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因取所吐女人,还纳口中。须臾,书生处女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乃吞向男子,独对彦坐。然后书生起谓彦曰,“暂眠遂久,君独坐,当悒悒耶?日又晚,当与君别。”
遂吞其女子,诸器皿悉纳口中,留大铜盘可二尺广,与彦别曰,“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彦大元中为兰台令史,以盘饷侍中张散;散看其铭题,云是永平三年作。
然此类思想,盖非中国所故有,段成式已谓出于天竺,《酉阳杂俎》(《续集》《贬误篇》)云,“释氏《譬喻经》云,昔梵志作术,吐出一壶,中有女子与屏,处作家室。梵志少息,女复作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与共卧。梵志觉,次第互吞之,柱杖而去。余以吴均尝览此事,讶其说以为至怪也。”所云释氏经者,即《旧杂譬喻经》,吴时康僧会译,(23)今尚存;而此一事,则复有他经为本,如《观佛三昧海经》(卷一)说观佛苦行时白毫毛相(24)云,“天见毛内有百亿光,其光微妙,不可具宣。于其光中,现化菩萨,皆修苦行,如此不异。菩萨不小,毛亦不大。”当又为梵志吐壶相之渊源矣。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如晋人荀氏作《灵鬼志》,亦记道人入笼子中事,尚云来自外国,至吴均记,乃为中国之书生。
太元十二年,有道人外国来,能吞刀吐火,吐珠玉金银,自说其所受师,即白衣,非沙门也。尝行,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可受升余,语担人云,“吾步行病极,欲寄君担。”担人甚怪之,虑是狂人,便语之云,“自可耳。”……即入笼中,笼不更大,其人亦不更小,担之亦不觉重于先。既行数十里,树下住食,担人呼共食,云“我自有食”,不肯出。……食未半,语担人“我欲与妇共食”,即复口吐出女子,年二十许,衣裳容貌甚美,二人便共食。食欲竟,其夫便卧;妇语担人,“我有外夫,欲来共食,夫觉,君勿道之。”妇便口中出一年少丈夫,共食。笼中便有三人,宽急之事,亦复不异。有顷,其夫动,如欲觉,妇便以外夫内口中。夫起,语担人曰,“可去!”即以妇内口中,次及食器物。……(《法苑珠林》六十一,《太平御览》三百五十九)
【注释】
1)魏文帝:即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次子。操死,丕袭位为魏王。后代汉称帝,国号魏。撰有《魏文帝集》。
2)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南朝宋闻喜(今属山西)人,任国子博士。奉命注晋陈寿《三国志》,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保存不少文史资料。
3)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官御史中尉、关右大使。所撰《水经注》四十卷,系我国古代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名着。
4)赵王伦之变:赵王伦,即司马伦(?-301),字子彝。晋司马懿第九子,晋武帝时封赵王。据《晋书·孝惠帝纪》载,永康元年(300)四月,赵王伦等“矫诏废贾后为庶人,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頠皆遇害”。
5)萧绮: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关于他节录王嘉《拾遗记》事,参看本书第六篇。
6)王导(276-339):字茂弘,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
出身士族,历仕元、明、成三帝,官至丞相。
7)《晋纪》:《隋书·经籍志》着录二十三卷,东晋干宝撰。
记晋宣帝至愍帝前后五十三年间事。《晋书·干宝传》载:“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
8)《搜神记》:《隋书·经籍志》着录三十卷,题干宝撰。今本二十卷,系后人从类书中辑录而成。
9)《搜神后记》:《隋书·经籍志》着录十卷,题陶潜撰。陶潜(约372-427),又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10)荀氏:生平不详。所撰《灵鬼志》,《隋书·经籍志》着录三卷,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
11)陆氏:据《三国志·钟繇传》裴松之注称陆氏为陆云之侄。生平不详。所撰《异林》,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记钟繇遇鬼妇事。
12)戴祚:参看本卷第13页注(29)。
13)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南齐范阳蓟(今北京大兴)人,官至长水校尉。他在数学、历法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所撰《述异记》,《隋书·经籍志》着录十卷,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
