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坚持信念(第2页)

聚会吸引人,主要是两方面:

首先是会议的内容。当年我们在一起,学习《大众哲学》和《新民主主义论》。纪念鲁迅和演鲁迅的《过客》,作家陈翔鹤(华西协中教师)还应邀讲话。讨论时事,大多时候由方家祥主讲。请从解放区来川的杨慧琳同志介绍解放区的情况,跳秧歌舞。大家都有自己最喜爱或印象最深的活动。

形式生动活泼也是吸引大家的因素。那时大家都是十几岁的青年,怕说教、怕枯燥、怕套话。破晓社的多数活动采用文艺形式,读书、唱歌、朗诵、做游戏、旅行等,就是后来周总理提倡的寓教于乐的形式。这些符合青年特点的自我教育的形式,使我们既受了教育,又玩得高高兴兴。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参与了那几年的由地下党领导的各种学生运动。如“一二·一”运动、声援“较场口”事件、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社会是个大课堂,斗争使我们增加智慧和才干。“一二·一”运动后我们曾遭受挫折:在一次全校学生表决中,我们仅有五十二票支持,处于劣势。感谢罗介夫写了一首诗,叫《我们有五十二票》,它鼓舞了我们的士气,让我们不要气馁。可惜,当时我们不懂团结大多数群众,只顾少数人往前冲。我在“抗暴”运动后被校长暗中开除,只有校董加拿大人士云从龙出来为我说话,没有群众起来保护。以后,我和罗介夫、冷离、孙汉甫考上西南学院,离开成都去了重庆。

1948年,破晓社仍很活跃,陈先泽、方家祥、詹大风在四川大学广场和新新新闻大厦,演出了反对法西斯统治为主题的活报剧《八根火柴》。年底,为保存力量迎接新中国成立,根据地下党成都市委书记洪德铭的意见,破晓社停止活动,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学校或单位,去发动和组织群众。尽管我们对破晓社有深厚的感情,但都乐意服从党的决定。这是战略转移。破晓社成员注意联系群众,在自己的学校成立了类似破晓社的社团:华西协中成立了大家读书会,成县女中成立了驰风社,华美女中成立了橄榄社,市女中成立了布谷社,使“破晓”的工作大大地跨进一步。大家在斗争中成长,有不少兄弟姐妹先后被吸收成为地下党员或地下社员。这也是破晓社的一个贡献。

我们正是这样“从梦想走向实践,又在实践中学习”的。

历史的嘲弄

1949年底,大家欢天喜地迎接成都解放。

解放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推翻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赶走了帝国主义,工人农民翻了身。大家有了工作,热忱为人民服务,生活也有了保障,我也是受益者之一。但也有困惑:从《国际歌》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变成《东方红》的“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带着这样的疑问请教领导,被告知“万岁”类似苏联的“乌拉”,只是欢呼之意;或被斥为“缺乏阶级感情”,才提出这个疑问。年轻人有独立见解,爱发表意见,也为领导所不悦。后来终于明白,我们这类人是“未改造好”的“小资产阶级分子”。

不仅如此。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下,政治运动不断。1955年,反对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破晓社有不少成员受波及,严重的还被隔离(即软禁)、被搜查。幸好地下党领导人、原川康特委副书记马识途等同志,为破晓社作出了是“进步组织”的结论,才幸免于难。1957年,破晓社有五六人蒙冤。有的被打成“右派”,有的被打成“反党小集团”,被开除党籍或团籍,受尽折磨。这以后,只有夹着“尾巴”做人,当“驯服工具”,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走错一步路。

“打从‘一二·一’走向自由的日子”,这是我们追求的“自由的日子”吗?

“打从专制的魔窟到民主”,这是我们渴望的“民主”吗?

