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些都是引证古诗,说明这个事情,都是《诗经》上的:&ldo;诗曰:&lso;奏假无言,时靡有争。&rso;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斧钺。&rdo;他说,&ldo;奏假&rdo;就是平常心里头起心动念、思想的时候,意识的狀态&ldo;无言&rdo;,这个意识境界清明、清静了,里头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了。言语这个&ldo;言&rdo;是代表妄想、杂念。比如一个人嘴巴闭着不讲话,像你们现在诸位坐在这里嘴巴都闭着,谁也没有讲话,你找找看,你肚子里都在讲话:哎,这一句话我懂了;哦,这一句道理是什么……里头都在说话耶!思想就是言语,言语是表达出来的思想,思想是没有发表出来的语言。所以意识境界里头的思想本身就是语言。&ldo;奏假无言&rdo;,内心没有一点分别妄念,&ldo;时靡有争&rdo;,随时随地这个心念都是清净、光明磊落,没有纷争、没有矛盾。
&ldo;是故(所以)君子(之人)不赏而民劝&rdo;,修养到这样用不着讲话了,无言之教,不要赏识、鼓励人家,人家一看这个榜样,自然就影响了。&ldo;不怒而民威于斧钺。&rdo;所以别人看到你会怕,为什么怕?因为你心境在定的境界,定的境界里&ldo;斋庄中正&rdo;,所以菩萨称大威德,有无比的威、德。德字到了,他的威严就出来了,自然是威严,你不敢乱了。所以&ldo;不怒&rdo;,用不着发脾气,他有个威严。这个威严胜于斧钺,比子弹摆在前面还可怕,比刀在前面还可怕。因为刀、子弹杀人的武器,我不怕死不一定怕你;他这个不是怕死的问题,他是一个静气、空灵,那个道的境界是的、无比的威德的力量,所以胜于斧钺。
那么这一节最后的结论,这就是中庸的文章。所以曾经我有过一本书,同学们叫我自己写序,我说这个不成功的我不写;一定要写,我引用了古人几首诗就完了,我说这就是代序。那么到现在大家也看不懂,不晓得什么意思。道理在哪里?你读通了《中庸》,《中庸》最后的结论,他就是引用古诗做了结论,妙不可言!不加自己一句结论,结论道理都出来了。
&ldo;《诗》曰:&lso;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rso;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rdo;那么诗经上所讲的,&ldo;不显&rdo;,没有明显的,也不要打你、也不要骂你,也不要教书、也不要开课、也不要演讲,一点都不表达;&ldo;惟德&rdo;,就要自己修正自己的德性。所以大家讲、佛教都讲,这一代的虚云老和尚,他一辈子懒得说法,我经常说他:师兄你一辈子,教不出一个人来。他就笑笑。他也没有好好教。可是他影响为什么那么大?‐‐无言之教。&ldo;不显惟德&rdo;,他德性够了,这个本身就是教育,所以言教不如身教。
&ldo;百辟其刑之。&rdo;各种方面,&ldo;百辟&rdo;百种方面,&ldo;辟&rdo;就是方面。百方各样各式&ldo;其刑之&rdo;,把它当成一个典型、一个模范。这个&ldo;刑&rdo;字下面同加一个土字那个&ldo;型&rdo;一样,这个典型。&ldo;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rdo;。所以道德修养成功了,&ldo;笃恭&rdo;,他本身很诚恳的、很笃、很恭敬,&ldo;天下平&rdo;。他用不着动作,用不着来打天下,又不用管理天下,他只要那里一站,只要那里一动,所谓无为而天下治,以他道德的教化。
最后,又是《诗经》:&ldo;《诗》云:&lso;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rso;子曰:&lso;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rso;&rdo;他说,《诗经》上说,我的胸襟里头,一个人胸襟修养&ldo;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rdo;,&ldo;明镜也非台&ldo;,明德就是道德的。&ldo;不大声以色&rdo;,用不着大声如何去叫,说法、教化、演讲,更不要用态度来表示,换句话更不要骂人去了,只要自己那里一定。
那么,这个《诗经》孔子的解释:&ldo;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rdo;教育到达了用视听教育,就是声色化民,已经到了最末代了,文化最末的时候,只好用视听。他说知识的传播这可以,知识的传播当然视听可以。真的内养,所谓中庸之道、至诚之道,这个道这个东西,不是声色视听所能够表达得出来的。他是无形象、无音声,你怎么表达?无所在,你怎么去表达?无所不在,哪里都摸不见的,你怎么表达?所以孔子说:&ldo;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rdo;就是到了最后。
