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过,这一次南1师遇见的对手,跟以前有点不同。突破临津江的先头部队是我志愿军第39军116师。
如果说112师是38军的王牌,那么116师就是39军的王牌。112师是全军闻名靠打出来的精锐,116师也是靠入朝作战五次战役实打实打出来的精锐,被称为志愿军第一王牌。
116师的前身是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最终在解放战争中成为四野36个师中,公认的最能打的第5师。
5师是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以“猛打、猛攻、猛追”闻名,被称为“三猛部队”,善于运动野战,攻击力亦很顽强,为东北部队中的头等主力师。四野最有个性的传奇虎将,敢指挥林总的钟伟将军就出自5师。
5师改编后的番号即为第39军116师,他们在突破临津江时创造了战术奇迹。
师长汪洋是抗战时期参军报国的知识分子,抗战干部中能升到他这个级别的并不多,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儒将。而政委石瑛则是四野着名的虎将,走到哪里都要掌握全局,宁愿不当副军长也要担任师政委。
这两个人非常合得来,配合默契,带出了一支能征惯战的钢铁雄师。
战役发起之前,这两位沙场宿将率领团以上指挥员,在冷气逼人的茫茫雪地里爬来爬去,对元堂里到石湖全长约65公里的预定突破地点,进行了长时间反复勘察,为即将到来的大战选择最佳突破口。
汪洋发现,预定突破的地段可根据地形分为东西两部分,各有其优缺点:西段从元堂里到戊浦段,位于临津江的大转弯处,江岸向北弯曲,形成一个明显的突出部,使得敌军的防御侧翼暴露。此外,江面宽阔、水深较浅,地势相对平坦,是进行江河进攻作战的理想位置。
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正是在这一地区成功渡过了临津江。
由于进攻方具备显着优势,该区域自然而然也成为敌军防御的重点,防御工事也极其坚固。然而,该地段两岸地势较为平坦,在敌方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既不利于部队隐蔽行动,也不利于突破江防后向纵深推进。因此,汪洋认为这里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部署地点。
新岱至土井段的东段,临津江向南蜿蜒,敌军的两翼火力因此能够形成交叉封锁,两岸地形起伏不平,南岸则是高达10米的悬崖。这些表面上似乎不利的因素,反而让敌人低估了该地段的防御,导致其在兵力和工事上均比西段更加薄弱。
此外,江北岸为小起伏的地形,几条自然沟与临津江大致平行,沟深约1.5至1.7米,稍作改造便能成为部队隐蔽的理想地点。再者,地势也较高,有三处高地能够俯瞰敌军的主要阵地,此外还有部分松林,有利于兵力及物资的隐蔽布置。
回到部队后,两人心里已经有了打算,经过商议,决定兵行险招,将目标定在临津江向敌方弯曲、易守难攻的东段区域。当他们向39军军长吴信泉汇报作战方案时,提出的理由是:不仅我们清楚这一地区对我军不利,敌人也同样知道,因此防守必然会有所松懈。
两人还向吴信泉汇报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他们计划提前一天一夜行动,将7500名士兵和70门火炮,悄然埋伏在距离敌人阵地前沿仅150至300米的区域。借助丘陵、山包、雨裂沟等天然地形,隐蔽修建工事和掩蔽部。
吴信泉军长一向善于出奇制胜,但这个作战方案还是让他感到出乎意料。按照他最初的战役部署,是让包括116师在内的两个师协同作战,这样可以确保顺利突破临津江。
然而,汪洋认为,临津江两岸的地形狭窄,不利于大部队展开攻势,因此他主动建议让116师独立承担主攻任务,负责突破临津江防线。在突破之后,117师作为二梯队投入战斗,进一步加强纵深攻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料到这两位得力干将竟完全否定了军中的作战计划,准备采取险招,力求出奇制胜。
吴信泉立即批准了这一建议,并决定将军部下属的两个炮兵团全部配属给116师。
根据西集团的命令,原定于12月31日17时发起总攻。然而,夜幕已逐渐降临,不利于炮兵瞄准射击,可能会影响炮击的效果。如果提前发动,总能见度会有所改善,但敌方空军活动频繁,贸然进攻恐怕会损失惨重。
为此,师长汪洋召集炮兵主任和作战科长,要求他们利用一周时间,反复核实日落时间和敌机离开阵地上空的时间。最终确认日落时间为17时03分,敌机离开的时间为16时40分。两者之间有23分钟的间隔,既没有敌机干扰,能见度也很理想。于是汪洋建议将总攻时间提前20分钟,定在16时40分。
该建议上报后,迅速获得了批准。
