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8章(第1页)

郑海珠说完这句,并没有继续在两位男性同袍面前,摆自诩女诸葛的强势派头。

她素来不觉得自己的心智会矮男性一头,但这不代表,她不屑于把握与男性合作的细微分寸。

既然熊廷弼和杨涟这两位毕竟官阶高于自己的臣子,已经建立了三人团队作战、有商有量的意识,她郑海珠也会尊重对方,听取对方的经验。

故而,即使几年来有许三的情报条线不断汇报,郑海珠此刻仍带着请教的口吻,询问杨涟辽东几大将门的关系和营兵的特点。

杨涟身上,确实有着干臣的品质,年轻时在南方做县官不是绣花枕头,如今到辽东做巡抚,也很快摸清了军阀们的底子,向熊、郑二人侃侃道来。

“辽东将门,除了李家,还有马家、麻家和祖家。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带着精锐家丁在辽阳,李氏宗族几千口人,都在开原铁岭。马家,马芳的儿子马林,现下是开原总兵。麻家呢,最出名能打的麻贵,已经不在了,侄儿麻成勋,是辽东副总兵,和张承胤关系不好不坏,但麻家和马家早年都在宣大镇任职,两家子女联姻的不少。最后一个,祖家,祖承训已年迈,在家修养,儿子祖大寿,是广宁王化贞手下的参将。”

这李、马、麻、祖辽东四大将门,一个个青史留名的人物,郑海珠多年前参加抚顺之战时,只见过李如柏。

而历史上这一时期另外几个应该出现在辽东的名将,由于萨尔浒之战没有在五年前发生,刘铤和童仲揆仍在西南,赵率教还没应召。

郑海珠觉得,这反而是好事。

另一时空的萨尔浒之战,明军听着有十万大军,其实从各地匆忙集结,各自将领和打法都很不一样,还出现了客军主帅带本地辽兵的战场大忌。时任大战统帅的文臣杨镐,在几路军本就没有默契、军情传递又滞后的情况下,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又被京师一帮不知兵的文臣用红旗催着冒雪出击,迎来的只有灾难结果。最惨痛的例子,就是客军将领、山海关总兵杜松在仰攻金军的时候,手下辽军竟然先逃跑。

而到了这个时空,会战萨尔浒,由于推迟了五年,大明获得了更多了有利条件。

张承胤、颇廷相、邹储贤等悍将都还活着,并且没有辽东老牌军阀的暮气和油气。毛文龙在张承胤的支持下提前经略东江,迅速壮大。这些新一轮的辽东将领,抚顺之战里见识了火器的厉害,几年来从郑海珠手里买了不少枪炮,因而不再如此前京师御史们诟病的那样,辽兵只有几分野地冲锋的本事,不会用火器。

马祥麟的川军,也不是临时北调,而已经在边关塞外驻守了三四年,且两次与鞑子的劲旅交过手,都是大胜的战绩,不仅对鞑子的战法熟悉,关键是士气在高位。

戚金的浙兵,在此世没有与川军发生械斗矛盾,两军不会如浑河血战之前那样有龃龉。浙兵善于车阵,火器是强项,与如今也能熟练运用火器的辽军,可以合兵,属于冷兵器杀手队的鸳鸯阵,又能弥补辽军野战的短板。

郑海珠将这些优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结合杨涟所言,与熊、杨二人商议道:“我的想法,先说麻承勋。让他带兵离开辽阳,驻扎西北,他家既然与开原总兵马林联姻,关系很铁,应不会在需要往开原出击时惜力,坐视川军去卖命。祖大寿的队伍不要动,留在王化贞那里,一则不引发草原上建奴哨探的怀疑,二则,如果科尔沁的蒙古人驰援努尔哈赤,祖大寿北上阻截,更快。李如柏的队伍,也在辽阳附近不动,这样的话,努尔哈赤会敢于往铁岭去。”

熊廷弼比杨涟知兵得多,闻及此言,打断郑海珠道:“如此一来,老酋若见沈阳空虚,去攻沈阳怎么办?”

郑海珠道:“所以,这两日从旅顺港上岸的红夷大炮,运送经过辽南四卫时,要大放风声,说是安放于沈阳城头的。努尔哈赤吃过抚顺城头大炮的苦头,应不至于如此健忘。况且,他已经打下的叶赫部,紧贴着开原,打开原铁岭,本应在打沈阳的计划前头。”

杨涟也赞同道:“有理。大炮一来,就说本要发往开铁的军饷,是买了火器。诈一诈奴酋,让他以为,辽军闹饷,会更炽烈。”

熊廷弼沉吟片刻,拍板道:“好,辽东四大将门的兵,就如此安排,用一半,闲一半。”

郑海珠明白熊、杨二人都是御史出身,对边镇根基深厚的老派军阀的排斥,是思维的出发点,遂补充道:“马林与马祥麟,一支辽军,一支客军,朝廷正好看看,辽人对建奴,到底是不是会像马将军的川兵那样,不手软。至于李如柏,在张承胤和杜松的主力接敌后,李家军直接顺着太子河往东奔袭,给毛文龙、戚金的主力充作打下赫图阿拉的备兵,也可以。”

