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长勺之战呢?鲍叔牙为帅的齐军,当然也想当然的认为最讲周礼的鲁军,一定会严格按照周礼来打这场仗的。乾时之战,貌似鲁军就是这样打的。
但鲁军真这样打了吗?
鲁庄公的战争理念里,当然也是这样的。但是曹刿可不这样想,因为他知道,鲁国实在是输不起这场战役了,他既然出山入仕了,那就必须帮助主公打胜这一仗。
于是,他摒弃了所谓的战争礼仪,他要用自己的方法打这场仗。所以,他在齐军发起进攻时,按兵不动。这下可把鲁军将士给急得不行,不少将士憋着一股子气,他们早就对齐国人恨之入骨了。
想当年,齐国来请求鲁国帮助送公子纠回国即位,结果又出尔反尔,还在乾时之战打败了鲁军。不少鲁军将士牺牲在乾时,此时的鲁军将士中有不少是当时牺牲将士的兄弟亲朋,早就想报仇了。
但是,主公的命令是不得出击,那就先忍着吧。
鲍叔牙发动的第一次冲锋,落了个损兵折将的结果。他鸣金收队,想想可恨,再次擂鼓冲锋。与上次一样,鲁军依然采取守势,就不跟你齐国佬玩命。
结果当然也是一样的,在吃了一顿箭雨后,齐军扔下一批将士再次退回。
曹刿对鲁庄公道:“主公,齐军很快将发起再次冲锋,这一次,请主公下令全线出击吧。”
齐军退回后,也不作什么休整,连连受挫的鲍叔牙见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心想:看来鲁军是被咱打怕了,好吧,咱就再冲再打,不信打不趴你。
于是,齐军发动了第三次冲锋。这一次,齐军将士都认为鲁军只会固守,只会弓箭,便摆出一副挡箭的样子前进。
曹刿看着齐军冲杀过来,沉着道:“主公,擂鼓迎击,命将士们全线出战!”
鲁庄公早就憋足了气,亲自擂起战鼓,下达了攻击命令。鲁军将士也早就卯足了劲,闻令后士气高昂,奋勇出击,争先恐后,锐不可挡。
齐军一时哪会想到原以为龟缩不敢迎战的鲁军居然如此凶猛?顿时被打懵了。而鲁军将士则同仇敌忾,猛打猛杀,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全军败退。
鲁庄公见鲁军取得大胜,喜不自禁,传令追击。
曹刿忙道:“主公,不急。”
言罢,曹刿登上车顶远望齐军败退的样子,见齐军旗鼓杂乱,兵器倒曳,又下车观察到齐军战车的车辙十分混乱,认定齐军并非使诈,是完完全全的溃败,就对鲁庄公道:“主公,全力追击齐败军!”
鲁军猛打猛追,冷兵器两军对阵,讲的便是一个气势,齐兵气势既溃,任你将官怎么喝斥,已是阻无可阻,士兵们恨不得多长两条腿,跑得快点。
追赶了一阵,远远见齐军败逃出了鲁境,鲁庄公才鸣金收兵。
齐鲁长勺之战,以齐军大败鲁军大胜而告终,鲁庄公在曹刿的谋划下,以少胜多,给齐国以沉重打击,俘获大量甲兵和辎重,把齐军赶出国境,终于报了乾时之战所蒙受的耻辱,国势为之一振。
鲁庄公感慨万分,战后,他问曹刿道:“若非先生谋划,寡人着实难以取胜。但是,为何一开始,齐军都发起冲锋了,先生却阻止寡人擂鼓冲锋呢?”
曹刿微微一笑道:“主公,两军对战,全凭将士们的勇气,勇气源于士气。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这就是取胜的秘决啊。”
鲁庄公明白了,他对众将士道:“先生讲得好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这正是士气高下之别。敌军在第一通鼓时士气大振,冲锋前来,我们避其锋芒;第二通鼓时士气犹存但已是锋芒受挫,我们再避示弱;到了第三通鼓时,敌军不但士气全消更有轻敌之意。
而我们呢,我们一直鼓着士气,第一通鼓响,士气大振,所以取得了胜利。先生真乃神人也。但是,寡人尚有一问,明明齐军败退,为何不立即追击呢?”