为了避免敌人察觉进攻出发阵地,116师率先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他们派出116师348团,连续十天在高浪浦西段的破袭阵地正面,发起猛烈佯攻,成功分散并迷惑了敌军的注意力。
由于敌方掌握了制空权,一旦我们的作战意图被暴露,后果将极其严重。
116师决定将江北岸的一条自然沟壑,改造为隐蔽的出发阵地,安排一梯队提前潜入。经过一天的潜伏,计划在攻击日的黄昏发动进攻。可是这次作业面临敌军航空兵低空侦察的严峻挑战,整个白天,敌机都在上空盘旋。
因此,无论是开挖作业本身,还是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破坏,甚至挖掘出的土石的处理,都不能暴露战役意图。开工时间的选择尤为关键,过早施工增加暴露风险,过晚则可能影响战役的顺利发起。
经过精确计算,决定在进攻发起前三天,组织全师半数兵力进行土工作业。
从29日开始,到30日晚间结束,116师在距离敌人150至300米的区域内,宽约2500米、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构筑了316个隐蔽部(其中包括25个伤员隐蔽部)、3000个防炮洞、18个营团指挥所、50个弹药器材储藏室以及80个炮兵发射阵地,能够容纳7500名士兵和80余门火炮。
整个阵地都位于地下,地面上看不到任何人或物,地貌保持原状。时值隆冬,地面冻硬如石,部队缺乏施工工具,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巨大的土方工程,堪称奇迹。
吴信泉下达命令:“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凡是暴露目标者,一律以战场最高纪律处理。”
他打电话对汪洋说:“这是死命令,必须确保所有人都清楚。”
为此,116师制定了严苛的潜伏纪律,明确规定凡是暴露目标或泄露机密者,一律处以极刑。此外,阵地周围1000米以内的电线、车辙印和脚印等痕迹均被白雪覆盖,交通壕内则插上稻草并铺上一层薄雪,白天严禁任何人员、车辆或马匹活动。
在隐蔽潜伏的阶段,部队规定每天必须确保供应两顿热食,尤其是在发动进攻前要吃热饭、喝热汤,并增加油脂和肉类食品的摄入,以提高御寒能力。
而且各连炊事班都在拂晓、黄昏或者夜晚,利用民房挡好门窗或散烟灶制作熟食,通过交通壕将热饭热汤送到各班,既保证了热食供应,又防止了暴露目标。
116师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东段南岸的悬崖。
轻松版文案探案中途。陆澄(迟疑)七娘李汝宁(点头沉思)嗯,确实是这样。陆澄(睁大眼睛)可我还没说是什么?李汝宁(敷衍)那你说。陆澄(坏笑)你说你是不是喜欢我呀?李汝宁(突然脸红)你刚才想说的明明不是这件事!史实版文案公元704年,大周长安四年,甲辰龙年。天后武氏建周的第十四个年头,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此时的武后已经八十一岁高龄,对于政事稍显力不从心,二张权倾朝野,几年前的武李皇嗣之争虽然以庐陵王李显为首的李氏胜利而告终,但武氏并未就此罢手,以武三思为首的诸武很快勾搭上了李显的正妻韦氏与嫡女李裹儿,看似祥和的长安城内,各方势力依旧在暗中博弈较劲。长安四年年初,刚丁忧回来的长安县司法县尉陆澄就遇到了一桩诡异的案子,她还不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本文探案为主,感情为辅,不喜误入,拜谢。立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
我要救的人,阎王都抢不走,我要杀的人,上帝也留不住。天才辰风得到太古药帝的传承,一朝觉醒,天医归来。拥世间最强医术太古功法,炼丹奇术。医道大能,甘拜下风,古武世家,愿为驱使。携佳人眷侣,龙游都市,纵横天下。...
勾着唇,露出鬼魅的笑,孔承奕眸光炯炯地盯着她妻子的义务,你今天尽了吗?不屑地扬起脸,花怜惜扭头离开先生,夫妻必须相敬如冰,若是发生亲吻,金主主动,吻一次十万,至于妻子的义务,没有黑钻卡谢绝要求尽义务。俊眉扬起,孔承奕甩出张黑钻卡,快速攫住她的手腕,敏捷地把她圈在怀里我出钱,我是金主。*********狠狠地把离婚协议往她脸上扔去,孔承奕阴沉着脸狠狠地道花怜惜,我现在连看多你一眼也嫌脏了我的...
农门娇娘捡个王爷当相公身为医生职责就是为了救人,却来到这个勾心斗角的时代,爹不疼娘不在。可偏偏有些不长眼的总是没事找事,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得她了。家母算计那就砍,嫡女陷害那就杀,就连一个老嬷嬷也敢动手,岂能留之。原以为做做生意,种种田地,了却余生也就罢了,可偏偏总有一个美男子在眼前晃悠。看在帅气多金的份上,勉强就收了他吧。可是这个将军,还有那个太子,都天天对着她,这…又是怎么回事?婉儿,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