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栽圳道:“父皇,儿臣反对改稻为桑棉的理由很简单——老百姓不是蚕,不能吃桑叶!桑苗要养两年才能出桑叶。棉花也要种半年才能收获。这段时间,老百姓吃什么?”
徐阶针锋相对:“景川王担忧的这件事,裕王爷早就想到了!他打算从山东、湖广等产粮大省调粮,供给浙江、南直隶的百姓。”
朱栽圳情急之下,竟然起身离开了青纱帷帐,走到了四位阁员面前:“供给?徐次辅说清楚,是供给还是卖?”
徐阶一愣:“啊,山东、湖广的粮也不是白来的。自然是要卖给浙直百姓的。”
朱栽圳又问:“如果浙、直两省全部改稻为桑棉,山东、湖广每年要调一千万石粮给浙直。这两省做得到嘛?”
徐阶道:“应该......能做到吧。”
朱栽圳放言高论,说出了自己的预测:“山东、湖广每年的粮食产量不过三千万石。两地的官府,会将三分之一的粮食调给浙直嘛?即便调过去,卖给百姓,粮食也会因物以稀为贵卖上天价!
老百姓买不起天价粮,又不能等着饿死。那怎么办?只能卖了手中的地去买粮!
江南的官员、豪绅们会趁机大量兼并老百姓的土地。老百姓会从自耕农沦为佃农。
到时候,一两年的青黄不接过去。桑叶、棉花下市。地主们的确能赚的盆满钵满。然而得到的利益却与百姓无关。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大明的官员有功名,不纳税。豪绅们也大都有功名,不纳税。
也就是说,一番折腾,国库不会得到一点实惠。普通老百姓会丢掉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只肥了中间的大地主们!
这样一个法子,徐次辅、高部堂竟说它是‘仁政’?岂不是贻笑大方?”
朱栽圳一番言论。徐阶震惊万分!
这糊涂王爷,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巧舌如簧了?
一个整天只知道玩歌儿舞女的荒唐王爷,竟然知道山东、湖广的粮食产量?
他这哪儿是在说自己的政见?分明是在打裕王爷的脸!
而且......他打脸打得还有理有据。
徐阶决定反击:“景川王的言论,都只是猜测而已。大明有功名的官员、豪绅,没有景川王想象的那么坏。”
朱栽圳仅说了一句话,就让徐阶汗毛倒竖:“据我所知,徐次辅的徐氏家族,乃是松江府最大的地主,对吧?”
徐阶愣住了!他刚想反驳,嘉靖帝却走出青纱帷帐,表明了态度:“罢了,圳儿说的有道理。改道为桑棉的事,今后都不要再提了。”
说完,嘉靖帝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朱栽圳:“圳儿,道家说,大病之中必有大彻大悟,果然如此!”
后世都说嘉靖帝是个大昏君。他的“昏”,主要在于自私。而非蠢。本来他还搞不懂裕王党提出改稻为桑茶的用意,朱栽圳一席话,让他恍然大悟。
一朝穿越,现代白领唐可可穿到了无父无母的孤儿身上。住山洞,挖野菜,吃了上顿没下顿。唐可可挽起袖子,带领四兄妹一边斗极品虐渣渣,一边发家致富两不耽误。买房子,上私塾,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越过越红火。一时好心接济了落魄秀才李煜然,可这家伙天天阴魂不散刷存在感。...
有人信奉封建迷信,故而将活人送入丘子坟有人幻想心上人是天上之神,故而选良辰吉日住进山洞等待神来迎娶有人相信万物有灵,故而与畜同居,视飞禽走兽为守护灵我出生不祥,命途多舛,走五湖四海,游大江南北,揭开世界那些罕见不为人知的玄秘。...
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
家族败亡又能怎样?他从凡间杀到道境,还要勇闯不可知的仙域!无依无靠却又如何?他从道境回到凡间,还要力挽即将倾倒的狂澜!我天生道骨横生,坐拥紫薇大帝之象,便偏要从一介凡人勇夺那最终道果!...
莫欺少年穷卑微,终须有日凌苍天!少年重生异世,借崩玉无限进化,领悟刀之道,打破所有瓶颈,与同伴红颜知己冒险大海,以手中刀,斩碎所有阻碍,登临绝巅!本书严谨慢热,女主各有性格,非小白,日更6000,喜欢就收藏下...
陆瑶,医学天才,一朝穿越,成为耳不能听的孤女。脑海里那些叽叽喳喳的声音是怎么回事?原来她可以听到别人的心声,这金手指还不错!穿越第一天,婶婶将她嫁给村里的无赖,且看她如何修理人,谁答应的谁嫁!门前捡了一个流浪汉,众人劝她别管闲事!本着医生的天性,陆瑶不忍见死不救,毅然决然带回家。从此,这个男人,宠她,护她,做她行走的耳朵。陆瑶表示,捡了个男人真不亏。男人木着脸纠正是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