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背景知识延伸 齿鲸与须鲸(第2页)

喙鲸中的一个属“中喙鲸(Mesoplodon)”,包含的11个种别都分布于远洋区;南半球的一种喙鲸分布于极地四周;而阿氏贝喙鲸则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出没;贺氏中喙鲸居住于南方的温带海域中,似乎是在极地的四周,但在北太平洋的温带海域也可发现。

这个属的其他几个种也居于北太平洋,包括:银杏齿喙鲸,分布于暖温带到热带水域;胡氏中喙鲸,分布于冷温带;史氏中喙鲸,分布于副极地到冷温带之间海域。在北太平洋,梭氏中喙鲸居于副北极带到冷温带间的水域;杰氏中喙鲸,居于暖温带到热海带,而初氏中喙鲸的分布令人好奇。在北太平洋的温带和南非洲的海岸之外皆有其踪影。当然,这些种类的分布范围可能比我们在2012年所知的大许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一种不寻常的分布类型是属于哥氏中喙鲸,分布于南半球的各水域中,但也在荷兰的北海沿岸出现。柏氏中喙鲸居住于各海洋的热带及暖温带区域。有些分类学家把朗氏中喙鲸归入中喙鲸属,而有些则主张其应自成一属(Indopacetus),因为所有相关的知识只由两个头颅骨而来,一个是在澳洲东岸收集到的,另一个则是在非洲东岸,故对其型态与分布所知甚少。在2013年,有新种的喙鲸在东热带太平洋被观察到的纪录,也许就是令人难以捉摸的朗氏中喙鲸,也许是一个全然不同的新种。

在海豚之中,种别最多的是斑纹海豚属(Lagenorhynchus),分布于北大西洋副北极地带的北大西洋水域至南极之间;沙漏斑纹海豚居于极地四周、副热带地区及大西洋的外海;在南美洲的南岸,不论太平洋或大西洋沿岸都可发现皮氏斑纹海豚;暗色斑纹海豚分布于极地四周,温带的大多数陆棚区和南半球的一些小岛四周。在北半球,白喙斑纹海豚和大西洋白边海豚居住于北大西洋;前者在较北方的水域出没,直达到副北极地区;而后者分布于温带海洋,两者的分布范围有重叠之处。太平洋斑纹海豚则在北太平洋的温带离岸区出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1年10月24日发布的报告称,过去十年间,齿鲸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许多像白暨豚一样的鲸类动物正走向濒危或灭绝的境地。人类活动正对这些动物产生日益严重的伤害。

联合国的这份报告展示了72种齿鲸类动物的生存现状,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齿鲸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人类活动正对这些动物产生日益严重的伤害。例如,有50种齿鲸直接受到人类猎杀和捕捞活动的影响,有13种齿鲸因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造成其食物链受损而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48种齿鲸受到重金属、有毒化学品和塑料碎片等污染物的危害,24种齿鲸的觅食活动受到人类地质勘测、水利开发和军事活动所产生的噪音干扰,14种齿鲸遭遇船只撞击的严重影响,还有18种齿鲸的栖息环境受到水利工程的破坏。

该报告称,自2002年以来,已经再没有人在野外观测到白暨豚,科学家推测这种动物极有可能已经灭绝。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今后将有更多的齿鲸从地球上消失。目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湾北部、新西兰和南亚生活的三种齿鲸,数量都仅剩几十到数百头,有可能会在未来数年中灭绝。

保护濒危物种《保护濒危物种》报告称,80种齿鲸受到重金属、有毒化学品和塑料碎片等污染物的危害,面临船只撞击的严重影响,它们的栖息环境受到水利工程的破坏。在美国、新西兰和南亚生活的三种齿鲸数量都仅剩几十到数百头,可能在未来数年中灭绝。如果不尽快采取保护措施,将有更多齿鲸从地球上消失。

须鲸(学名:Balaenoptera)是须鲸类动物总称,包括蓝鲸、长须鲸、大翅鲸(座头鲸)、露脊鲸、灰鲸等,全世界现生种类一共15种,其中,中国发现的有9种。须鲸类动物体长约为15~20米,体重25吨左右,身体细长、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线波状或云状,过渡区呈灰色,鳍肢和尾鳍的下面为灰色,背鳍呈镰刀形,向后倾斜。每侧的须板为黑色,约300~400枚,故称“黑板须鲸”。喷出的水柱又高又细,垂直。头顶偏后处有一对喷气鼻孔。通常喜欢栖息于高纬度的低温海域,但雌性在冬春季节会迁徙到赤道附近分娩,在此过程中可数月不进食,以其肥厚的脂肪储备为能量来源。

须鲸类动物的体形巨大,最小的种类体长也大于6米。其口中没有牙齿,只有在胚胎发育时可以看到退化的牙齿,但上颌左右两侧的腭部至咽部各生有150—400枚呈梳齿状排列的角质须。须的颜色、形状和数目因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是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外鼻孔有2个,位于头顶,呼吸换气时可以喷出两股水柱。头骨极大,有的种类可达体长的13,左右对称。颈椎愈合或者分离。胸骨较小,仅有1到2对肋骨与胸骨相连接,胸廓不完全。没有锁骨。鳍肢一般具4指,消化道中具有盲肠。

