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入承大统
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冬天,对于清朝来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季节。这一年,年轻的同治皇帝不幸病逝,享年仅十九岁,且未留下子嗣。这使得清王朝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继承危机,因为同治帝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他的去世意味着咸丰一系的血脉中断。
同治帝驾崩的消息传开后,一场关于皇位继承人的讨论迅速展开。慈禧太后,作为同治帝的母亲,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在她主持下,一场紧急会议在养心殿召开,与会者包括了同治帝的几位亲叔叔以及朝廷中的重要大臣们。在这次会议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意见,有的提出应该从远支宗室中选择一位继承人,但是慈禧坚决反对这一提议,认为远支的亲缘关系不足以保证其对皇权的忠诚和支持。
最终,慈禧选择了自己的外甥、醇亲王奕譞的次子载湉作为新的皇位继承人。这一决定不仅是因为血缘上的亲近,更重要的是,慈禧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年幼的皇帝来继续掌控朝政。当时只有四岁的载湉成为了清朝的新君主,即后来的光绪帝。
这一决定对醇亲王奕譞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他在听到消息后悲痛欲绝,甚至当场昏厥。然而,无论是出于对慈禧太后的敬畏还是对现实情况的无奈接受,奕譞最终接受了这一结果。
随着光绪帝的登基,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开始了共同垂帘听政的时代。慈安太后居住在东六宫的钟粹宫,被称为“东太后”,而慈禧则居住在西六宫的长春宫,被称为“西太后”。年轻的光绪帝则住在养心殿,开始了他的统治生涯。
醇王府因载湉的登基而成为了一处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后来被称为南府。而奕譞本人也被赐予了新的王府,位于后海北沿,称为北府。
二、少帝时期
光绪元年至光绪十二年间,是晚清历史上重要的过渡期。这段时间见证了小皇帝载湉的成长,以及一系列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其中包括清军收复新疆、中法战争等。
光绪元年(1875年),年仅四岁(实际年龄不足四岁)的载湉正式登基,由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载湉的即位标志着清朝进入了新的统治阶段,尽管他年纪尚幼,但象征着皇权的延续。这一年,清廷内部经历了人事调整,同时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如英国通过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进一步侵蚀了中国的主权。
随着光绪帝逐渐长大,他的教育问题成为焦点。光绪二年(1876年),载湉开始在毓庆宫接受教育,由翁同龢和夏同善担任老师。载湉勤奋好学,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赞赏。然而,他的成长过程中,亲情与君臣之礼之间的冲突也逐渐显现。
光绪三年至四年(1877-1878年),清廷在左宗棠的领导下成功收复了新疆,这是清朝对外扩张的一次重大胜利,巩固了边疆的安全。左宗棠也因此被封为二等侯,彰显了他在军事上的贡献。
进入光绪五至七年(1879-1881年),国际形势变得更为复杂。日本占领琉球群岛,将其更名为冲绳,并将琉球国王尚泰流放至东京,这是东亚地区权力结构变化的一个标志。同时,清廷与俄国在伊犁问题上的交涉也十分紧张,最终派遣曾纪泽前往俄国重新谈判条约。
到了光绪九年(1883年),法国入侵越南,中法战争爆发。清廷命令李鸿章回到北洋部署海防,加强了对法军的防御。战争期间,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在河内取得了胜利,展示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光绪十年至十一年(1884-1885年),中法战争持续进行,最终以法军的撤退告终。这一时期,慈禧太后对朝廷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如罢免了恭亲王奕欣的职务。此外,新疆被正式建为行省,台湾也升格为行省,显示出清廷对边疆管理的重视。
光绪十二年(1886年),载湉虚岁十六,根据传统观念,他已经具备了处理政务的能力。这一年,清廷设立了总理海军事务衙门,任命醇亲王奕譞负责海军事务
三、亲政波折
光绪帝的亲政之路充满了曲折与挑战。早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在表面上宣布了光绪帝即将亲政的消息,但实际上,她已经在为亲政后的控制权做准备。醇亲王奕譞作为慈禧的心腹,很快领会了太后的意图,并在慈禧发布亲政公告后不久,就提出了所谓的“训政”模式,即所有的决策都需要先得到慈禧太后的指示,然后再由皇帝执行。这种模式实质上与之前的垂帘听政并无太大区别,依然保持了慈禧对朝廷的绝对控制。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帝开始所谓的“亲政”,但实际上,他的一切行动仍旧受到慈禧太后的严密监控。慈禧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对光绪帝的影响,还将自己的侄女叶赫那拉氏嫁给了光绪帝,后者成为皇后,也就是后来的隆裕太后。通过这样的安排,慈禧确保了即使在名义上归政之后,她仍然可以通过家庭纽带来影响甚至是控制皇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了光绪十五年(1889年),慈禧太后终于在形式上完成了归政程序。然而,慈禧并未完全退出政治舞台,而是搬到了颐和园,继续保持着对朝政的影响。为了确保光绪帝不会脱离她的掌控,慈禧在人事任命上依然倾向于那些对她忠诚的大臣,导致光绪帝亲政初期面对的几乎是慈禧听政与训政时期的旧班底。
