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现在我们把它简化起来。《中庸》所讲,人性的来源,自然的禀赋,这个就是&ldo;性&rdo;。人性呢?但是有一点,在儒家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来是至善的,不坏的;坏是后天搞坏的。从性善派的这个思想来看《中庸》,所谓讲&ldo;天命之谓性&rdo;,这个性是本来干净的、纯洁的、善良的、无私的,总而言之,至真、至善、至美;拿西方的哲学观念,真、善、美的。‐‐&ldo;天命之谓性&rdo;。
&ldo;率性之谓道&rdo;,上次我们讨论过,我们中国话、土话里头&ldo;率性&rdo;两个字用得很&ldo;率性&rdo;了,可以随便乱用。我率性要打你就打你了,我率性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实际上这个率(suo3)字,又念shuai4、又念lv4,各种读音,是所谓的破音字,现在新的名词。在过去的文字的观念,叫做借用、假借。有些地方都可以借用这个字。率(suo3),在古代的解释里是&ldo;直&rdo;,直道而行,很直的,不转弯的,不是老子所讲的&ldo;曲则全&rdo;,不是歪曲。直,也就是直心,直心‐‐没有加坏的观念染污的,纯洁的、天然的,这个就是道。依本性至善,第一念的至善之心,这就是道。这个道,做个比较来说:《中庸》上的道在&ldo;天命之谓性&rdo;的之下,&ldo;道&rdo;变成&ldo;用&rdo;。&ldo;大学之道,在明明德&rdo;,《大学》上的&ldo;道&rdo;,道盖住了&ldo;天&rdo;。两个代号不同。之所以一般研究我们中国文化,为了这个名词代用的范围、定义很难下。同样一本书上,上下两个字不同,观念不同,有时候做名词用,有时候做动词用。那么这些,我们假如青年同学们念书念多了会起怀疑,这个&ldo;道&rdo;是讲什么?这是讲&ldo;用&rdo;。道和天两个都有几个方面的代号,几方面的代表。
他说我们人性天生是至善的,孔子讲的话:&ldo;人之初,性本善&rdo;。这个《中庸》是孔子学说传统下来。&ldo;率性之谓道&rdo;,不加上后天的心思,不加上后天的染污,直道而行,这就合于先天的道。(但是)人往往不可能!人生下来,加上后天社会、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各种的影响,心思龌龊了、脏了,或者歪了,必须要把它纠正过来,所以要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把它改过来,所以&ldo;修道之谓教&rdo;。这个&ldo;教&rdo;不是宗教的教,是教育的教。&ldo;教&rdo;者,在古人解释&ldo;教&rdo;字是效法的&ldo;效&rdo;,&ldo;效&rdo;也是&ldo;学&rdo;的意思,学习的学,跟到来学‐‐教化,所以修道就是教育的目的。所以人同一切众生、一切禽兽、一切生物不一样,因为人有思想、有教育、有文化,可以把坏的一面把它修正、改过来,这是《中庸》这三句话里面的原则。
换句话说,第一句话,&ldo;天命之谓性&rdo;,自然之道,就是见道。&ldo;率性之谓道&rdo;,就是修道。&ldo;修道之谓教&rdo;是行道。见道以后如何去修道,修道以后如何去行道。这个道要注意,不是学佛的那个道,也不是道家修长生不老之道;这个道‐‐天人之际,人同天两个不相隔离的,人同鬼神也不相隔离的;以人为中心、人道为中心,如何去明道而起行的道,这就是&ldo;修道之谓教&rdo;。这三句话下面所有的解释都是在这三句话的原则之下的变化。
&ldo;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rdo;
后面这几句话,是中国文化、东西方的文化‐‐宗教也好、宗教的哲学也好、或者不是宗教哲学、纯粹的哲学也好‐‐一切人文文化的一个万古的名言,不能变。它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ldo;道&rdo;这个东西并没有离开我们哦!每个人生下来本身都有道的,因为&ldo;天命之谓性&rdo;嘛,各个都有道。&ldo;不可须臾离也&rdo;,这个&ldo;须臾&rdo;是中国的形容词,等于佛家后世来说的刹那之间。那么佛学讲刹那,那很严重,人一个弹指包括六十个刹那。中国人讲须臾,有多少个刹那、含有多少个弹指(指头弹动一下)没有规定,反正最快的速度就是须臾,一下子;就是眼睛眨一下也有好多须臾了。所以这个&ldo;道&rdo;啊,他说&ldo;道&rdo;这个东西,他上面讲的好像是做功夫修养,不可以有一刹那离开道的,好像叫我们修道的人要小心,随时要在修道。事实上进一步说,这个&ldo;不可&rdo;啊!事实上教我们认清楚&ldo;见道&rdo;的方面。人,生来各个有道,就是自己忘记了。&ldo;不可须臾离也&rdo;。
