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祖大寿,是一个很有名的人,有名到连在他家干活的仆人祖宽都进了明史列传,然而,这位名人本人的列传,却在《清史稿》里,因为他最终还是换了老板。
但奇怪的是,和有同样遭遇的吴某某、尚某某、耿某某比起来,他的名声相当好,说他是×奸的人,似乎也不多。原因在于,他已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祖大寿,字复宇,辽东宁远人,生在宁远,长在宁远,参军还在宁远。此人脾气暴躁,品性凶狠,好持刀砍人,并凭借多年砍人之业绩,升官当上了游击,熊廷弼在的时候很赏识他。
后来熊廷弼走了,王化贞来了,也很赏识他,并且任命他为中军游击,镇守广宁城。
再后来,孙得功叛乱,王化贞逃跑了,关键时刻,祖大寿二话不说,也跑了。但他并没有跑回去,而是率领军队跑到了觉华岛继续坚守。坚守原则,却不吃眼前亏。从后来十几年中他干过的那些事来看,这是他贯彻始终的人生哲学。
对一个在阎王殿参观过好几次的人而言,袁崇焕这种进士出身,连仗都没打过的人,竟然还敢跑来抖威风,是纯粹的找抽,不骂是不行的。
这场对骂的过程并不清楚,但结果是明确的。袁大人虽然没当过兵,脾气却比当兵的更坏,正如他的那句名言:“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却是一个将首!”双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下来,祖大寿认输了。
从此,他成为了袁崇焕的忠实部下、大明的优秀将领、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
祖大寿,袁崇焕的第一个助手。
其实祖大寿这个名字,是很讨巧的,因为用当地口音,不留神就会读成祖大舅。为了不至于乱辈分,无论上级下属,都只是称其职务,而不呼其姓名。
只有一个人,由始至终、坚定不移地称其为大舅,原因很简单,祖大寿确实是他的大舅。
这个人名叫吴三桂。
当时的吴三桂不过十一二岁,尚未成年,既然未成年,就不多说了。事实上,在当年,他的父亲吴襄,是一个比他重要得多的人物。
吴襄,辽宁绥中人,祖籍江苏高邮,武举人。其实按史料的说法,吴襄先生的祖上,本来是买卖人,从江苏跑到辽东,是来做生意的。可是到他这辈,估计是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了,于是一咬牙,去考了武举,从此参加军队,迈上丘八的道路。
由于吴先生素质高,有文化(至少识字吧),和兵营里的那些傻大粗不一样,祖大寿对其比较赏识,刻意提拔,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他。
吴襄没有辜负祖大寿的信任,在此后十余年的战斗中,他和他的儿子,将成为大明依靠的支柱。
吴襄,袁崇焕的第二个助手。
在逃到宁远之前,吴襄和祖大寿是王化贞的下属,在王化贞到来之前,他们是毛文龙的下属。现在看来,毛文龙似乎并不有名,也不重要,但在当时,他是个非常有名,且极其重要的人,至少比袁崇焕要重要得多。天启初年(约1621)的袁崇焕,是宁前道,毛文龙,是皮岛总兵。准确地说,袁崇焕,是宁前地区镇守者,朝廷四品文官。而毛文龙,是左都督、朝廷一品武官、平辽将军、上方宝剑的持有者、辽东地区最高级别军事指挥官。
换句话说,毛总兵比袁大人要大好几级。与毛文龙相比,袁崇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双方根本就不在同一档次上。
因为毛总兵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总兵。明代总兵,是个统称,大致相当于司令员。但是,管几个省的,可以叫司令员,管一个县的,也可以叫司令员。比如,那位吃空额贪污的杜应魁,人家也是个副总兵,但袁特派说砍就把他砍了,连眼睛都不眨,检讨都不写。
总而言之,明代总兵是分级别的,有分路总兵、协守总兵等,而最高档次的,是总镇总兵。
毛文龙,就是总镇总兵。事实上,他是大明在关外唯一的总镇级总兵。
总镇总兵,用今天的话说,是大军区司令员,地位十分之高,一般都附带将军头衔(相当于荣誉称号,如平辽、破虏等),极个别的还兼国防部长(兵部尚书)。
明朝全国的总镇总兵编制,有二十人,十四个死在关外,现存六人,毛文龙算一个。
但在这些幸存者之中,毛总兵是比较特别的,虽然他的级别很高,但他管的地盘很小——皮岛,也就是个岛。
皮岛,别名东江,位处鸭绿江口,位置险要,东西长十五里,南北宽十二里。毛总兵就驻扎在上面,是为毛岛主。
这是个很奇怪的事。一般说来,总镇总兵管辖的地方很大,不是省军区司令,也是地区军区司令,只有毛总兵,是岛军区司令。
但没有人觉得奇怪,因为其他总兵的地盘,是接管的,而毛总兵的地盘,是自己抢来的。