&ldo;《诗》云:&lso;德輶如毛。&rso;毛犹有伦。&lso;上天之载,无声无臭。&rso;至矣。&rdo;中庸最后的结论,引用《诗经&iddot;大雅》篇,。道德的发展,那个、&ldo;德輶&rdo;,&ldo;如毛&rdo;,毛者毛毳,像孔雀的毛毳一样光辉。他说&ldo;毛(我们人的头发或者毛)犹有伦&rdo;,它还有线条、有韧性的,一条一条有条理,所以纤维条理都看得很清楚。就是说,道德的无尽、光彩,像细如毫发,像毫毛、婴儿那个毛一样。你说毫毛还看得见;真正的道呢,形而上这个东西呀,&ldo;无声无臭&rdo;,看不见、摸不着,它在哪里呢?翻过来第一章&ldo;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rdo;。它在哪里呀?随时在你身边。不是身边呦!随时在你身心上,在你那里。可是它又是&ldo;上天之载,无声无臭。&rdo;不是用声音看得见,不是用色相看得见。你看我们拿比较哲学、宗教来讲,《金刚经》上说:&ldo;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rdo;一样道理啊!对不对?声、色两样境界上去见,都不是。&ldo;上天之载,无声无臭&rdo;,无所不在。把形而上的道体、自性、明心见性的境界,都说完了。
凡三十二章《中庸》又《大学》,是中国的道统的中心。纵然佛法没有来,后来禅宗乃至于佛没有传过来,中华民族这个真理会不会找出来?一样会找出来。因为它本身固有文化里头有,表达的方法不同。所以后世佛法进到中国来,大部分还借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庄》的东西来发挥。因为孔孟思想所代表的儒家,我只讲到这里为止;孔孟以下另外讨论,那值得批判了。孔孟所代表的儒家,依佛家来讲,是真正的大乘道,而且注重行愿的。所以佛法到这里,它两个一拍就配拢来。那么那个佛法修持方面那个空灵的,跟《老》《庄》两个那个出世的形而上的、也是可出可入之间,那个所谓圆觉境界同最后大彻大悟境界两个一拍就拍拢了。所以佛家到这里,右有儒家孔孟,左有老庄,中间加上一个佛,三套马车一抬,所以到唐宋以后,这个文化放了无比的光芒,是震动。他的出世思想同老、庄(一样),你说孔子主不主张出世呢?一样主张出世啊!大家认为孔子反对出世,完全研究错了!你不相信,再去读《论语》,再去读《史记》。所以《论语》上孔子来看好几个隐士,就是专门说出世思想。当年骂孔子骂的最厉害的当面笑他、当面讽刺他:如丧家之犬,急急忙忙的,你救世救得了什么啊?救不了这个社会的啊!如丧家之犬哪!像个野狗一样乱跑,没有人家收留。那个楚狂接舆、假疯子那个鲁接舆就骂他:&ldo;凤兮凤兮&rdo;,你是个凤凰,你生这个凤凰,凤凰落在这个时代啊,凤凰不如鸡啊!就那么笑他。孔子告诉学生们,每一个都是高士。但是他为什么不当隐士去啊?他说:鸟兽不可以同群啊!
爱的越深,伤的越深,雨过天晴,爱已成陌路...
关于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选取了琼瑶的代表作还珠格格小说系列,分为上中下共六册书。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第一部一册,讲述了紫薇上京认父,结识女飞贼小燕子,并与尔康五阿哥等人的一系列故事。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第二部共三册书,讲述了小燕子紫薇众人在宫中的故事。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第三部共二册书,讲述了小燕子紫薇的婚后生活。...
十年前,他被迫逃出豪门世家,从此颠沛流离,惶惶如蝼蚁,人尽可欺。直到那一天,他拨通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你若执我之手,我必许你万丈荣光...
小道士法术什么的,一点都不科学,忽悠外行混口饭吃而已。某师父那是你完全学不会法术,给自己找的借口吧?某神仙道长文采无双学贯古今妻妾成群地位尊贵天下天上无人能敌,人神共愤咳咳,错了,是人神共尊!此处省略五千字,八点二十发。某师父呵呵,你给为师扔个掌心雷瞧瞧。小道士掌心雷算个逑,我敢扔节操,就问你怕不怕!...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结婚一年,老公宁可找小三也不愿碰她。理由竟是报复她,谁让她拒绝婚前性行为!盛怒之下,她花五百万找了男公关,一夜缠绵,却怎么也甩不掉了!他日再见,男公关摇身一变成了她的顶头上司一边是拿床照做要挟的总裁上司,一边是满心求复合的难缠前夫,还有每次碰到她一身狼狈的高富帅,究竟谁才是她的此生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