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丝绸之路硬化工程(第1页)

蔡王赵似成功了,也算是彻底甩掉了心里的包袱。

他简单准备了一番,便向着河西之地出发了。

这一段时间中,河西之地乃至整个原来西夏范围,一直在发生变化。

先有李乾顺被押解至汴京封为“康乐公”,然后又有西夏流亡贵族被团灭,其余的很多地方已经放弃了抵抗,或者直接跑路,或者在大宋军刚来便举白旗投降。

种师中和种师道分别在西线和东线继续推进,种师中已经占领了沙州,西线已经被他彻底控制。

种师道的军队抵达了后世的乌海市范围后,西夏人已经彻底放弃了一切抵抗,但他的任务并没有结束,继续向西便会抵达黄河“几”字上面一横的位置,那里才是真正的一片沃野,集中了大量肥美的耕地,才是大宋百姓感兴趣的东西。

越到北边,原西夏人的反抗意志越加薄弱,大宋已经逐渐摸索到了一些经验。

其实真正说起来,那便是大宋军队只要把原来的西夏人当人看,那他们便没有了反抗的理由,只会更为顺遂。

真正说起来,他们只是西夏百姓,是党项人,原来的西夏统治者要发起战争,一直想从大宋手里捞好处,所以错在西夏统治者,西夏百姓完全是被拉去当炮灰的。

把他们当人,他们便不会去反抗,这个逻辑并不复杂。

国家灭亡,国君被俘,就连最后的香火都保不住了,那些各地零散的守军已经不知道该忠于谁了。

如此一来,大宋轻而易举便接管了。

至于资源的重新划分,只要给他们活路,已经是天高地厚之恩,战败者当然要有战败者的自觉。

而且这些西夏原著居民发现,大宋人明显特别会做事情,对他们的安排甚至有些“周到”。

大军开到,只要不抵抗,那便能做到秋毫无犯,其实秋毫无犯针对的仅仅是普通百姓,至于那些曾经骑在大家头上的家伙,则会被毫不留情地揪出来,他们的财产也会被重新分配。

种师道最初对这样的做法不以为然,只是因为出自钟粟,他还是在坚定地执行。

但很快他发现,这些看起来并无高明之处甚至有些拙劣的做法,居然被大多数西夏百姓喜闻乐见。

钟粟在后世太有经验了,华夏某伟人正是用这种方式让无数劳苦大众团结起来,最后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样的做法在大宋同样适用。

不过,种师道只是确定一个大体的方向,真正具体的事情,还得依靠大宋派出的官员,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才。

这一段时间以来,汴京大学的学生也算出尽了风头,几乎每个学院的学生都派上了用场,原来西夏的这一片国土足够大,需要的建设人才和商贾人才非常之多,仅仅依靠大宋不断派出的官吏完全不够,这样以来,汴京大学的学生反而成了重要的中坚力量。

最近钟粟每去一趟汴京大学,便发现学生会减少一些,虽然觉得很是不忍,真正说起来,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徒子徒孙,虽然他们只是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失落。

王元道和贺松风已经拟定了下一阶段的招生计划,考虑到今后的具体情况,还需要继续扩大科技类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基建方面,如果收回了幽云十六州,这方面的人才缺口会更大。