14)祖台之:字元辰。祖冲之曾祖父,东晋安帝时官至侍中、光禄大夫。所撰《志怪》,《隋书·经籍志》着录二卷,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
15)孔氏:指孔约,晋人,生平不详。所撰《志怪》,《隋书·经籍志》着录四卷。殖氏,生平不详。所撰《志怪记》,《隋书·经籍志》着录三卷。曹毘,字辅佐,谯国人,官至光禄勋。所撰《志怪》,《隋书·经籍志》及两《唐志》均未着录。三书均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各有辑本。
16)任昉(460-508):字彦升,南朝梁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历仕宋、齐、梁三朝。《述异记》,《宋史·艺文志》着录二卷,题任昉撰。
17)《异苑》:《隋书·经籍志》着录十卷,题宋给事刘敬叔撰。
18)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袭封临川王。撰有《世说》、《徐州先贤传》等。《幽明录》,《隋书·经籍志》着录二十卷,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刘知几关于唐修《晋书》多取《幽明录》等书的话,见《史通·采撰》:“晋世杂书,谅非一族,若《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之徒,其所载或诙谐小辩,或神鬼怪物。其事非圣,扬雄所不观;其言乱神,宣尼所不语。皇朝新撰晋史,多采以为书。”
19)东阳无疑:生平不详。所撰《齐谐记》,《隋书·经籍志》着录七卷,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
20)《续齐谐记》:《隋书·经籍志》着录一卷,原本久佚。今存明辑本,系从《太平广记》等书钞合而成。
21)关于吴均撰《齐春秋》不实免职事,见《梁书·吴均传》:
“均表求撰《齐春秋》,书成奏之,高祖(梁武帝萧衍)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寻有敕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均草本纪、世家,功已毕。
唯列传未就。”
22)“吴均体”:《梁书·吴均传》载,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斅之,谓为‘吴均体’”。
23)《旧杂譬喻经》:二卷,经文以譬喻宣扬教义。康僧会(?-280),三国吴僧人,世居天兰,后移居交趾。吴赤乌十年(247)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为之建塔寺,使译经。译有《六度集》、《旧杂譬喻经》等。
24)《观佛三昧海经》:十卷,东晋佛陀跋陀译。白毫毛相,系佛教所说佛的三十二种形象之一,谓佛眉长有白色毫毛,长一丈五尺,平时缩卷于眉毛旁。以下所引经文,源于佛家圆融互摄理论。其说以为世界万事万物均发源于心,心无大小,“相”亦无大小,故毛内有菩萨,菩萨不小,毛亦不大。
read3();看小说,来小燕文学,关闭阅读模式,体验高速阅读!
简介 五岁开始练戟,十年时间,挥戟十万次,戟法大成,举世无敌。 十五岁那年,赵军突袭,屠虐乡亲,林天毅然从军,五百秦卒出关中。 杀赵骑,灭赵国,以极致杀伐,开启盛世之旅。 男儿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灭赵之后,林天更是连克四国,平定整个天下。 从五百铁骑,到坐拥三十万大军,林天所过之处,世人皆道人屠!!...
天剑主宰叶青偶得至高神物九天神剑,从此逆天而上,拔剑而起!以身为剑!杀人,杀魔,杀诸天仙佛!灭天,灭地,灭万物苍生!绝世天骄叶青被红颜陷害,废除修为,逐出青阳学府,人人唾弃,陷入绝境之中,得至高神物,修九天剑体,炼万物苍生!成天剑主宰!...
绯城人都说傅泊焉不解风情,冷得像块冰,却偏偏对低入尘埃的钟家养女钟意动了心上了瘾。心上人的婚礼上,她被傅先生困在灯影旖旎的角落被好朋友挖了墙脚还笑着拱手相让,是无奈成全?还是在为他牺牲?她的背脊抵在冰冷墙面上,眼角眉梢不禁漾出缱绻笑意傅先生要是追求我的话,他就是留在心底的风景。男人夹烟的手落在她的红...
大漠皇妃由作者千苒君笑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大漠皇妃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让我随风而逝的经典小说赎清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一个肥宅穿越回了十七世纪。这是一个平行世界。这里有神奇的武功,也有原始资本的萌芽。肥宅如何在古代生活下去,还能过得舒服一点呢?朝庭想生活,你就得跪着。你不跪着,就不能生活。肥宅大人,时代变了!怀旧风格,致敬经典,寻找一同怀旧的老伙伴们。...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祸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从此人生路上一片青云!我行我潇洒,彰显我性格!别骂小爷拽,媳妇多了用车载!妹纸一声好欧巴,转手就是摸摸大!不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