供武器弹药的国家只有苏联。苏联基本满足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需求,尤其是在停战谈判开始前,几乎有求必应。
1950年11月7日,伟人在发给乔大叔的一封电报中提到:
“志愿军部队直接参加朝鲜军事行动的有12个军,计36个师,但仅有6个步枪和机枪弹药基数。今后随着军事行动的发展,我们在保障军队弹药方面势必出现很大困难。
如果军工生产方面不出现变化,那么,改换装备工作可能要到1951年下半年方能开始。为克服目前困难,我请求您研究一下关于在1951年1月和2月这一时期给36个师供应步兵武器装备的问题。?”
具体要求是:14万支苏式步枪及5800万发子弹,2.6万支苏式自动枪及8000万发子弹,7000挺苏式轻机枪及3700万发子弹,2000挺苏式重机枪及2000万发子弹,1000支飞行员手枪及10万发手枪子弹,还有1000吨TNT炸药。
11月9日,乔大叔回电表示,同意为36个师提供这些步兵轻武器,并承诺1951年1至2月全部运抵中国。苏联没有食言,这批武器的到货数量与中方要求的完全一致。
志愿军因此得以在朝鲜陆续为34个师更换装备,剩余2个师的武器则用于补充消耗,或分配给军校和军区进行训练。
同时,我们要求苏联提供鱼雷快艇、装甲舰、猎潜艇和岸炮等海军武器装备,并计划派遣海军司令肖劲光前往莫斯科进行商谈。乔大叔次日便复电表示同意。
11月17日,总理致电乔大叔,告知“新的战役即将开始”,并指出“鸭绿江铁路桥每天都在遭受敌机轰炸”,前线作战形势十分紧迫,急需从驻扎在旅顺的苏军部队中调拨500辆汽车。
当日便收到回复:
“为尽快将汽车交付您,我已指示军方不是从旅顺调拨旧车,而是从满洲里交付新车。
11月20日将向中方代表移交140辆,11月25日至26日再移交255辆,剩余车辆将在12月5日前尽快发出。此外,还将在满洲里站另外交付1000辆汽车。”
对于提出的为中国正在组建的空军集团军,派遣15名苏联军事顾问的请求,也予以满足。为了增强志愿军的空军作战能力,还无偿提供给中国372架最新型的米格-15战机。
1950年9月,四野炮1师正在佳木斯开荒种地,发展生产。这时朝鲜半岛以局势紧张,就在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釜山登陆的时候,四野炮1师接到指示,停止一切农业生产活动,集结待命。我军抗美援朝已经箭在弦上,部队开展了广泛的政治思想动员。
班组人人都要写决心书。
四野炮一师26团5连副指导员麻扶摇,在写决心书时,创作了这样一首诗:
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国野心狼。
在第二天的部队动员大会上,麻扶摇上去念了这首诗,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会后,他将这誓词抄写在连队黑板报上,这是见诸于文字的第一次发表。在随后的团誓师大会上,他再次代表5连登台宣读誓词。很快,部队的油印小报,把他的誓词登了出来。
部队随后也就开拔到朝鲜,投入了战斗。
朝鲜战争爆发后,新华社派出了100多位记者、编辑和工作人员奔赴朝鲜战场,进行采访报道。
新华社资深记者陈伯坚被派驻到朝鲜前线进行采访。在境内安东对炮一师的战前动员的采访中,他在某连的墙报上发现了这首诗。他抄在了笔记本上,并在文字上稍作修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50年11月25日,新华社播发了陈伯坚的战地通讯《在朝鲜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他引用了这首诗。其中,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次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文章,并在显要的位置刊登了这首诗,名字叫《打败美帝野心狼》,引发了强烈反响。
当天,中国文化部艺术局的周巍峙正在田汉那里开会,当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了当时麻扶摇所写的出征诗后,很是欣赏,深受其中英雄气概所感染,激动不已,马上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他一边开会,一边轻声哼唱,很快完成了重新谱曲。