须鲸因其肉、脂肪和鲸须的经济价值而被人类捕杀,同时受到海洋污染的威胁。

须鲸的牙齿犹如巨大的毛发,与面部的绝大多数毛发一样。它们的“毛牙”能够捕获猎物。

须鲸类动物主要以磷虾等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有的种类也吃小型群游性鱼类,以及底栖的鱼类和贝类。各种须鲸的食性不尽相同,如蓝鲸仅以磷虾为食,布氏鲸则以小型鱼类为主。须鲸科的摄食行为有时被描述为“狼吞虎咽”,因为它们的进食方式是张开大口一次吞下大量海水,此时它们会借着扩张喉腹折来增加口腔的容积,接着闭上嘴巴将水吐出,海水中所含的食物便会被鲸须挡住而留在口中。须鲸将食物直接吞入腹中,不加以咀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季,须鲸类动物多数种类会向高纬度海域洄游、索饵,冬季再到暖海交配、分娩,为此它们每年都得作长距离的南北迁徙。但布氏鲸是须鲸科中唯一的例外,它们似乎没有明显觅食期与繁殖季的划分,部分族群甚至可能不具迁徙性。

大多数须鲸都在1~3月份时于温、热带海域繁衍后代,雌兽妊娠期10~11个月,幼仔出生时体长4.5~4.8米,哺乳期约半年。8岁性成熟,寿命一般可以活到几十年到一百年。

须鲸科的分布范围广及全世界的海域,多半栖息于远洋,生活在200-300米的深海,而极少接近海岸。蓝鲸、长须鲸、座头鲸、塞鲸、与小须鲸等在各大洋都可能发现其踪迹,而布氏鲸则较为特殊,终年停留于温、热带地区。

在中国,须鲸科则多分布于黄海、东海以及南海海域。

须鲸科的成员在英文中通常统称为“rorquals”,这个名称由挪威语演变而来,原意为“有深沟的鲸”,这是因为它们有一项共通点:自下颔到肚脐间有许多长沟状的皮肤皱折,称为喉腹折,其主要功用在于辅助进食。同属须鲸亚目的灰鲸,以及某些属于齿鲸亚目的喙鲸类也有类似喉腹折的构造,不过前者只有四条简单的折皱,在数量上与须鲸科的数十至近百条相距甚远;而喙鲸的所谓“喉腹折”仅是两颊处各有一道V字型的凹槽。

小须鲸在英文里通常称作“minke”,这个名称的由来可能跟一位挪威或德国籍的捕鲸炮手Meincke有关,据说他曾在二十世纪初的一次捕鲸行动中将小须鲸误认为蓝鲸而捕杀;另有一说是捕鲸船员认为它们太小而不值得捕捉,“minke”是他当时脱口而出的戏谑称呼。

喜欢海洋霸主崛起史请大家收藏:()海洋霸主崛起史

热门小说推荐
至尊强婿

至尊强婿

十年前,他被迫逃出豪门世家,从此颠沛流离,惶惶如蝼蚁,人尽可欺。直到那一天,他拨通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你若执我之手,我必许你万丈荣光...

桃花和尚

桃花和尚

火爆新书捉住一只小花妖是娉安倾心创作的一本仙侠奇缘风格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桃花和尚,书中主要讲述了一只桃花妖看上了隔壁山头的小和尚,准备打晕了拖回家的故事。桃花一直觉得喜欢一个人是件极简单的事。喜欢,在一起,然后一起做羞羞的事。可等她真的喜欢上一个人,搭上半条命之后才发现,原来光是在一起就有那么难。...

腹黑三宝:富婆妈咪不好追言小溪傅霈森

腹黑三宝:富婆妈咪不好追言小溪傅霈森

言小溪的脑袋里还回荡着医生的话,她一只手扶着腰,一只手拿着一张四维的检查报告单。她已经怀孕七个月了,因为是三胞胎,显得格外笨重,好像比人家快生的肚子还要大上一些。上一次四维检查,没能给三个宝宝拍好照片,这一次总算如愿了。可以拿给陆峰朗看了,他看了一定很高兴。...

斩破空宇

斩破空宇

沉睡两千年,醒来已物是人非。救人反被逆推,春梦有痕,油瓶加身,不同的邂逅,逆推再现。同样的遭遇,到底算是艳遇还是劫难?整个宇宙星空,人类家族势力纷争不断,暗潮涌动。神族与虫族看似窥视,却又时时透出一种默契的配合。随着一个个阴谋的揭示,整个宇宙星空的背景终于显现。这时候,刘柯宏惊讶的发现。所有的一切,竟然都是由一只幕后舵手在操控所有的事情都只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而存在!既然命运将我唤醒,那我就用我手中的利剑。斩去一切阴谋,让那世人,再次看到明朗的空宇破开一切秘密,让这宇宙,再也不是那么神秘!请看麻辣的第二本小说斩破空宇,群号28346104敬请加入。...

骷髅兵的后宫

骷髅兵的后宫

光明历四五九八年五月一日,也就是雷暴元年五月一日,深夜。位于星空北极部分的光明星突然大放光明,光辉的亮度超过了月亮,将整个光明大陆都照亮了。面对这样一种奇特的天象,大陆上几乎所有智慧生物都充满了好奇,驻足观望者不计其数。然而,却有极少数有学问的人痛哭流涕,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极星耀月,天崩地裂!难道传说中的天劫真的要降临了吗?...

锦绣农家:娇妻又甜又飒

锦绣农家:娇妻又甜又飒

陆瑶,医学天才,一朝穿越,成为耳不能听的孤女。脑海里那些叽叽喳喳的声音是怎么回事?原来她可以听到别人的心声,这金手指还不错!穿越第一天,婶婶将她嫁给村里的无赖,且看她如何修理人,谁答应的谁嫁!门前捡了一个流浪汉,众人劝她别管闲事!本着医生的天性,陆瑶不忍见死不救,毅然决然带回家。从此,这个男人,宠她,护她,做她行走的耳朵。陆瑶表示,捡了个男人真不亏。男人木着脸纠正是相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