“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审查破晓社,我交代我们的社歌,说明它的政治目的和成长道路。造反派说:“你们当时就这么‘进步’?少给自己搽脂抹粉了。”

真是“秀才”遇到“兵”(红卫兵),对牛弹琴,欲哭无泪。

在这种年代,破晓社不需要活动,也不可能活动,何况它早已“不存在”。如果我们聚在一起,唱起社歌,而我们追求的自由民主,全是“资产阶级”甚至是“反动”的东西,心里该是什么滋味?我们困惑了,历史竟是这样的嘲弄人。

信念与重聚

粉碎“四人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开始了国家民族真正的转折。

人人看见变化,不需我来举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破晓社的成员重新开始聚会。有的活动还得到四川省和成都市党史研究室的支持。《成都市党史资料通讯》刊登了破晓社的史料。现在,破晓社成员一年全体聚会一次。我们在一起讨论人生中带共性的问题,或追忆青年时期的理想和斗争,或高唱当年的进步歌曲,或探讨老年的健康和生活,以激励大家保持晚节和欢度晚年。大哥余文正年龄最大,早在一九八四年离休;到今年为止,当年破晓社最小的成员也年过古稀。所幸的是经历半个世纪多的考验,破晓社的成员没有一个叛徒,没有一个帮派分子,没有一个贪污腐败。离退休后,各有自己的生活安排。

近十年来,我写了一些我的人生,涉及破晓社的一些人和事。前不久,获全国曹禺评论奖的评论家廖全京写了一篇评论,其中谈到破晓社,我读给大家听听:

在李致的散文里,这种爱往往表现为一种信仰、信念。与他的许多同龄人一样,李致属于有坚定信仰的一代。那一代人的心目中,信仰和信念是源自人类的精神使命的。他们可以为自己的信仰、信念付出血肉之躯,为之耗尽生命。在很多时候,信仰、信念是他们行动的血书。读《再见!三哥》《大姐,我叫了你半个世纪》《十二桥前的思念》《七星岗》等这几篇文章时,我强烈地感到,与其说这几篇文章是写他做地下工作时的斗争经历和战友情谊,不如说是写他们那一群破晓社成员对信仰、信念的执着与热忱。“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这一批从十几岁便追求革命的青年,除一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外,都挺过来了。”一个“挺”字,蕴含着几多起伏曲折,几多艰苦磨难,几多欢乐酸楚。我相信,信念是一种激情,它使人的一生中的所有阶段都能熊熊燃烧,信仰更是一种对人性和人生的态度。坚持信仰,就是坚持一种价值和价值观的持守和履践。这一群年轻人选择了破晓社,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大爱;同时,选择了一种人格自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是一种选择。

作家一般有浪漫主义,他的评价显然高了,但他所谈的坚持信仰信念,对我们则是鼓励和鞭策。

保持“两头真”

没有信仰的民族和人是可悲的。六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们都七老八十,但我们的信仰、信念不会变、不应变。什么是我们的信仰、信念?我既清楚,又不清楚。清楚的是社歌里的自由、民主。这当然不是全部,至少还得有平等、文明、科学、富裕。如何才能实现全部理想,我不完全明白。团结稳定十分重要,发展是硬道理。我们期望,在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时,要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腐败行为,政治改革不要停滞。转型期间,拜金主义四处冲击,信仰理想和道德观念不受重视。这使许多人(我也在内)又一次感到困惑。好在历史总要前进,人类总得进步。现在正自发地出现新的启蒙运动。我们要保重身体,把健康放在首位,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先泽说过,生活交给我们的任务正在转移,转移给年青一代(包括我们的子女和孙辈),将由他们去开始新的“破晓”。我们欢度晚年,但可洁身自律。我们可能不懂子女的专业,但可与他们建立友谊和保持对话,帮助他们做人。人各有志,最要紧的是做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支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改革,支持正在兴起的新启蒙运动。

马识途老人为破晓社的第六十个生日写了祝词。对联是“风雨如晦盼天明,鸡鸣不已迎破晓”。条幅是“只有渡过沉沉黑夜的人,才配享受天将破晓的欢乐”。马老希望我们这批人,能保持“两头真”:前头的“真”,是我们早期的理想和信念;后头的“真”是回到人的本性和天真。中间一段,被泼污水,被搞糊涂了。直到近二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才逐渐清醒。做到后一个“真”,才是保持晚节。

破晓社将有“第七十个生日”,我们期待那时国家民族有更光明的未来。

2005年9月20日

热门小说推荐
你好,神探先生

你好,神探先生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沐琳璃的经典小说你好,神探先生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从一开始的不屑,再到后来的只要你不讨厌看见我就好。究竟墨兰队长做了什么?让安枫大神探变化如此之大?墨兰又究竟是有什么魅力,能让杀手与她做朋友?让那些朋友为她舍弃性命?...