除此之外,矿藏勘探、金属冶炼、商贾贸易、交通运输同样非常重要。

汴京大学成立之初,便有一种不务正业的嫌疑,但后来也在不断地改观,甚至逐渐压过了五大书院,这次大规模派往西北各处,汴京大学的神奇之处再次显现。

虽然还是有不少人依然认为学而优则仕才是读书要走的正途,但其他行业也被大量的人认可。

毕竟读书人中能够考取到功名,然后能够走上仕途的人只是极少数,科举不成著书立说是一个选择,但实在太穷了,并不适合家中毫无物质基础的人。

所以与其吃糠烟草指望着留下身后之名,还不是干一点更实际的事情。

自己的光辉思想能不能影响到后代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还不如脚踏实地。

就像最近一段时间热炒的会州矿藏,按照《汴京头条》说的,现在已经发现了很多处,除了最初发现的金属矿,还发现了煤炭矿,而且是上好的无烟煤。

其实,会州金属矿的情况朝廷已经不敢太高调了,最简单的一个原因便是开采难度不大,除了主要的铜矿外,金银的产量不断刷新着大宋人的认知。

虽然派驻的兵马一再增加,但为了金银,完全会有人铤而走险,所以产出越多,朝廷越是不敢披露,蒙头发大财才是王道。

除了这些,经过反复的烧制实验,最原始的水泥终于出现了,这种混合沙子石子然后加水凝固成石头一样的东西一经出现,便大大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以往的时候,建筑材料这种东西仅限于宫廷和商用,所谓民用的建筑材料基本就是原始的木头石头之类,木头石头不是不好,主要是加工和运输的成本都很高,但水泥一下子完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烧制实验虽然进行得很艰难,但那是因为会比例火候的掌握需要一次次地试错,可一旦成功,只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

或许等到有朝一日铁料的产量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在一些重要领域用上钢筋混粘土,但暂时不需要考虑,将铁料加进水泥搞建筑,实在有些过于奢侈。

钟粟之前便用火油精炼制产生的副产品沥青修筑了延安府到兰州府的道路,事实证明,沥青的产量实在少了一些,如此一来,只能两种修路方式并存。

现在赵似去了河西,他要重新开辟汉唐以来高度繁荣的丝绸之路,钟粟觉得如果是有硬化道路加持的丝绸之路只会更加繁荣。

汉唐时期的路线现在或许已经不复存在,但现有的商道并没有彻底断绝,只是规模大不如前,钟粟在赵似临行前便给了他水泥的配方,他不但要将丝绸之路拓宽,还要设法让这条丝绸之路真正恢复到汉唐时的繁荣景象。

丝绸之路不是一条路,他是一个经济贸易交流地带,可这个地带的地理条件差了很多,如果真正将这些四通八达的地带用水泥路串起来,一定会获得更大的繁荣。

西夏问题解决了,钟粟的丝绸之路构想终于全面展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丝绸之路硬化工程。

热门小说推荐
鬼墓之门

鬼墓之门

人有人墓,鬼有鬼墓,人鬼两界,秩序相反,唯有墓穴相通,构成两个世界的通道,人由墓化鬼,鬼从墓缠人。鬼墓无形,只有昼夜交替的子时,属阴阳平衡,也是鬼墓最容易打开的时候。公鸡倒鸣,万物反转,阴阳从一,鬼墓始开!...

抗日之血战到底

抗日之血战到底

抗日之血战到底抗日游击,铁血军魂,敌后行动,杨过国威,血战到底。...

僵尸少爷

僵尸少爷

自认为英俊潇洒的古穆因缺钱泡妞跑去盗墓,结果与僵尸王同归于尽。福星转世的他却意外的成为一世家少爷,莫名多出贵为公主的未婚妻,柔情似水的侍女,与此同时好运不断的古穆获得了上古修炼奇书,修炼成上古仙法,古穆是争霸仙界?还是壮大后宫?一切精彩尽在僵尸少爷。...

第一章杂役弟子江尘

第一章杂役弟子江尘

第一章杂役弟子江尘是作者青鸾峰上创作的玄幻科幻类小说,人物真实生动,情节描写细腻,快来阅读吧。第一章杂役弟子江尘精彩章节节选见到这一幕,楚宁欣喜若狂。过了差不多一刻钟后,楚冰缓缓睁开了眼睛,楚宁连忙抓着楚冰的手,颤声道怎,怎么样?楚冰茫然看了一眼四周,最后,她看向楚宁,眼泪一下就下来了,哥,我,我还没死吗?楚宁笑了,但是他脸颊上,已被泪水覆盖。这时,楚冰眉间突然凝聚出了一朵细小的火焰。...

这个厨娘会打仗

这个厨娘会打仗

女主佛系种田煮饭,似乎性子足够柔和可以任人揉捏?不不,平生什么都吃,偏偏不吃亏。男主你说他混,那是真的混,前世今生,十万年之前,十万年之后,但凡是老子地盘上的,那就算是经过的一只鸟也不能动。什么?你说如果是女主打了你地盘上飞过的鸟怎么办?呃,姑奶奶干得漂亮,为夫这就为夫人烤了那不长眼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