&ldo;可离者非道也。&rdo;说‐‐道啊,修它就有、不修就没有,那不叫做道,那是修得来的,没有用。譬如现在我们大家有些人修道、做功夫,或者打坐,打起坐来有道,&ldo;啊!很好,我在学佛!&rdo;放下腿子来,佛也没有了,道也没有了‐‐那叫修腿,不叫做修道,那叫做&ldo;腿也者不可须臾放也,可放者非道也&rdo;,啊!那就不对了。他说道这个东西啊,就在我们这里,随时随地有。&ldo;可离者&rdo;,认为道可以离开,认为我现在为什么要修道?‐‐道掉了,所以去找回来。找得回来一样掉得了啊!那不是真道。
这个道是&ldo;天命之谓性&rdo;,人人生命当中本来有的。&ldo;可离者非道也&rdo;,离得开,做功夫再回来、不做功夫又掉了,你这个不是道哦!要搞清楚,这样不是修道哦!这样是你在做某一种练习而已。真正的道,就同佛家说的一样,一悟千悟、一得永得,不掉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同样的道理。这个道是没有变动过。所以讲,这几句话是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的哲学,是万古的名言。&ldo;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rdo;
但是下面就讲到&ldo;修道之谓教&rdo;。
事实上我们这些人啊,生下来以后把道离开了‐‐不是离开,道没有离开你‐‐蒙蔽住了,自己蒙蔽住了,不晓得自己的本身有那么大的宝贝,道是永远跟着我们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见道啊?是后天的情、识、观念把这个道挡住了。他要我们怎么样修道呢?要&ldo;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rdo;。在行为上讲,在修道上来讲,他说所以啊,我们每一天都在做事,要小心,自己要做个范围‐‐戒,要谨慎。&ldo;其所不睹&rdo;,看不见的地方要小心,为什么呢?就是曾子在《大学》上讲的&ldo;小人闲居为不善&rdo;。一个人平常很道德,很严肃,当你一个人在房间里头,都关起来,都看不见的时候,你什么怪相自己都会做得出来,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这就不是修道人的规范。
修道人&ldo;戒慎乎其所不睹&rdo;,一个人都看不见的时候,乃至鬼都看不见你的地方,等于平常那个在佛堂里、在教堂里、在孔庙里、在父母的前面、在祖宗的前面,完全是一样,这是修道的行为。所以&ldo;戒慎乎其所不睹&rdo;,表面和背后完全一样,那还不算数;看见与看不见的地方一致,这是道德的标准、行为的标准。&ldo;恐惧乎其所不闻&rdo;,恐惧,害怕。你说没有关系,我们骂他两句,不要紧,他听不见;果然别人、第三者是听不见,我们自己(却)违反了自己天性上的道德。即使没有人听见,乃至没有鬼神听见,可是一样要恭敬而严肃,这是行为的标准,也就是一个人有没有教养,教养的标准。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的教育,《大学》、《中庸》、《诗经》朝这一条路上走。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如此,这几十年、七八十年变得很厉害。这是讲形上。
爱的越深,伤的越深,雨过天晴,爱已成陌路...
关于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选取了琼瑶的代表作还珠格格小说系列,分为上中下共六册书。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第一部一册,讲述了紫薇上京认父,结识女飞贼小燕子,并与尔康五阿哥等人的一系列故事。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第二部共三册书,讲述了小燕子紫薇众人在宫中的故事。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全六册)第三部共二册书,讲述了小燕子紫薇的婚后生活。...
十年前,他被迫逃出豪门世家,从此颠沛流离,惶惶如蝼蚁,人尽可欺。直到那一天,他拨通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你若执我之手,我必许你万丈荣光...
小道士法术什么的,一点都不科学,忽悠外行混口饭吃而已。某师父那是你完全学不会法术,给自己找的借口吧?某神仙道长文采无双学贯古今妻妾成群地位尊贵天下天上无人能敌,人神共愤咳咳,错了,是人神共尊!此处省略五千字,八点二十发。某师父呵呵,你给为师扔个掌心雷瞧瞧。小道士掌心雷算个逑,我敢扔节操,就问你怕不怕!...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结婚一年,老公宁可找小三也不愿碰她。理由竟是报复她,谁让她拒绝婚前性行为!盛怒之下,她花五百万找了男公关,一夜缠绵,却怎么也甩不掉了!他日再见,男公关摇身一变成了她的顶头上司一边是拿床照做要挟的总裁上司,一边是满心求复合的难缠前夫,还有每次碰到她一身狼狈的高富帅,究竟谁才是她的此生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