曹刿正色道:“齐国乃大国,国力强于我们鲁国。昔日乾时之战,齐军多次埋伏,才致主公陷入包围最终落败。草民正是担忧齐军恐有埋伏,故谨慎用兵。故登高而望其战旗,下车以观其车辙。见齐军车辙之痕混乱,主帅战旗倒下,兵士逃跑惶惶,认定是真正的溃败,不可能有伏兵,这才可以放心追杀。”
鲁庄公听后,对曹刿是心服口服外加佩服。
长勺之战,作为鲁国春秋史上最扬眉吐气的一场经典战役,难道就这样讲完了,有点舍不得。
长勺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如果单从战役的效果来讲,完全不亚于与后来的巨鹿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还是一场创造了中华成语典故一鼓作气的战役,一场被国家教育部门列为中学必修课的战役。
齐鲁长勺之战,从战役规模上讲并不大,仅仅是是鲁国抵抗齐国侵略的一次战役,但我们却看到了战略防御的方针。路线方针是指导性的东西,也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东西正确了,后面的执行起来就顺利了。
伟人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过:“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就了中国战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
伟人还精辟地分析了这个指导方针的具体执行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即取信于民。第二阶段是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即敌疲我盈之时。第三阶段是追击开始的时机,即辙乱旗靡之时。
这就是伟人,难怪能够成就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成为运筹帏幄决策于千里之外的战略战术家,就是他总是能够把古人军事实践经验,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上升为系统、正确的军事理论,并以此去指导具体战役的指挥,无往而不胜也。
在这次战役里,曹刿先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敌人张牙舞爪耀武扬威时,他知道敌强我弱,首先要消弱敌人士气,而激昂自己士兵的士气,从而化劣势为优势。
在敌人挨了闷头一棍开始溃败时,曹刿知道虽然取得了反攻的初步胜利,但不能轻敌,“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随时没有忘记自己是以小敌大,以弱敌强。兵不厌诈,不可不提高警惕。直到他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确认了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才乘胜追击,终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有人也许要搞脑子,说这样很可能丢失最佳的追击时机。当当事后诸葛亮谁都会,要搞清楚,那是在你死我活见血见肉的战场,有时付出些时机代价是必要的,这也是鲁军取得完胜的一点机会成本而已。但是,万一真正中伏呢?那鲁国极有可能再次遭受打击,从而象遂国、纪国等诸侯一样,被齐国所灭也说不定哩。
九天界陆,强者为尊,看天才少年如何通星灵,悟变化,晓玄机,一腔傲血,点燃神帝传奇!新书极道龙神已经发表,欢迎捧场。...
主角猎杀者是野山黑猪精心创作的科幻小说,笔趣阁实时更新主角猎杀者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主角猎杀者评论,并不代表笔趣阁赞同或者支持主角猎杀者读者的观点。...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惊鸿长篇谍战小说惊鸿历时一年时间完成了一百万字的内容,至此,关于凌若飞的故事告一段落了。这一年来,感谢读者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关注,让我能够有信心写下去,将一部完整的小说呈现于读者朋友面前。请读者朋友继续关注我的小说,最新谍战小说有故事的人即将在铁血上线!...
五年前,她打掉他的骨肉,将孩子鲜红的血泼在他脸上,狠狠羞辱,你这个穷小子,不配让我给你生孩子!五年后,他将她压在浴室,厚厚的一摞钱砸在她脸上,肆意凌辱,乔圆圆,你睁开眼看清楚,现在买你的,就是曾经你最瞧不上的穷小子!瞧不上么?乔圆圆惨然而笑,时光流逝,岁月更迭,他们已分别了一亿五千七百秒,连她自己都变得面目全非,可爱他的那颗心,从未变过。秦子琛,爱你,让我从无忧天堂坠落地狱深渊,可若问我后悔么,我还是会说,不悔,此生无悔...
你愿意用你的生命去赌博吗?当一个长着两支恶魔角的美女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又该如何?韩文无奈的叹了口气我真后悔去年买了这块表!以影视中改编的武侠剧为主要版本,如陆小凤系列锦衣卫四大名捕天龙八部大旗英雄传顺序未定PS1可能穿插一些原著观点,考据党勿喷PS2绝非第一人称,因为第一章开头,估计很多人会误会PS3坑深慎入,温水煮蛤蟆,慢热PS4这是一个无限穿越的故事,也可以分成独立的小故事,不影响整体阅读,也可以分开来看,不妨先收藏下试试看,可能后边还有你喜欢的Ps5推荐最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