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问题是,这可能吗?我的结论是: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呢?第一,史无前例。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是心甘情愿把自己的皇位,把可以传给自己子孙的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的,没有过。所有的皇帝都是希望自己这个家族的统治千秋万代,哪怕他的儿子是个蠢货,是个弱智,是个残疾,他都不会让出去的,怎么会出来一个例外?第二,就算刘备是个例外,我也不知道他这种思想从何而来。因为中国古代从来只有改朝换代,没有轮番为治的民主思想,如果刘备有此思想,岂不成为中国古代的一位华盛顿了?第三,就算刘备愿意当华盛顿,诸葛亮也不敢当亚当斯。你想想看,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曹操只不过是架空了皇帝就被骂作汉贼,诸葛亮如果真的取代了刘阿斗,该骂成什么?这怎么可能呢?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刘备托孤之举大加赞扬,认为刘备与诸葛亮是古往今来君臣和谐关系的最高典范。刘备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帝王,能够把皇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给异姓人,实在是难能可贵。然而易中天先生认为,刘备所谓的托孤让贤并不合情合理。话说到底,就算是刘备真让皇帝位,秉承儒家思想的诸葛亮也不敢坐皇帝位的。那么,刘备的托孤之词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玄机呢?
所以很早历史上就有人对这段托孤表示质疑。最先提出质疑的是孙盛,孙盛的评语说得很清楚,说刘备的托孤的这个说法是&ldo;诡伪之词&rdo;。&ldo;诡&rdo;就是诡诈,&ldo;伪&rdo;就是虚伪,是诡诈虚伪的话,非托孤之谓也,这不是托孤该说的话。孙盛说,托孤时该说什么话呢?应该坦诚。而且孙盛说,托孤的关键在于选准了人,你托付一个人,你这个人选对了就行了,不要说这些东西。孙盛说如果&ldo;所寄忠贤&rdo;,就是你选的人是一个忠诚的、贤能的人,用不着说什么;如果你找的这个人找错了,我们打个后面的比方,比方说找了一个司马懿这样的,那你不是教唆人家谋反吗?孙盛说幸亏好啊,刘备运气好,这个刘禅是个缺心眼的,这个诸葛亮威望又高,镇得住,要不然满朝都是闲言碎语。这是孙盛的观点。
今人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就说得更不客气了。张先生的《刘备传》说,刘备的这个托孤之词,&ldo;阴怀诡诈,其意甚明&rdo;。张先生说,实际上刘备对诸葛亮怀有很大的疑虑,正因为刘备猜忌诸葛亮,又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才说出这样的话来把诸葛亮逼到了没有回旋的余地,逼到墙角上,不得不跪下来说&ldo;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rdo;。这叫做阴怀诡诈,根本不是什么心神无二。
*看来历史上对刘备的托孤之词也是各执一词,这里面就牵涉到对刘备为人的评价。有的人说这是仁义之举,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从刘备的托孤之词读出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但是也有人对这种君臣典范提出了质疑,认为刘备怎么会把自己毕生努力打下的江山让给诸葛亮呢?所谓的托孤之词是狡诈虚伪的圈套,是要逼迫诸葛亮表达对蜀汉的忠心。那么刘备在临死之前指着自己的儿子刘禅,亲口对诸葛亮所说的&ldo;如其不才,君可自取&rdo;,这一番话是发自真心的吗,我们该如何理解呢?刘备真的会把蜀汉政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传给诸葛亮吗?
我们交待了这些说法之后,我们就会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关键在于什么呢?&ldo;如其不才,君可自取&rdo;这八个字什么意思?对此,四川大学历史系方北辰教授另有说法,方先生说&ldo;自取&rdo;不是取而代之,就是这个&ldo;取&rdo;不是要诸葛亮夺刘禅的皇位;是什么呢?是&ldo;自己选取&rdo;,就是这个&ldo;取&rdo;不是&ldo;取代&rdo;的取,是&ldo;选取&rdo;的取。你可以自己选,选什么呢?再选一个皇帝。从哪儿选?从刘备其他儿子里面选。也就是说,&ldo;如其不才,君可自取&rdo;这八个字是说:如果刘禅不行的话,就在他弟弟里面你再挑一个。也就是说刘备赋予诸葛亮的是废立之权,并非让诸葛亮取而代之。
那么这个解释是讲得通的,为什么是讲得通的呢?有三点理由:第一点,刘备有三个儿子,刘禅、刘永、刘理,那老大不行老二来,老二不行老三来,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刘备给他的儿子下了两道诏书,一道是给刘禅的,要刘禅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另外又下了一道诏书是给刘永的,说你们兄弟几个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两道诏书,这说明刘备很可能是把刘永做了第二梯队。第三点就是,废立之权已经是很大的权力了,作为一个那个时代的帝王,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很重了,不大可能说你取而代之这句话。我比较倾向赞成方北辰先生这个解释,所以我在前面的表述中,我把&ldo;君可自取&rdo;这四个字翻译成什么呢‐‐先生可以自行其是。
*刘备的托孤之词引来了后人的无限猜测,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连康熙皇帝也曾有过评价。刘备是一国之君,康熙同样是皇帝,所以康熙对刘备托孤的评价就格外令人关注。那么康熙皇帝是不是能够猜到刘备的心里去呢?易中天先生对刘备的托孤之词又是如何认识的呢?
