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0章(第1页)

还有一次,有一个人申请奖学金,作了一篇论文要审查,传到我手里,我打开一看蛮好,没有看完,先交给学生替我看看,并要他提点意见给我,他看了以后笑了,他说:&ldo;老师,全篇是你的。&rdo;核对一下,果然,一字不差,就是这个样子&ldo;作而不述&rdo;。

还有呢?专门疑古,对古代的文化不相信,于是好犯上作乱,尤其抗战以前有些学人,现在讲起来,真是该死,后来我们的思想一度受到他们的影响,他们跟着日本人说,尧舜不是人,是中国人自己编的,尧是香炉,古代的香炉,舜是烛台,禹也不是人,是爬虫,这是日本人故意侮辱我们的,我们的学者也都跟着这样说。所以我们的文化到了今日这个地步,不是偶然的,是几十年来大家疑古,随便抛弃了传统,抛弃了前人的经验,轻视前人的学问,结果变成这个样子,所以信而好古,是保持历史人生的经验,孔子对此,持以非常慎重的态度,实在了不起。

可是他还谦虚地说&ldo;窃比于我老彭&rdo;。老彭是两个人。老,是老子;彭,是彭祖,名彭篯,在古代的史料上,一般人说他活了八百年,是否有这个人,姑且不问,反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长命老人叫彭篯。孔子下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想向老子、彭篯看齐。这两个人都是讲传统文化,而且是持&ldo;述而不作,信而好古&rdo;的态度。总而言之,他等于是自我幽默说:&ldo;我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一个老古董而已。&rdo;

接着又说他作学问的态度和教学的精神,就是说明他自己人生的志趣。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ldo;默而识之&rdo;,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ldo;识&rdo;在古代文字中是与&ldo;志、记、志&rdo;字通用,所以&ldo;默而识之&rdo;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ldo;学而不厌&rdo;,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了解,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子的学问就在这里。虽然非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平凡,能安于平凡是很难的,这也是&ldo;人不知而不愠&rdo;的引伸。以自己的经验来证明,假如发狠学一样东西,肯下工夫去学习,最多努力一段时期,就不能继续不倦的去搞了。所以一生能够学而不厌,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像写毛笔字、打太极拳,开始很有兴趣,再继续下去,到快有进步的时候,对自己的毛笔字,越看越讨厌,简直不想看;打拳也打得自己不想打了,认为学不好。这正是一个关键,是个进步的开始,可是大多数都在这种情况下厌倦的放弃了。因此,就觉得孔子这句话,的确了不起。

另一点便是&ldo;诲人不倦&rdo;的教学态度。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孟子说&ldo;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rdo;但是如果&ldo;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一苦也!&rdo;教育的事有时真使人厌倦不堪。尤其是现在青年的教育,从小底子打得太差了,几乎必须要重新打基础。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要有舍身饲虎、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才行,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西,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但有许多学者有了学问,却当成千古不传之秘,不肯教给别人。

孔子这三句话,表面上看是很容易的,做起来就非常难。后世为人师表者,可以将这几句话作成格言,在碰到厌倦的时候,提起孔子这几句话,在肚子里脸红一下,马上自己改正过来。孔子在接着这三句话之后便说:&ldo;何有于我哉?&rdo;翻成白话,便是说,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到处留意,默默地学习中,我把它强记下来;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但是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这三点都是真学问,我们大家都很难做到,所以我认为这篇是第一篇《学而》的引伸注解。

梦中的忧乐

接着是讲为学与为政的道理。孔子对于时代风气的衰变非常忧虑,所谓忧国忧民,他忧的是什么?这里说: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就此四项的内涵,已足以陈述孔子当时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这种心情,到了现在,又压在我们的心头。孔子说,那个时代不得了,一般人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只讲现实,不讲求真正的学问。正像这个时代,教育尽管普及,可是人们都不喜欢读书,甚至连买书都不愿意。现在出的书都是小本,裤袋里可以放的,不是读书,是坐在公共汽车上摩擦,搞破就算了。不像我们以前读书,要反复背诵的慎思明辨。现在的背书,并不是以所背诵的书成为自己的学问,而是作临时应付考试之用,偶然也启发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思想,知道了很多的知识,过去是读书,现在是看书,看过就行了,其实不深入。知识不一定就能成为学问。

最可怕的是,听到了义之所在,自己也知道这道理是对的,只是自己的劣根性改变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走的路线不对,又不肯改。为什么不能改?时代环境的风气,外在的压力,自己又下不了决心,所以只好因循下去。

