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古代,旱灾可能是最好应对的灾害了,因为旱灾多少能够提前预知一些,不像洪灾、地震之类的。
不过这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只要是自然灾害,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就是毁灭性的。
从武德九年到今年的这个冬季表现来看,很多人都知道了今年不会很太平,就算是有降雨的到来能够及时缓解旱情,但以现在的情况来说来年夏天的麦子减产是肯定的了。
所以,粮食自隋末乱世之后再次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东西。
但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事在人为。
冯智戴的到来告诉了整个天下他们岭南冯氏的态度,而且他还带来了李世民让冯盎收集的第一批粮食,极大地缓解了长安周边粮价攀升的窘境。
虽然知道大概率会发生旱灾,但谁也没有办法确定灾情的大小。
在这之前粮价本是出于缓慢降低的情况,虽然很慢,但还是能看得出来在降低,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的话应该不出十年,大唐就不会再为粮食发愁了。
但那只是理想的情况下,如果都这么设想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王朝更迭了。
这还未正式展露獠牙的旱灾成了五姓七望和李唐皇室角力的中心,但冯智戴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平衡。
冯智戴到来之后的第一个早朝,姜云志也参加了,因为这算是一件大事儿了。
事实证明,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玉树临风的大帅哥,早早就出名的冯智戴也不是什么美男子,只是个一般人罢了。
“不知明达的身体可好?”
朝堂上,李世民看似很关心地问着冯智戴他父亲,也就是冯盎的情况。
“劳烦陛下挂念,家父身体尚可,并无病症。”
“近日关中旱情初显,明达让你带着十余万石的粮食进京驰援,此等忠心当真是天地可鉴,我大唐能得明达此等良臣当真是三生有幸啊。”
李世民和冯智戴两人一个夸,一个捧,整出了一副君臣和睦、君明臣贤的景象出来,着实是差点儿把姜云志给看吐了。
去年的时候您可不是这么说的啊,您不是还担心人家以岭南为根据地起兵造反么?怎么到现在就成了千年难得一见的贤臣了?
有些反胃的姜云志也没有再继续听下去,而是低着头想着他最关心的事情。
冯智戴这次进京带了十万多石的粮食,暂且按十万算,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上下,就算是有出入也不会很大,十万石就是一百二十万斤粮食。
这也难怪为什么使者早就返回了,但冯智戴却一直拖到了这个时候才进京。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一百二十万斤粮食乍一看是挺多的,但这批粮食得用来救灾,到时候近乎整个关中都需要粮食支援,这样一来就没多少了。
按照后世的热量来换算,如果只吃米饭的话一个成年人一天就要吃四斤米饭,这还是在只做轻体力劳动,或者是不劳动的情况下。
灾情之下的百姓几乎只能靠朝廷的赈灾来生存,这样一来每天也就只有主食,换算下来这一百二十万斤的粮食只够三十万人吃一天的。
不过这是在满足人体消耗的情况下,实际的赈灾肯定不能按照标准来,所以到时候一个人的量分给五个人来说算是比较合适的,这样算下来就是一百五十万人。
这会儿大唐登记在册的人口有两百多万户,差不多是一千万人左右,这样看起来似乎顶多有两百万人受灾,但实则并不是这么算的。
你有想过自己死后的事吗?每个人都固有一死,尘归尘,土归土,这是天命所归,无可避免。下面我将说的,不是迷信,也不是风水奇谈,而是每个人的生命行将尽头,都会遇到的事情。嘘!安静点儿!我的故事要开始了...
放学回家,发现家里的小保姆正在和陌生男子壁咚,我威胁她和我青春在热血中绽放,在肆意中张狂。哪有青春不年少?哪有年少不轻狂?若干年后,当我回忆起那第一次亲密接触,心中早已熄灭的热血,亦随之燃烧。...
李峰我的学生很多,金融家运动员作家画家演员木工钢筋工服务员好像各行各业都有。为什么他们都是所属行业的天才人物?很简单,因为他们听话,知道尊敬我这个老师。...
你很屌?你记忆力超强,能过目不忘?你赌术惊人,赌遍天下无敌手?你拥有盖世医技,能治愈众多绝症?你是练武奇才,修炼起来一日千里?什么?你还是泡妞高手,让美女哭着喊着倒贴?很好,非常的...
前一世,穆巧云在亲戚的怂恿下,没结婚,没养崽,没有好好陪伴自己的父母,打拼一辈子攒下的家产,最后被人抢光,自己连个好的墓地都没有。重生后,她发誓再也不便宜那些渣渣了。手握后世信息,咱钱不能少赚,家人也要陪伴,有能力哪里都能致富发家,不外出闯荡,种田一样顶呱呱!重生的生活就是那样豪横,羡慕死那些眼红的!顺便,那个谁,咱俩考虑一下感情的事儿?...
箭术超卓但一心只想过安稳生活的大越边民云昭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为了寻找失踪的妻子,为了替亲人报仇,他带箭携刀,踏上征途,在外有外族入侵,内有农民起义,朝堂之上皇位争夺激烈的风起云涌的乱之世当中,云昭从最底层开始,开始了属于他的传奇征程。一个温顺的良民被逼上梁山之后愤怒的呐喊,一个草根从底层奋斗的漫漫征途,一段血与火,情与仇交织的多彩人生。无限精彩,尽在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