刘备这样说,是有意施压呢,还是无心失言?是真心相托呢,还是预设圈套?这个问题,只有一个人能回答,他就是刘备。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后世的任何解释都是猜测,包括陈寿,包括孙盛,包括王夫之,包括张作耀,也包括其他的人,包括我,都只能猜测。那么既然都是猜测,那么谁的猜测可能会准一点呢?那我们要弄清楚刘备是什么人?刘备是帝王,最懂得帝王心思的人是什么人?也是帝王。所以康熙皇帝的观点就值得注意了,康熙皇帝对刘备托孤之词的判断是什么呢?三个字:&ldo;猜疑语&rdo;,他说这是一段猜疑的话。而康熙皇帝说,刘备为什么会说这种猜疑语呢?康熙认为这是三国时代的陋习,他说三国时代的人都是不说真话的,都是喜欢讲一些猜疑、诡诈啊这些话。最后他用两个字表示他的鄙视:&ldo;鄙哉&rdo;。
那么康熙的这个说法也只是一家之言,我认为刘备这个说法倒不是什么三国陋习,而是帝王心思。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不管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关系好到什么程度,他也是君臣关系,他变不了我们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帝王对自己的丞相再信任,他也是君主,他们的头脑里都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自己的江山,尤其是像刘备这样的开国皇帝,他的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我打下来的江山是绝不肯让给别人的,我是一定要传给儿子和孙子的。包括刘备,包括孙策这样还没有当皇帝的,但是实际上也是一个君主的人,都是这种思想。
但是不幸的是,他们两个去世的时候自己的子弟还很年幼,孙权18岁,刘禅17岁,按照古人二十而冠的这样一个观点,叫做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年纪轻轻的就出来当主子,手下的那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臣、大将,他镇得住吗?如果他镇不住,他们即将离开人世的父亲和兄长能放心吗?放心不下。放心不下没有办法,就只有托孤。那么托孤你选择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关系好,第二要威望高,第三要能力强。关系不好,你不敢托给他;关系好,威望不够、能力不强,你托给他不中用啊。但是谁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都会想,他威望又高,能力又强,他就不会取而代之吗?将心比心,他必定会产生这种疑问。我在前面的节目里已经讲了,刘备和诸葛亮都是非同寻常的人,刘备是潜龙,诸葛亮是卧龙,这两条龙在一起共事那么多年,谁不知道谁啊?
作为一个彻底失忆的男人,李记开仅仅只是想找回最初的自己。皂滑弄人,他却阴差错的成为了一个特殊事务所里的临时工,还被逼着客串各种角色,例如贴身导游,二十四小时钟点工,超级奶爸,近身保镖,私人老师,顶包客,假情人等等!自此各路美女涌现,展开一段段香艳刺激的任务,最初的自己也在任务进行与时间推移中展开...
萧明一觉醒来,竟然到了天庭。身边多了一个萌萌哒的女儿不说,还发现不能下凡的天庭早已和凡间严重脱节。而他,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能自由穿梭两界的人。开个小店,萧明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先挣他十个亿!九天神佛上门。想买东西?行,拿金丹和功法来换。这是一个一边带娃,一边升级成仙,顺便当当首富的故事。萧明说我从来没想过当首富,一个月挣二三十亿很难受的。...
作者弱十七的经典小说狂王拦道王妃别想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朝穿越,再现芳华,遇见他是偶然还是宿命。金戈铁马,马革裹尸,儿女情长亦有家国天下。生而不往,死去无门,纠缠半生终究独自茕茕。...
得到修真系统,在末法时代,逆天而行重续修真之路已有多本完本作品,请大家放心收藏阅读!!!...
搜小说免费提供作者薄皮豆沙包的经典小说骨道宗师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观看小说林卫,命运多坎坷,幸得机缘,逆天改命,升级打怪,组建白骨大军,从此霉运缠身,所过之处,城破国亡。...
重生八六年,她誓要将前世的遗撼,在今生全部都弥补回来棠棠的完结文重拾俏时光坑品保证,欢迎入坑新书我在梦里惹上未来大佬重生后的程媛怀疑她爸换芯了,对她不冷不热的爸爸,突然把她宠上天不说,还成了挣钱小能手。更离奇的是,她经常做同一个梦,梦里有一个帅到人神共愤的帅哥,就喜欢睡觉,她总是变着各种法子吵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