孔子说了他担忧的四点:&ldo;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rdo;也是每一个人和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通病,尤其碰到衰乱的世局,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都可能有这四种现象出现,由此可见他的心情,所以说孔子是淑世‐‐救世主义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这里所记孔子的感慨,也就是担忧人文文化迷失了的后果。我们再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一旦国家文化亡了,即使形态存在,但已动摇了根本,难以翻身,这是一定的。犹太人虽然亡了国,他立国的文化精神,始终建立在每一代犹太子民的心目中。文化看起来是空洞的,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脉,孔子在这里不谈国家政治而谈人文文化,实际上这正是民族历史的重点。国家天下,尽在其中。

接连前面两节,说明孔子自处处人与作学问的要点,下面就加上学生对孔子的描写。根据上面的话,我们看到孔子一天到晚忧世忧民,活得好苦。古人有说:&ldo;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rdo;一个人即使活到一百岁,不是忧愁就是病痛,这个人生未免太惨了,通常人的寿命是六七十岁,但计算一下:十五岁以前不懂事,不能算;最后的十五年,老朽不堪,眼看不见,耳听不见,也不能算;中间三四十年,一半在睡觉,又不能算。余下来的日子不过十五年左右,这十五年中,三餐吃饭,大小便又花去许多时间,真正不过活了几年而已。这几年如果真正快乐还好,倘使&ldo;不在愁中即病中&rdo;,那么在人生哲学上,这笔帐算下来,人活着等于零,够悲惨的!如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简直活不下去。尤其像孔子,看得见的,忧国、忧家、忧天下;看不见的,还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他既要忧,还要管,如果这样算起来,孔子这一生痛苦得很,实在受不了。果真如此,所谓圣人者,只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而已。慢着!我们且看下面说到他如何面对这种忧患一生的平日生活情况。

热门小说推荐
天降巨富之超级神豪

天降巨富之超级神豪

博物馆学毕业的屌丝大学生,得到了从天而降的神秘礼物,从此打脸恶霸,鉴宝开店,走上潇洒人生!...

九转神龙诀

九转神龙诀

何谓强者?一念可碎星河!何谓弱者?一命如同蝼蚁!楚轩天纵奇才,为救父亲甘愿自废武魂,断绝前路!守孝三年,终得九转神龙诀,炼诸天星辰,踏万古青天,铸不朽神体!任你万般法门,我一剑皆可破之!剑气纵横十万里,一剑光寒三千界!楚轩我不问前尘,不求来生,只要这一世的轰轰烈烈!...

女总裁大护法

女总裁大护法

贫僧只是和尚,怎么可以结婚?啥?这么漂亮的女总裁,那贫僧只好勉为其难的从了你。校花,警花,少妇,萝莉,你们别过来,要不是看你们漂亮,贫僧早就报警了!...

校花的贴身鬼王

校花的贴身鬼王

吸血鬼王国小王子太曦卡兰附身到了一个名叫柳逸的高三学生身上。强大的灵魂力量消失殆尽,寄身的肉体需要一步一步炼化,但回到了吸血鬼种族的起源时代,卡兰发现自己复仇并不难。于是他接受了柳逸这个角色,走进校园,一边努力恢复力量,一边找寻十三大家族的下落。就这样,一个超级学生诞生了,高考,上大学?小事情而已!貌似初恋的女孩,谁也别想让你再流一滴眼泪!其实我是一个吸血鬼!柳逸为了拒绝某校花的死缠烂打,在一个漆黑的巷子里向她公开了自己的身份。真滴?校花先是一脸惊恐状,随即凑到柳逸跟前,拨开他的双唇,嘻嘻笑到,来,让我看看你的獠牙,在哪里呢,在哪里呢我真的是一个吸血鬼!柳逸头大。那我就是狼人,嗷嗷!某校花乐了,双手高举,五指弯成爪子,扑了他个满怀...

凰女天下

凰女天下

她,父母皆为人间帝皇,本是天之骄女,奈何十余年前的一场阴谋,一朝颠覆,零落成泥,在冷宫中艰难向阳生长。寒冬腊月,滴水成冰,作为她唯一庇佑的母亲含恨逝去,原本尊贵至极的母亲却只能拥着一床草席长眠乱葬岗,与秃鹰为伴。就在此时,她发誓,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要让那些欺辱她的,看轻她的,统统付出代价。随着谜底一步步被揭开,十余年前的阴谋暴露于烈阳之下,她面对杀母仇人,恨不能生啖其肉,饮其血。直到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她理解了母亲的付出,母亲的愿想。何为天下?天下,有亦无,无亦有,一切在人之心而已。展开收起本站为书迷更新凰女天下最新章节,查看九圆所撰科幻小说凰女天下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女神的至尊神婿(林云李幼琪)

女神的至尊神婿(林云李幼琪)

曾被人设下骗局,输尽百万家产他发誓在那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三年沉默,一朝爆发,他誓要拿回曾经失去的一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