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章(第1页)

因为有明师指导,有时候只要他一看你的情况,就知道可以进入哪种定境,便教导你修哪种法门,可以马上进入。所以教授师接引人,除了要有他心通,知道别人的根器以外,还要看个人的身心状况,而教授他最适当的方法。

这一段,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怎么入定、住定、出定。

何等为相?什么叫相?现代观念叫现象、状况,也可以说是境界。

谓二种相: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比如念佛、止观、观想、修气、修脉等等,是所缘相。第二因缘相,比如雪岩钦禅师,那么用功,还是开悟不了,有次忽然到了一棵松树下,一看前面松树,悟了,这是因缘相。

所缘相者,谓分别体,由缘此故,能入诸定。开始修法时,是用分别心,但都是用意识,不用意识怎么修呢!你说:我什么念头都不要,修无念。那也是意识在修无念啊!所以吕纯阳说&ldo;降心为不为&rdo;,由有为证到无为,就是这个道理。

因缘相者,谓定资粮,由此因缘,能入诸定。修定做功夫是要资本的,佛法叫资粮。学佛要具备两种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尤其学密宗,资粮特别重要。菩萨五十五位、十信十住十回向等,都属资粮。资本粮食不具备,你拿什么去修啊!

没有智慧,教理没有搞通,智慧资粮就不够。福德资粮就是福报,福报不够,等你刚刚要打坐,电话来了,家里什么人病了,你连打坐休息的福报都没有。刚刚想上轨道,空下时间来用功,东边冒火,西边冒烟,屡试屡验。不做功夫,什么事都没有;一做功夫,什么事都来,修行是要大福报的。

世间功名富贵是很难得的,可是另有个福报更难求,就是清福,非多生累劫好好修行是不能得来的。我一天能享有一秒钟的清福,心里就觉得无限的恭敬,也有无限的恐惧,因为这是诸佛菩萨的保佑。

修定先要求得资粮,在座中就有几个人,学佛修道也很多年,讲理论都是第一等;讲功夫,有一点点;讲福德资粮嘛!一点都没有,没有时间打坐,自己想想看,是不是福德资粮不够?

谓随顺定教诫教授,积集诸定所行资粮,修俱行欲厌患有心,于乱不乱审谛了知。

弥勒菩萨说定的资粮‐‐福德与智慧,学佛第一步先求圆满这个,这个不具备,你别想修道成功,连打坐都没资格。为什么说没有资格呢?第一个,想修清净于乱不乱,自己很清楚,可是福报不够,你不扰乱人,人家可来扰乱你修行。

及不为他之所逼恼,你的功德不够,他就来恼乱你。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声所作,或功用所作。其实外魔也好,内魔也好,都是唯心所造。功夫求得太切了,自己造成魔境,这是功用所作。换句话说,没有魔,一切都是自己的心魔所造。

云何调善?谓若三摩地,犹为有行之所拘执,如水被持,或为法性之所拘执,不静不妙,非安隐道,亦非证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调善。

这一段要注意,什么叫善?就是曾子在大学中所讲:&ldo;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rdo;这是对至善下的一个最好的注解。在定的境界里,心里头仍有有行之所拘执,比如心里头还有修道的一念,这个念已经把你心理拴起来了,心理的状况,已经沾在某一个境界上,已经执著了,被这个观念拘束起来了。等于如水被持,水倒在一个茶杯里,它的范围境界,就是只有茶杯那么一点点大,假如我们把一杯水倒在大海里头,你看看这个水性的境界有多大!

什么叫法性之所拘执?禅宗的书,密宗的书,这些佛学的书看多了,那些理论就把你抓住了,满脑子佛学,满口佛活,一身的佛油气,佛魔,就是弥勒菩萨的这句话,法性之所拘执。结果心念专一做不到,静不下来,根本达不到心一境性,这些不属于善,不能调和心境。诸如此类等等,必须自己作研究。

讲义发了那么多,为什么讲解东一下,西一下呢?为的是不让你们有依赖心,只能挑重点讲,其余的要自己去看,继续研究才行。

复次,如分别静虑经言,有静虑者,即于兴等谓之为衰,乃至广说,此中四转,当知二时颠倒。初禅到四禅的境界,有两种颠倒会发生。佛也做过这个比方:有人问佛,为什么初学的时候反而有效果,后来越来越难了?佛说:你没有看过人家挖井?开始挖的时候,很容易看到效果,泥巴一挖出来就挑走了,好快,等到挖了十丈深时,两三天还挖不上一篓泥巴来,效果就显得很慢了,实际上效果是一样的,只是它深了。许多人做功夫,也有这种感觉,做到后来反而觉得没有进步了,这只能说自己没有智慧,观察不清楚,教理没有研究清楚。事实上你在进步,进步转到另一个状态中,自己观察不到,所以学佛修道,随处都要智慧。