赘婿之男儿本色

赘婿之男儿本色

赘婿之男儿本色乡下来的穷小子为了父亲的救命钱,被迫做上门女婿,在这个小县城,老婆有钱有颜有人追,周浩没钱没权没尊严,活的像一只狗。一次同学聚会,再遇校园初恋,物是人非,风雨社会中,爱情还能再度开花吗?周浩决定,即使是狗,也要做一条狗上狗,一条从垃圾堆里崛起的狗王。可没想到,被周浩抛弃的富豪老婆,竟然开始倒追他...

凤唳九天,女王万万岁

凤唳九天,女王万万岁

新书凤华九霄已发,欢迎阅读收藏~~~本文一对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干净!她还没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当旅游了!但是谁能告诉她,她没招天没惹地,怎么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个人都想要她的命!抱了个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这个屁股后面追着她,非要说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们能不能坐下来歇歇脚?还有...

末世游戏:开局控制所有丧尸

末世游戏:开局控制所有丧尸

校园征文长篇老作者开新  一次莫名其妙的电话,殷宁被强制传送到了一座丧尸围城的世界中。  在这里,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团灭一个十五人的小队!  开启能力后,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行走的污染源,可以随意控制这些丧尸怪物!  至此,一个最神秘的噩梦级最终BOSS出现在了悲鸣岛的杀戮游戏中。  就当众人遭受围攻,坚持不下去想要求助的时候,殷宁突然嘿嘿一笑  不装了,我摊牌了,其实我才是最终BOSS!  简介无力,请移至正文...

现实大富翁

现实大富翁

杨天穿越到了一个与地球十分相似的平行世界。正当杨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茫然时,突然天降大富翁系统!接着,一切都变了。若干年后,某个记者会上。杨总,外界都在传您通过各种途径拥有了很多BAT的股份,但是却没有人知道您手上具体的占股比例,请问您方便透露一下吗?某记者提问。呵呵,具体的不方便透露,不过你只需要知道一点杨天淡淡的笑了笑,片刻后,杨天摊了摊手接着说道BAT都得听我的。...

江湖风情录

江湖风情录

本文江湖风情录,书名不霸气,但内容有观众意想不到的情节。金庸与古龙是武侠小说的前辈,我是怀着仰慕的心情拜读二位前辈的文章而成长的。江湖风情录有模仿二位前辈写作风范的情结存在。江湖风情录已经完稿,约一百万字,读者大可放心不会只看半部书而遗憾。江湖风情录共分三季,其第二季地狱恩仇记已经落笔正在赶稿之中,也是约百万字,等读者看完第一季正好能赶上。此书是比较古典与传统的古代武侠战争为题材的爱情故事。比较适合有还旧情节的读者阅读。主人公吴铭轼出世时是一名伤重而失忆的少年。他从一名籍籍无名的小人物通过闯荡江湖而成长为大英雄的艰难过程。主线是吴铭轼与三名颜值出众,性格各异女性的爱情故事,其副线另有二个三角爱情故事。所有爱情故事皆跌宕起伏,即在情理之中,又不乏意料之外,个中滋味希望读者自己体会。本文适合男性读者,特别是对古代战争的描述以及古代武器阵法的运用描述比较详细。本文比较写实,注重人物的内心描写,根据古代科技成就的计谋运用,有密室杀人案破解有佛家因果循环有弗洛伊德心理学运用有血腥场面有匪夷所思的各种情节,但又情理之中,让读者回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