毛文龙,万历四年(1576)生人,浙江杭州人,童年的主要娱乐是四处蹭饭吃。由于家里太穷,毛文龙吃不饱饭,自然上不起私塾,考不上进士。而就我找到的史料看,他似乎也不是斗狠的主,打架撒泼的功夫也差点儿,不能考试,又不能闹腾,算是百无一用,比书生还差。但要说他什么都没干,那也不对,为了谋生,他开始从事服务产业——算命。算命是个技术活,就算真不懂,也要真能忽悠,于是毛文龙开始研究麻衣相术、测字、八卦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这方面的学问没学到家,给人家算了几十年的命,就没顾上给自己算一卦。不过,他在另一方面的造诣,是绝对值得肯定的——兵法。
在平时只教语文,考试只考作文的我国古代,算命、兵法、天文这类学科都是杂学,且经常扎堆,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统称——阴阳学。
而迫于生计,毛先生平时看的大都是这类杂书,所以他虽没上过私塾,却并非没读过书。据说他不但精通兵法理论,还经常用于实践——聊天时用来吹牛。
就这么一路算,一路吹,混到了三十岁。
不知是哪一天,哪根弦不对,毛文龙突然决定,结束自己现在的生活,毅然北上寻找工作。
他一路到了辽东,遇见当时的巡抚王化贞,王化贞和他一见如故,认为他是优秀人才,当即命他为都司,进入军队任职。
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这样的好事,没错,前面两句话是逗你们玩的。
毛文龙先生之所以痛下决心北上求职,是因为他的舅舅时来运转,当上了山东布政使,跟王化贞关系很好,并向王巡抚推荐了自己的外甥。
作为慕容家的嫡出小姐,她居然被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继兄和继母赶出了慕容家。母亲早世,父亲也因为肺痨逝去,KW集团的继承权全部被那二人夺走,甚至为了拿到继承权,她买了男人要给自己造一个孩子出来,却没想到睡错了人?三年后,她成为报社的编辑,而三年前睡错的人恍然出现,还是只手遮天的墨家大少爷?!好吧,墨少,我们合伙把KW弄过来,我把股份分你一份怎么样?...
跟着师父去种田魂穿到偏远山区的婴儿身上,身边跟了长得好啥也不干的便宜师父,还有三拖油瓶师兄,为了生活只能挽起袖子辛苦种田养家。师父坐在房檐下摇着蒲扇乘着凉,等待小徒弟回来给他做饭。小徒儿,好好种地,我们家就靠你了。大师兄呢?进山修行去了,十天半个月出不来。你不怕他被野兽吃了。那就看他个人造化了。那二师兄呢?逛窑子去了。穷乡僻壤,哪里来的窑子?三百里外总该有吧。那三师兄呢?在后山砍柴玩木头疙瘩,累了就会回来。所以这到底是谁养谁啊?这怎么和当初说好的不一样?家里三个宝贝疙瘩,就她一粗糙泥巴,苏汐南心里苦但她不说,她要努力种田努力赚钱努力撬了师父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能让它扼住自己的喉咙!...
简介重生到了三国,本想凭自己领先近两千年的知识,抱紧粗大腿,投靠曹刘孙。谁知道被迫加入了黄巾军!想抱的粗大腿,变成了随时能砸死自己的三座大山!为了不被砍头,咱就只好带着你们看不起的一帮泥腿子,来场你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农民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打土豪,分田地。聚民心,树仁义。募精兵,练骁骑。灭外族,卫社稷。克军阀,竖王旗。争天下,谁可敌?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收名将,抢美女!什么?还要建新朝,当皇帝?各位爱卿,是你们逼我上位的,我郁恕,字临风,光听名字就知道,其实我只想安静当个玉树临风的美...
为了救被诬陷的二哥,我做了上门女婿,新婚之夜,新娘在我面前光明正大的偷汉子,为了知道奸夫是谁,我每天装傻做老朱家的免费长工,寻找机会给二哥洗冤报仇。但是人生多变,我在装傻调戏新娘子朱小华的同时,却爱上了她的妹妹朱小敏,另外还有一位善良多情的嫂子对我垂青,从此我便陷入了情与欲的纠缠,欲罢不能。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获得了天外陨石的神奇能量,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千年前,白启死后落入了实力为尊的地元界,经由千年纵横,成就了杀神之名,但他却难以忘却父母亲情,不惜生死穿越千年,回到了地球,这一世,他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屠尽世间敌。...
某天,某王爷一本正经的说道既然嫁给本王,是不是应该把你的心交一下?谁要和你交心啊!是吗?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