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百五十八章 权利中心(第1页)

世界上,绝大多数城池的兴起,都是从百姓的定居开始的。良渚也不例外。

古城中,除了几处有着特殊意义的区域,基本上都是百姓们的居址。他们分布在河道的两旁,夹河而居。

他们在沼泽地上堆起高地,然后两边形成河,石头堆砌起河岸,用竹篱笆、竹编精心编织成优美的护岸。

水绕城而居,这种生活模式,如今仍然能在绍兴、乌镇、周庄里找到踪迹。

不得不说,无论是对当时的居民,还是对如今的考古人员来说,这都是十分方便的设计。

对居民而言,邻近的水道不仅有利于交通,还方便运输器皿与粮食。

在生活上也是极大的便利,无论是取水,还是丢弃吃剩的骨头、果核等等,只要手一抬,就能轻松办到。

而对考古工作者们来说,水道、河道的出现,也是一件让考古变的轻松便利的事情。

因为大部分水道和河道都已经因为4200年前的那场大洪水,或消亡或改道了。

这就导致良渚古城居民们当年在河道里随手丢弃的东西,都沉淀在了地底,成为了文物的一部分。

考古人员从河道里发现的果实种子遗存就有不少,包括李子核,菱角,桃核,甜瓜子,野葡萄,野猕猴桃等。

而且还发现了一些稻子、薏米等主食残留的痕迹。

可能是哪个顽皮贪玩的小孩,将宝贵的食物扔进了河中。

除此之外,考古学家们还发现,在良渚古城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域划分。

比如说,城池中心的台地——莫角山台地,就是当时的权利中心所在。

而在河流两岸夹河而居的,大部分都是手工业从事者的居所。

至于当时主要的生业方式——农业的遗迹,比如说稻田什么的,在古城范围内,基本上没有发现任何一处。

这并不意味着良渚人的生业方式发生了转变。因为,即使在良渚古城的范围尚未发现稻田遗迹,但依然能从中找到很多碳化的稻米。

而规模最大、炭化稻米堆积最丰厚的一处,就在莫角山宫殿区的南面,正对着大莫角山的西南角的一个叫作“池中寺”的地方。它的地位,几乎可以与之后的“官仓”相等。

应该是当时良渚古国统治者专门建造的粮仓,用于囤积粮食,必要的时候拿来赈灾所用。

但是,粮食找到了,种粮食的地方呢?

农民们都去哪了?

答桉,其实就在良渚古国的近郊地区。

也就是被第二道更外围的外郭城墙所覆盖在其中的外城百姓。

在城外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遗址160多处。这些近郊可能就是农民生活的地方,勤恳种地,往城里供应粮食。

或许,早在良渚时代,城市分区已经与如今的城市极为相似。农民们身处乡野,而古城内住的都是地位比较高的手艺人。

依山傍水的良渚古城,城市规划有点像明清bj城,分为皇城、内城、外郭城。

内城面积约三平方公里,有四个故宫那么大。

中心的皇城宫殿区就是贵族居住的地方,外围是工匠居住。

良渚古城水系发达,老百姓临水而居,木板制成的河岸考究漂亮,河岸两边分布着成排的房屋和临水码头。

郭城之外,是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有无数农民在其中劳作、收获。

良渚人会往河里倒垃圾,河道里发现了大量生活用品,比如陶器、骨器,加工残剩的玉料。

热门小说推荐
秦九州林宛白擎天战神

秦九州林宛白擎天战神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大医王

大医王

一针千金,一方难求,移星换斗,妙手逆乾坤,神针转阴阳。出身平民的小郎中,靠着精湛的技艺,使得死神绕路,病魔屈服。游走权贵,行走都市,小郎中演绎都市传奇,悬壶济世演绎生命奇迹。妙手回春,悬壶济世,医者为王。...

超品大仙农全文免费阅读

超品大仙农全文免费阅读

小农民混花都!会符篆!会咒语!会医术!会一切!透视咒!隐身咒!定身咒!穿墙咒!撒豆成兵!纸人术!...

寻金宝眼

寻金宝眼

混迹于古玩一行的小虾张灿,一向小心又小心,但在尔虞我诈,步步陷阱的行业中,还是上了大当,赔尽了全副身家,心灰意冷之下准备自杀了结残生,却不料意外获得了透视的异能,于是东山再起,一次次的从险局中脱身,财富美女尽在手中,最终成了行业中的一个神话。一双黑白眼,识人间真相。...

萌宝找上门爸比你不乖

萌宝找上门爸比你不乖

五年前,她声名狼藉地被退婚,五年后,她携宝归来,摇身一变成了邢夫人。所有人都知道神秘的上京第一少不近女色,都觉得霍桑是撞大运了被他看上。对此,小包子有话要说,明明是爹地一步一个坑,把妈咪死死埋坑里了!更过分的是!爹地虐起狗来亲儿子都不放过!不过看在爹地爱妻如命的份上,他就原谅爹地啦!...

总裁新妻太硬核

总裁新妻太硬核

意外穿越,她成为了人人唾弃的目标。都瞧不起她?没关系,既然都排着队送上来给她打脸,她当然不会客气!但唯有那个口口声声说不爱她的男人,却在她提出离婚后,死死抓着她不放!得了我的人,你就是我的傅太太。想走?没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