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com】精彩无弹窗免费!不过对面的王通见此脸色便不好看了。
王通虽然在后世名声显赫,但此时不过二十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去年他在皇宫门前献上太平十二策,主张“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验今,运天下于指掌。”自以为自己乃是谋国之人,但杨坚未予采用。王通作罢返回,自觉天下人不识其才,更是不忿。
眼看陈远赞同傅奕,乃说道:“三教虽殊,同归于善,三教不可废,儒、道、佛对于天子来说,皆为教人向善之学,俱为有用,皆可辅政。未能以国家之兴衰,而归罪于三教也。且三教各有缺陷,浮屠模式僵化,道家仁义不修,孝悌不立,皆有缺处。不若三家相得,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互相通融,取长补短,则三教可一,使民不倦,方可为正道也。”
不得不说,王通作为后世有数的大儒,果然才学渊博。相对于傅奕如此极端、绝对的做法,王通的设想似乎更容易为人接受。
不过黄明远却是对此嗤之以鼻。三教合一,以谁为根本。若是以儒家为根本,现在势力庞大的佛家会接受吗?如果不能确定谁是根本,实际上不过是空谈而已,根本没有操作的可能,还会同时得罪三家,落得一个里外不是的结果。
估计王通也知道这一点有些困难,故意不提。也正是因为王通没有明确提出“三教归儒”的命题,没有强调儒学在融合佛、道二教的同时应保持自己的正统地位,因而等不到后世文人的支持。
黄明远乃说道:“三教可一,归于儒,归于道,归于释?”
王通有些语塞,最后只得说道:“自然是归于儒了。”
“那佛、道可否愿意?”
此时的王通尚年轻,还没能将自己的理论完善,因此不知道如何回答。
黄明远又接着说道:“即使三教可一,不过是文化上可一,较之现实,仍无法解决。毕竟当今天下,数以百万的和尚、尼姑要如何处置?若不能解决此等实际问题,则三教可一又有何用?”
王通瞠目结舌,最后还是没有说出话来。
黄明远实际上是偷换了概念,王通搞得是理论,黄明远用实际来问他,自然让他为难。而且他们这些儒者在乎的是这些和尚、尼姑泛滥的现实危害吗?恐怕不是。实际上是随着佛教地位日渐增高,统治者大多以佛家思想来统治百姓,从而导致儒家的话语权逐渐丧失。这才是儒家为什么对佛教感到紧张的根本原因,至于什么赋税、什么人口问题,寻常的儒家是不在意的。
但是黄明远希望的是将儒家的思想引导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而不是空谈理论。
对于黄明远来说,无论是儒家还是佛家在教育意义上都差不多,甚至佛家的教义更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黄明远对佛教所不满的不是其教义和文化,而是佛家不事生产、逃避赋役所产生的一系列恶果。
“人性善,具五德。寻常民夫,崇信佛教,乃是凡夫俗子,愚昧无知。当兴教化,致人心,乐天知命,穷理尽性,方能人皆君子,共致大同。而傅公之议,徒惹争斗,于事无补。”
王通似乎想用传统儒家的教化来辩驳黄明远,而黄明远都懒得和他再争辩。一谈起教化问题,这些儒家子弟便要飞,仿佛教化能做好万事。若是教化这么厉害,还用法律、军队做什么。
不过在古代,教化之事乃是政治正确,黄明远也没法指责,而且错不在教化,而在将其视作灵丹妙药可根治百病的士大夫。
此时儒家式微,和大部分的儒家学者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很大关系。时代已经变了,至少孔孟时代儒家也没有佛教这种贫富通吃的劲敌。
不论王通的策略是否正确,但他本人却是这个时代积极求变的代表,不因循守旧,面对困境,积极求变,已经超脱了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儒者,这也是黄明远愿意和王通畅谈的原因。
王通现在年不过二十,很多思想还未定型,正是可以加以引导的年纪。黄明远想撬动已经走近死胡同的儒家思想,王通便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
“若是如仲淹王通字所说的这般简单,那你我还在此谈论此事作何?”
这时王通仿佛也看出了黄明远几人的姿态不凡,必非常人便放下姿态,躬身行礼说道:“黄兄之言,似心有丘壑,可否直言?”
黄明远也没有遮掩,而是直接说道:“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数百年来,五胡入乱,山河破碎,人心混乱,作为官学,难道儒家便无丝毫之过错。如何儒家式微到今日地步,盖因大多数儒者,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才使得天下万民看不到儒家之希望,以致逐渐被抛弃。
儒家本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讲兼容并蓄,如何到了今日,便成了困守窠臼的一门学问,盖因不知变通,不与时俱进,才至于今日。”
此语对于王通如振聋发聩之言,久久难以出神。儒家的式微是显而易见的,但众人却无能为力。尤其是汉魏以来,中原沉沦,不少统治者把此锅丢给了儒家,这个更让儒家在这个时代显得没落。
实际上一直到白居易、韩愈等人发起古文运动,复兴儒家,这数百年之中,儒家虽然名为儒家,但其内里早就不是当初的儒家。要不然韩愈也不会感叹连儒家的冠礼都没人在乎了。
对于黄明远来说,儒家虽然式微,但数百年来已经浸入中国人的骨子里,无法再用另一种思想来取代他。打破比修补更可怕,其付出的代价,中国根本承受不起。
既然如此,自己所能做的,便是将其修修补补,而重点便是将儒家从守旧的形态中推出来,变成创新。
“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不必执于三教可一,而当是以儒为本,兼容并蓄,推陈出新。”
黄明远算是说道王通的心中,王通这时才如梦方醒,重重行了一礼。
“先生高明,弟子服矣。”却是对黄明远行了一个弟子礼。
花心的萧逸天因为不遵守洞房前对老婆许下的誓言,结果被玉帝逮住,差点儿挂掉。好不容易说动玉帝获得了重生的机会,条件是风风光光的为玉帝过一次生日!学会了玉帝看家神功的萧逸天,将给世界给家人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变化?quot...
林奕穿越到洪荒,成为阐教老祖宗!而且还激活了无敌写作系统,光写作就能提升修为?知道洪荒后续发展的林奕顾不得其他,当即便沉浸在小说的海洋当中。因为原始要到紫霄论道,所以将阐教归还给林奕打理。对于弟子隔三岔五的请教,林奕也懒得浪费时间,随后扔本小说便打发了,可谁知道这个无心之举,却让阐教前所未有的鼎盛强大。连千年后,从紫霄宫回来的原始天尊也都傻眼了。道场内,数道强大的气机涌现。玉鼎真人一念之下,万物荒芜。黄龙世间万千道,唯我较天高!慈航天上,地下,洪荒,无我慈航不能踏足之地。元始天尊阐教在老祖的带领下,短短时间,竟能有如此变化。我与老祖,差天共地也。...
陈元穿越到宋朝,附身在陈世美的身上。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改变大宋的命运,而是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不想做状元,更不想做驸马,他只想远远的躲开包拯,安稳的做些生意,让自己能幸福的活到老死。可老天有时候就是胡闹,你想要的他不给你,你不想要的他却偏偏塞到你怀里来。江湖,商场,官场,就像一个漩涡一样把陈元吸向他不想去的地方。状元还是落在了陈元的头上,公主也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罢了,既然如此,那么只能迎着包拯的铡刀,做一个史上最牛驸马爷书友群16326,6927...
骨魂人活一世,气运跟随一生有人穷困潦倒有人恶疾缠身死后气运化骨,变成骨魂。骨魂做牌,可影响气运,甚至逆天改命但稍有不慎,就会被反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