同时,他把“抗美援朝鲜”改为“抗美援朝”,并以诗中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为题,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歌曲发表在1950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上。后来,一家青年杂志评论这首歌曲,说它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进行曲。周巍峙受到启发,便将歌名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很快,这首歌广为流传起来。当唱到了麻扶摇所在部队的时候,首长和战友们惊喜地问麻扶摇:“这不是你写的词吗?”麻扶摇平静地说:“不知道是不是我写的。这两个字‘跨过’,肯定不是我写的。”他当时认为,这几句誓词,谁都写得出来。它表达的是志愿军官兵的共同心声。
1951年3月,陈伯坚从朝鲜战场回国休整,解放军总政治部跟他说,这首志愿军战歌获得了一等奖,要把这笔奖金发给歌词作者。陈伯坚连忙解释他不是这首诗的原创者,这首歌词的原创作者另有其人。
1953年,在全国开展的群众歌曲评奖活动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获得一等奖。为了给作者发奖,有关部门辗转查找,才在炮一师找到了词作者麻扶摇。从此,《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才改署麻扶摇的名字。
写这首歌时,麻扶摇23岁,周巍峙34岁,二人共同谱写了一曲时代战歌。这首歌曲,从作词、谱曲、发表,到唱响全国,仅有一个多月,一鸣惊人。歌词仅有43个字,却呼出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喜欢不能忘却的197653请大家收藏:()不能忘却的197653
轻松版文案探案中途。陆澄(迟疑)七娘李汝宁(点头沉思)嗯,确实是这样。陆澄(睁大眼睛)可我还没说是什么?李汝宁(敷衍)那你说。陆澄(坏笑)你说你是不是喜欢我呀?李汝宁(突然脸红)你刚才想说的明明不是这件事!史实版文案公元704年,大周长安四年,甲辰龙年。天后武氏建周的第十四个年头,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此时的武后已经八十一岁高龄,对于政事稍显力不从心,二张权倾朝野,几年前的武李皇嗣之争虽然以庐陵王李显为首的李氏胜利而告终,但武氏并未就此罢手,以武三思为首的诸武很快勾搭上了李显的正妻韦氏与嫡女李裹儿,看似祥和的长安城内,各方势力依旧在暗中博弈较劲。长安四年年初,刚丁忧回来的长安县司法县尉陆澄就遇到了一桩诡异的案子,她还不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本文探案为主,感情为辅,不喜误入,拜谢。立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
我要救的人,阎王都抢不走,我要杀的人,上帝也留不住。天才辰风得到太古药帝的传承,一朝觉醒,天医归来。拥世间最强医术太古功法,炼丹奇术。医道大能,甘拜下风,古武世家,愿为驱使。携佳人眷侣,龙游都市,纵横天下。...
勾着唇,露出鬼魅的笑,孔承奕眸光炯炯地盯着她妻子的义务,你今天尽了吗?不屑地扬起脸,花怜惜扭头离开先生,夫妻必须相敬如冰,若是发生亲吻,金主主动,吻一次十万,至于妻子的义务,没有黑钻卡谢绝要求尽义务。俊眉扬起,孔承奕甩出张黑钻卡,快速攫住她的手腕,敏捷地把她圈在怀里我出钱,我是金主。*********狠狠地把离婚协议往她脸上扔去,孔承奕阴沉着脸狠狠地道花怜惜,我现在连看多你一眼也嫌脏了我的...
农门娇娘捡个王爷当相公身为医生职责就是为了救人,却来到这个勾心斗角的时代,爹不疼娘不在。可偏偏有些不长眼的总是没事找事,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得她了。家母算计那就砍,嫡女陷害那就杀,就连一个老嬷嬷也敢动手,岂能留之。原以为做做生意,种种田地,了却余生也就罢了,可偏偏总有一个美男子在眼前晃悠。看在帅气多金的份上,勉强就收了他吧。可是这个将军,还有那个太子,都天天对着她,这…又是怎么回事?婉儿,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