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故铨衡专於台阁,上之分也,孝行存乎闾巷,优劣任之乡人,下之叙也。夫欲清教审选,在明其分叙,不使相涉而已。何者?上过其分,则恐所由之不本,而干势驰骛之路开;下逾其叙,则恐天爵之外通,而机权之门多矣。夫天爵下通,是庶人议柄也;机权多门,是纷乱之原也。自州郡中正品度官才之来,有年载矣,缅缅纷纷,未闻整齐,岂非分叙参错,各失其要之所由哉!......岂若使各帅其分,官长则各以其属能否献之台阁,台阁则据官长能否之第,参以乡闾德行之次,拟其伦比,勿使偏颇。中正则唯考其行迹,别其高下,审定辈类,勿使升降。......斯则人心定而事理得,庶可以静风俗而审官才矣。
又以为:“古之建官,所以济育群生,统理民物也,故为之君长以司牧之。司牧之主,欲一而专,一则官任定而上下安,专则职业脩而事不烦。夫事简业脩,上下相安而不治者,未之有也。......夫官统不一,则职业不脩;职业不脩,则事何得而简?事之不简,则民何得而静?民之不静,则邪恶并兴,而奸伪滋长矣。......宜省郡守,但任刺史;刺史职存则监察不废,郡吏万数,还亲农业,以省烦费,丰财殖谷,一也。大县之才,皆堪郡守,是非之讼,每生意异,顺从则安,直己则争。夫和羹之美,在於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顺从乃安,此琴瑟一声也,荡而除之,则官省事简,二也。又干郡之吏,职监诸县,营护党亲,乡邑旧故,如有不副,而因公掣顿,民之困弊,咎生于此,若皆并合,则乱原自塞,三也。今承衰弊,民人雕莈,贤才鲜少,任事者寡,郡县良吏,往往非一,郡受县成,其剧在下,而吏之上选,郡当先足,此为亲民之吏,专得底下,吏者民命,而常顽鄙,今如并之,吏多选清良者造职,大化宣流,民物获宁,四也。制使万户之县,名之郡守,五千以上,名之都尉,千户以下,令长如故,自长以上,考课迁用,转以能升,所牧亦增,此进才效功之叙也,若经制一定,则官才有次,治功齐明,五也。若省郡守,县皆径达,事不拥隔,官无留滞,三代之风,虽未可必,简一之化,庶几可致,便民省费,在於此矣。
又以为:文质之更用,犹四时之迭兴也,王者体天理物,必因弊而济通之,时弥质则文之以礼,时泰侈则救之以质。今承百王之末,秦汉馀流,世俗弥文,宜大改之以易民望。今科制自公、列侯以下,位从大将军以上,皆得服绫锦、罗绮、纨素、金银餙镂之物,自是以下,杂采之服,通于贱人,虽上下等级,各示有差,然朝臣之制,已得侔至尊矣,玄黄之采,已得通於下矣。欲使市不鬻华丽之色,商不通难得之货,工不作雕刻之物,不可得也。是故宜大理其本,准度古法,文质之宜,取其中则,以为礼度。车舆服章,皆从质朴,禁除末俗华丽之事,使干朝之家,有位之室,不复有锦绮之饰,无兼采之服,纤巧之物,自上以下,至于朴素之差,示有等级而已,勿使过一二之觉。若夫功德之赐,上恩所特加,皆表之有司,然后服用之。夫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朴素之教兴於本朝,则弥侈之心自消於下矣。”
夏侯玄一口气写下这篇洋洋千言的长文,稍事休息以后,又将它备份抄录了一份,又将两封长信各自装入信封,用火漆封好,这才将笔置在了瓷砚上,美美的伸了个懒腰。
“来人。”
“君侯有何吩咐?”
“你派两名信使,将这两封信送出去,记住,一封送去大将军武安侯曹府,另一封送去太傅舞阳侯司马府。”
“属下明白。”那人得了命令,便出门差人送信去了。
夏侯玄心想,大将军如今想要改制,光是这改革九品官人法一项制度,就会得罪所有朝中的河北士族老臣。
那司马懿一向眼界开阔,如果自己能够让这些措施得到他的支持,那么此次改制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虽然自己一心要搬倒司马懿,但改制一事事关重大,关乎着大魏后世百代的利弊与兴衰。
所以他想,如果司马懿同意改制,自己一定会暂时抛开私人恩怨,与之合作,一同力行改制。
毕竟,私人恩怨,与大魏千秋万代的繁盛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
――
洛阳城,大将军府。
曹爽看了夏侯玄的改制蓝图,感到兴奋不已,他心想,这泰初果然非同凡响,他的想法不仅囊括了何晏、丁谧等人的意见,而且还提出了削减中正官权力、裁撤郡制、改革奢侈服饰制度等具体的措施,这封信,对自己而言,对大魏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曹爽想到这里,立即便传唤了大将军府的书吏,让其将这封信抄写数十封,用以保存和流传。
曹爽此刻踌躇满志,他想,有了泰初的这些措施,自己的改制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
太傅府中,司马懿端坐于茶花中亭,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则陪侍一旁,司马懿此刻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夏侯玄送来的改制之议。
看完那封信以后,司马懿点了点头道:
“夏侯玄,此子,果然不可小觑……,师儿,昭儿,你们俩也看看夏侯玄的这篇文章。”
司马师首先接过了这封长信,司马昭则立即凑了过来,兄弟二人一同览目读了过去:
“中正则唯考其行迹,别其高下,审定辈类,勿使升降......宜省郡守,但任刺史,制使万户之县,名之郡守,五千以上,名之都尉,千户以下,令长如故,自长以上,考课迁用,转以能升,所牧亦增,此进才效功之叙也......”