熊廷弼的目光在地图上的各处军事要点游走,喃喃道:“从前杨镐带兵去朝鲜抗倭,他就喜欢你这套,分进合击。”

郑海珠回应道:“分进合击也好,‘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也罢,没有非此即彼的谁对谁错,关键还是看,如何调度。还有,战场瞬息万变,调度应该听我们这几个在前线坐阵的,不应该听远在京师、啥都不知道的闲人们的上奏。所以此番,朝堂大半臣工,不知我大明要打一场对建奴的恶仗,于我们三人,真是幸事。”

熊廷弼终于露出会心的笑。

“呵呵,好,大战方策先初定如此。明日,本官就南下,去毛文龙那里,把兵不厌诈的最后一招,去做了。”

……

半个多月后,赫图阿拉。

穆枣花经过那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汗王井,进入努尔哈赤的汗王殿。

说是“殿”,其实就是比较宽敞的青砖瓦房。

年轻的大妃阿巴亥坐在炕上,给努尔哈赤吹着人参汤。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屋内,笼住了这一对老夫少妻。

二十年前,只有十二岁的阿巴亥,被乌拉部当作政治联姻的献祭品,来到建州女真,嫁给比自己整整大三十岁的努尔哈赤。

时光荏苒,阿巴亥本已习惯了面对可以做自己爷爷的建州头狼,但自去岁起,她又开始对努尔哈赤有些发怵。

男性衰老后的身体,散发出的异味,只会令人作呕,不会令人害怕。真正可怖的,是努尔哈赤的目光。

阿巴亥记得,大汗中年时代的杀伐气,也很浓烈,但望之如铁甲钢刀上的寒光,金戈铁马的气象,与阴森无关。

而如今这位年迈的女真领袖,已经松弛耷拉的眼皮下,不时迸射出鲜明的戾意,仿佛下一刻就会变成一句残忍的指令:去给本汗杀一百个尼堪包衣,出出气。

阿巴亥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她甚至不得不让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个汉人婢女,尽量躲远一些。

正因此,今日,当阿巴亥看到穆枣花,从走进屋子,到跪下磕头,再到回答大汗语气森然的问话,都镇定自若,不免生发出微妙的妒忌来。

这个尼堪女人,似乎真的,不怕大汗。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

丹鼎艳修录

丹鼎艳修录

杨浩居然吞了个神仙,还被迫成为丹鼎双修派的掌门大弟子,简直太惨了!修仙修出了大堆女人,炼丹炼成了chun药店老板。天哪!唯一不用打坐练功的修仙门派,每天吞药就可以飞升成仙,简直比做梦还快。后现代炼丹技术,龙虎大还丹已经不够看了,红夫人金手指冰火九重天才是当家产品。且看杨浩能否走出一条邪中带邪,惨不忍睹的成仙路途,能否炼制出全天下最独特的丹药!YY搞笑型小说,稳定更新,一笑而过。...

鼎革

鼎革

别人穿越,唐无病也穿越,却偏偏穿到天下大乱的崇祯年,穿到饿殍遍地的陕北,穿到乱贼四起的米脂县。在这个要命的时代,不想饿死,先得种田不想被流寇宰了,要和李自成做好邻居不想被文官阴死,就得搞清楚谁占强势。穿越法则也得记牢,千万别欺负古人,人家比你精得多。考中了举人还要被阴入军旅拼命砍来的首级却见者有份练出几个团丁还要提防被强取豪夺。混在明末不容易吧?阴影之中,唐无病偷偷冷笑,傻X,你看过明季北略吗?你看过流寇记吗?你看过崇祯长篇吗?你看过明实录吗?你看过顾城老先生的明末农民战争史吗?老子比你多四百年命,就凭这个,鼎革足矣。鼎革书友群85540715,大伙进来扯淡。感谢书友我姐姐是萱萱...

娇妻有点甜

娇妻有点甜

本书背景为虚拟时代,文明程度与现代同步。这是一部特种兵男神宠妻如命的血泪史,更是一个叛逆美少女征服冷面军王呼风唤雨的荣耀史!一场意外,她成了他此生唯一的女人初吻,初恋,她所有的第一次都被他一夜之间...

医品宗师

医品宗师

他是武林中最年轻的武学宗师,拥有神秘的绝对手感,可他现在却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大学的大一新生,本想低调的学学医,看看病,恋恋爱,可在一次中秋晚会被迫表演中震惊了全场,注定闪耀的美好大学生活从此开始了...

神医世子妃

神医世子妃

国公府嫡女楚琉月,代姐出嫁,大婚受辱,一头碰死。唐蕊,四川唐门第一百二十八代传人,医术高超,毒术更是惊人,没死在试验中,却死在了未婚夫手中。附生后,一打刁仆,二斗虚伪继母,三惩白莲花,四罚嫡兄庶妹们,看谁敢再惹她,医不死你,毒死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