什么叫学佛修道?一辈子研究自己,检察自己,就是这么简单。英雄可以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人只要征服自己,不想去征服天下。征服天下容易,征服自己难,所以说圣人难学。圣人是一辈子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研究自己的人。如果有人学圣人,却一天到晚研究他人,观察他人,那就免学了,那是&ldo;剩人&rdo;。修行就要在这些地方检查自己。

由初禅定达到二禅定之间,虽是也在进步,但在进步之间,好像有一种退化现象,等于天亮之前,有一段更黑暗的时刻。同样的,当你要转清明的时候,可能有一段细昏沉要来,事实上绝对会来。当你过了这个昏沉阶段后,清明就出来了。在理论上来讲,清明是它,昏沉也是它,因为认不清楚理,只取清明,不取昏沉,自己认为退步了,落在魔障。你认为落在魔障,魔就来了。

现在所要讲的,是定境中的退位。普通讲功夫退步了,实际上是没有什么退步,尤其是照中国文化的说法,学了易经就懂这个道理,感觉退步只是爻变而已。天下事没有不变的,一定变。人与事、宇宙万物、物理与心理,都随时在变,随地在变,不变就不叫宇宙现象了。所以没有一个境界是会永存而不变的。一般人不明白这个理,想把一个境界守住不变,那就叫作愚痴。中国易经叫&ldo;变&rdo;,佛法叫作&ldo;无常&rdo;,意思是一样的。无常是对它的结论现状而言,世界上一切现状没有永恒存在的,所以叫无常。中国的易经不走这个路线,而称其为&ldo;变&rdo;,变不是指现象,是原则,天下事有个原则,那就是非变不可。懂得这个道理,第一等人领导了变,晓得下一步怎么变,因天下事有必变之理在,所以做功夫修持,也要把这个认清楚。换句话说,做功夫修持的人,晓得这个境界非变不可,一个智慧般若高明的人,就会先知道下一步怎么变。

瑜伽师地论大概摘要到这里为止,现在我们来说现观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这本书,也在弥勒菩萨的学问系统里面,是弥勒菩萨的五大论之一。学法相、唯识,尤其学密宗、禅宗的人,非研究不可。早期这本经典没有翻译过来,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带回了梵文本,还来不及翻译就圆寂了,梵文本也失落了,只有西藏还有此书,民国初年由法尊法师翻译成中文。

热门小说推荐
沐云初顾爇霆

沐云初顾爇霆

沐云初顾爇霆是小说腹黑将军要休妻的主角,这里提供沐云初顾爇霆小说阅读。沐云初顾爇霆小说讲述了沐云初除了美貌一无是处,还逼得丞相府大公子娶她。前世因为自己的任性惨死,还连累了爱护她的人。重生一世,誓要做个好公主。却被顾爇霆盯上了,掐掉了她身边的桃花。...

最强兵王

最强兵王

关于最强兵王最强兵王,虎视群雄,为国而战,为民出鞘,只有站死,绝不跪生,无怨无悔!这是一本男人的书!这是一部热血的故事!狼群172543956,欢迎大家加入,共同探讨最强兵王!...

妖出帝都:刁蛮小侯妃

妖出帝都:刁蛮小侯妃

一纸婚约,她从罪臣之女变成忠义侯府最受人轻贱的小侯妃,夫君嫌弃,婆婆刁难,恶奴陷害,情敌追击,她却在困境中一步步强大起来。一纸休书逐出侯府,她摇身一变却成了当朝最显赫的凤来侯,手握聚云神弓,涅槃重生。...

锦绣姻缘:王爷的极品丑妻

锦绣姻缘:王爷的极品丑妻

穿越到古代,还一穿就是一个丑的,被未婚夫退婚,奶奶殴打,妯娌陷害!丫丫的!当你姑奶奶是病猫呢?痛打妯娌小姑,小渣男,安晓晓的至理名言出门不捡就算丢!种田经商,需要从娃抓起!王爷我喜欢你!我虽然很丑,但是我很温柔,勤俭持家小能手,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嗯,出门不捡就算丢啊!安晓晓一脸的红心状看着天底下最俊美的男人表白帅如天神的俊美男人,所以今天你是打算捡了本王么?...

宇宙的边缘世界

宇宙的边缘世界

仰望璀璨的星空,你一定有过探秘浩瀚宇宙的梦想,并不止一次地思考和梦想未来的科学文明。  学渣原晧宸,经历了一次有预谋的奇遇,拥有了逆袭成为顶尖科学家的...

绝品邪医

绝品邪医

绝品邪医绝世兵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穿到一个杏林世家。带着前世的执念,他违背了家里的安排,成为了军中一员。历经磨难,他成为了兵王之王,见惯了生死的他,最终选择了退役,成了一家医院的小医生。他本想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当个医生,不想,却不小心招惹了众多美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