看到夏侯玄所提的削弱中正官、裁撤郡官的意见,司马师的脊背不自觉的泛起了一层冷汗。司马昭也不禁感叹夏侯玄眼光之毒辣。
如今司马家的门生故吏、人脉,大多数便汇聚在各个郡内,担任着各个郡的长官,如若真如夏侯玄所言,裁撤郡级和郡官,那对司马家的势力而言,无异于是釜底抽薪。而负责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如若像夏侯玄所建议的那样,变成了评定人才而无选拔之权的闲官,那对自己家族的势力来说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父子三人此刻并没有像夏侯玄一样,打算为了国事而暂时放下私人恩怨,他们此刻心心念念的,反而是如何阻挠夏侯玄的改革大计。
司马懿思索了半晌,决定亲自给夏侯玄回一份书信,他命人取来纸笔,提笔悬腕写道:
“泰初贤侄如晤:君所言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此三策皆大善。然则州郡县三级之制,一脉相承已久,恐卒不能改。秦时无刺史,但有郡守长吏。汉家虽有刺史,只奉六条而已,故朝廷尚可把控诸郡县,今时不必如此大费周章而行裁郡之法。昔汉时贾谊亦患服制之奢靡,然汉文虽身服弋绨,犹不能使上下如意,故改服饰,亦不可急于一时。恐此三事,当待后世贤能施行矣。仲达亲笔。”
【注二:此处司马懿回信以及下文夏侯玄的回信《答司马宣王书》,为了让读者读懂,修改了古信原文部分内容。】
――
九子坊,昌陵侯府,正厅侧畔书房之内。
夏侯玄看了司马懿的回信,感到颇为失望,这封信虽将自己的改制想法称赞了一番,可终究只是对自己的敷衍罢了。
果然,司马懿始终还是不肯退让半步,枉费了自己一腔想要感化对方的热情。
不过夏侯玄还是对司马懿抱了一丝幻想,毕竟,如果改制与整个氏族为敌,那阻力实在是大的吓人,思索半晌之后,他又写了一封回信,企图最后再试一试,看到底能否说服司马懿支持自己的改制。
“太傅如晤:汉文虽身衣弋绨,而不革正法度,内外有僭拟之服,宠臣受无限之赐,由是观之,似指立在身之名,非笃齐治制之意也。今君侯乃命世冢宰,当追踪上古,抑末正本,若制定于上,自然化行于众矣。夫当宜改之时,留殷勤之心,令发之日,下之应也犹响寻声耳,犹垂谦谦,曰‘待贤能’,此伊周不正殷姬之典也。窃未喻焉。玄亲笔。”
毫无意外的是,夏侯玄的这封信送出以后,就如同泥牛入海,再没有了任何回音。
看来,司马家,非扳倒不可!
夏侯玄失望过后,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狠厉之色。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孤夜曲的经典小说乘碧烟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她本是皇帝之女,天生之公主,却因其祖母当权,废帝为王,全家被贬至远离京城,这也使她度过了一个十分清苦的童年十五岁那年,皇帝一纸诏书,她们全家被召回京城,她父亲为了政治利益,将她们姐妹都嫁给了死对头一家,不过随着两家人新一代的苦心经营,两家也渐渐地开始放下仇怨,可就在这时,悲剧发生...
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必要的时候,可以为了患者做出牺牲。小中医尧慕林一直秉承着这个观点,从小中医做起,做大做强纯中医小说,别的没有,就是硬核!...
身为天仙阁唯一的大师兄,陈泽表示自己的心很累。十年前无良美女师傅把自己收下就失踪了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留下七个嗷嗷待哺的小师妹?不辞辛劳的把她们照顾大,本以为可以安安稳稳的享受师妹们的供养了。这些家伙却天天搞事是什么情况?大师兄,有人欺负我,你说怎么办吧?这是明明战五渣却还嫉恶如仇的三师妹。大师兄,逍遥门的那些弟子合伙抢我在试炼中得到的混元道果!这是一心修行,天赋最高的四师妹。大师兄,天剑李家想求娶小师妹,怎么办?还能怎么办?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毕竟都是自己带大的,怎么能让别人欺负?然而,在一向低调,任劳任怨,甚至从不显露修为的陈泽一拳轰爆了来犯的渡劫期老祖后,他发现师妹们看他的眼光有些变了。大师兄,来我草堂...
周夏为救人自己却陷入窘境,幸有后辈给他送来神奇的能力,他利用各种能力鉴宝捡漏,古玩字画,珠宝瓷器,都逃不过他的双眼,让他在收藏界混得风生水起。他传奇鉴宝师生涯也就此拉开序幕。...
...
豪门总裁VS大小姐甜宠1vs1偷偷离家出走的南栀。在林城的一条小巷被一个少年所救。月光下少女那双清澈干净的双眼就这样撞进了少年心里。少女的出现在少年灰暗无助的那段时光里,撒下一束最清澈干净的光。少女成了他的偏执和救赎。也成了被他寄予希望的人。在某一天的傍晚,少女的消失成了压垮他的理智的巨石。~~~~~~~~~~~~~~~~~~~三年后他成了a市的商业巨鳄她成了他的未婚妻。许家老宅在见时许温言看着熟悉的少女,看了许久,音调近乎颤抖的开口别来无恙。未婚妻别来无恙,阿言。南栀奔向许温言,伸手搂着他的腰,嗅着他的气息。总有人踏破山水放弃宇宙两万亿颗行星奔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