为了随时掌握光绪帝的情况,慈禧甚至要求将光绪帝的书房移至颐和园附近,并规定光绪帝每天都要到颐和园向她请安汇报工作。这种安排实际上是对光绪帝亲政权的一种限制,使得他在处理政务时不得不考虑慈禧的意见。
尽管如此,随着光绪帝逐渐成熟,他开始尝试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尤其是在涉及国家改革和发展方向的问题上。慈禧虽然试图继续控制光绪帝,但这位年轻的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寻求自主,这种努力与慈禧的保守立场产生了冲突。
四、拒和主战
光绪十六年(1890年),随着驻美公使张荫桓的归来,光绪帝对西方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开始思考如何改变中国的积贫积弱状况,特别是读了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之后,萌发了改革的念头。与此同时,光绪帝对日本明治维新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索取了驻日公使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试图从中汲取改革的经验。
然而,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光绪二十年(1894年),随着甲午战争的爆发,中日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增兵朝鲜,并蓄意挑起中日战争。面对日本的挑衅,光绪帝及支持他的帝党成员从中华民族利益出发,认识到了战争的严重性,积极筹备抗战,并多次下诏令李鸿章等大臣做好战斗准备,反对李鸿章请求列强调停的做法。
同年六月,光绪帝下令翁同龢和礼部尚书李鸿藻参与军机处事宜,共同商讨对策。会上,翁、李二人提出了备战御敌的建议,并得到了认可。然而,日本方面早已做好了战争准备,并在六月二十三日突然袭击了“高升”号轮船,引发了丰岛海战,面对日本的侵略行为,朝野上下呼吁抗击的声音越来越高涨,光绪帝也决定对日宣战。
然而,尽管光绪帝多次下令加强军事部署,但由于种种原因,前线作战并不顺利。中国军队在牙山、平壤等地接连失利,尤其是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使得清廷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清廷最终接受了战败的事实。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在日本与日方草签了《马关条约》。由于条约内容苛刻,光绪帝表示无法接受,但最终在慈禧太后的压力下,被迫签字批准了条约。条约的签署不仅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损失。
条约签订后不久,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们,发起了着名的“公车上书”,呼吁拒和、迁都、变法。这份上书最终送到了光绪帝手中,引起了他对变法自强的强烈共鸣。光绪帝命令将上书内容抄录副本,并分发给有关人员和部门讨论,这表明他有意推动改革,以求雪耻自强。
然而,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尽管光绪帝支持变法,但在保守势力的强大阻挠下,真正的改革并未能够全面展开。尽管如此,“公车上书”和随后成立的“强学会”依然为中国未来的改革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五、求变图强
叮!恭喜宿主获得极品异能吞噬,开启无限变强之路。高中生楚为无意间获得了一个名叫上帝的系统宝贝,从此之后他的人生走向了巅峰最强者。叮!宿主异能进化,吞噬变为黑洞,黑洞降临,万物毁灭。叮!宿主异能觉醒,开启第三模式。叮!宿主获得血脉变异战龙血,化身为龙。叮!宿主获得力量属性,力量加100。叮!叮!叮!系统准备升级,升级后将开启新的变强功能!从此楚为几乎每天都在变强。从此不管你什么天才恶少,什么社会大佬...
我从未想过我会婚内出轨,然而这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我并不是水性杨花的女人,两年前嫁给刘泽凡时,我们许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这个承诺,随着他的出轨变成了笑话。...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祸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从此人生路上一片青云!我行我潇洒,彰显我性格!别骂小爷拽,媳妇多了用车载!妹纸一声好欧巴,转手就是摸摸大!不要嘛!...
一纸协议,沈乔成了某人的陪睡。跟对方在一起的日子很开心,但她从未有任何幻想,只想借此实现自己的梦想。可不曾想她从签订协议的那一刻就踏入了某人的陷阱。而今步步深入,早已无法逃脱。蒋昊签了这份协议。沈乔好。蒋昊拿了这张卡。沈乔好。蒋昊结婚证。沈乔好?...
作者岁月忽已暮的经典小说祸世医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她本是惊才绝艳的尚书嫡女,一朝错爱,误信他人,杀害了真心为她的枕边人,更是被错爱之人虐杀身亡,含恨而终。再睁眼,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丞相府不受宠的庶出三小姐,府内人人欺压,事事不顺。她惩恶仆,斗主母,拾毒术,灭渣男!步步为营中她追寻往日谜团,却发现迷雾之下暗潮汹涌,待她揭开迷雾下的帷幕,等待她的究竟是什么?...
少年宁轩,一个卑微的奴隶无意中踏上一条残酷的血腥之路,生死之间,尔虞我诈,人道仙道,争端不休,且看宁轩一路高歌猛进,在蓝色的火,白色的光中,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以最强之名,轰出一条血路!ps新书买断,完本保障,放心收藏,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更新换收藏,在没有推荐的情况下,每天收藏增长60,加更一章,没有上限。)公布一个群号10813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