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重组之后,各公司在架构上的风险得以分散,平滑盈利的效果明显。长实减少了持有的“长江基建”的股份,业绩大起大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长实、和黄对于“香港电灯”持有的股份并不出现明显的减少;长江基建控股港灯。重组后,“长江基建”和“香港电灯”的新组合,优势就在于二者业务性质相关较低,相互牵制的可能性很低,能够分散风险,降低盈利波动幅度,防止市场大起大落造成的影响。同时长江基建本身的回报期长、盈利波动大的特点,则与港灯稳定经济收益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长江基建”在1997年收购“香港电灯”后,经济盈利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仅1997年就比上年度增加16.35亿港元,此后每年都稳步增长。截止到2001年底,“长江基建”最大的收入来源仍然是“香港电灯”。2002年上半年,“长江基建”52%的收入仍然是来自“香港电灯”。
李嘉诚抓住最佳切入点,把核心业务相关性不强的企业重组在一起,这是他应对风险的重要管理策略之一。不仅注重业务的低相关,还要从地域的分散分布来降低风险。重组后的优势非常明显,不同的业务回报期在投资量、回报周期、盈利的波动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重组后,不同业务的风险较为分散。
其次,就是注重整合差异化较大的全球市场。李嘉诚善于未雨绸缪、深思远虑,从长和系进军海外以来,业务范围已经从香港延伸到中国内地、亚太其他地区、欧洲以及北美等地,几乎遍布全球各地,业务范围也得到极大拓展,目前已囊括能源、地产、电讯、零售和货柜码头等领域。将业务拓展至全球的优势就在于,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可能是同步的,对产品的需求层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全球化市场能够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一旦遇到某一地区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就可以转移到其他地区,以保证整体的市场不受影响。
和黄一直是李嘉诚全球多元化经营的经典范本。
和记黄埔成立于1977年,最初的运作是从该公司的旗舰公司“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开始的。因此,和黄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从事货柜码头的业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货柜码头业务开始向海外进军,开启了全球化经营的新思路。全球化拓展的第一步便是在1991年收购英国的港口菲力斯杜港。此后,和黄开始在中国内地、东南亚,以及中东、非洲、欧洲和美洲的15个国家与地区大举收购港口。收购的策略之一就是注重其货柜码头业务在全球的地理位置。正是由于港口业务分布较为广泛,因此各港口在同一时期面临的经济形势等外在环境不尽相同,便于盈利好的港口能够支持盈利状况不良的港口,而整个和黄的货柜码头业务的盈利基本不受或受很小的不利影响。和黄的财务数据也显示,“和黄”货柜码头业务1995~2001年间的盈利是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
和黄的电讯业务也同样在沿用全球多元化的策略经营。当前,和黄的电讯业务遍布香港、东南亚、中东、澳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地方均拥有并经营电讯、互联网基建,提供的服务范围也是多元化的,诸如移动电话(话音及数据)、传呼服务、集群通讯服务、固网服务、互联网服务、光纤宽频网络及电台广播服务等。
和黄电讯业务全球化的优势植根于电讯业务自身的发展特点。众所周知,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只有不断创新,经常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些市场进行试运行。全球化的业务开展就可以有很大的市场选择空间。试验成功后,可以进行全球范围的推广。一旦实验不成功,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局限在试验市场中,这样就可以降低风险。
研发出来的新产品的竞争异常激烈,经常出现斥巨资研发的新技术尚未收回成本,就很快被更先进的技术淘汰,这就给开发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和黄把市场遍布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不可能处于同步阶段,即使一些新产品在发达国家被淘汰,但是在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市场的销量还是很好。
利用这种区域差异,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调整业务,而整体的盈利还能够保持可观的状态。可观的盈利还能够保持美洲、欧洲以及“和黄”的移动电话业务在不同地区的销售的成功。
当和黄的第二代移动电话技术GSM在香港、澳大利亚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销量5年来呈持续下滑趋势的时候,与之成对比的是,同样产品在印度、以色列的市场上却深受欢迎,销量猛增。不同地区对产品的需求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能够消化、吸收不同水平的技术产品。
不同的市场在经济周期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市场发展阶段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全球化业务开展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地域的差异来增加其投资的灵活性并降低所承受的风险,确保整体回报的状况良好。
李嘉诚的警告:绝不借钱投资
李嘉诚应对危机的大手笔固然令人感慨万千,但是也无一例外是经过缜密的分析、准确的判断作出的决策。他也表现出了保守、谨慎的一面。
李嘉诚作为华人首富,在香港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他发表的观点总能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凡是李嘉诚出席的公开场合,他往往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记者总是抛出一些关于经济发展走向预测的问题,希望李嘉诚能够透漏出一些李氏投资秘诀来。而李嘉诚每次都是神采奕奕地出现,给人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其回答问题的方式充满了睿智和幽默,也深受媒体的欢迎。
尤其是2007年起,李嘉诚出现的每次重大媒体发布会,他几乎都会呼吁投资者要谨慎投资,量力而行。2007年上半年,内地的炒股非常热,人们纷纷加入了炒股的行列。李嘉诚对此也给出善意的忠告。李嘉诚在5月间就曾经表示,内地股市已经出现泡沫,呼吁股民炒股要谨慎,一定要量力而行。到8月份,他再次忠告股民,即使目前内地、港股都在高位的态势,但是一定要谨慎,无论是长线投资,还是短线投机都要小心,警惕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之后的2008年3月27日,李嘉诚认为香港股市仍处于调整期,尚未达到合理的水平,提醒内地投资者要量力而行。当时,内地的股市大跌,由于受到内地救市传言的影响,2008年8月20日香港及内地股市攀升,此时李嘉诚再三提醒股民投资谨慎应对。
在2009年8月期间,李嘉诚在长和系2009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被问到对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看法时,认为全球经济最坏时间已过,但是也不能就此认为经济已转好,不可能很快出现V形反弹。而对“年底经济会转好”的说法并不认同,认为经济的复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李嘉诚对香港经济的发展前景很看好。同时也认为,中国内地经济长远增长前景及多项特别优惠政策能够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很大支持,其中也包括个人旅游刺激香港本地消费及中央政府对香港金融体系的支持。
在面对经济形势的好转,港股已冲上20000点的情况下,一向投资保守的李嘉诚再度告诫散户投资者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着“千万不要借钱买股票”的底线。他解释说,如果大家仅仅依靠炒股就能维持生活的话,就没有必要辛苦工作了。但是,他也表明要视情况而定,表示:“我不会说现在肯定不买入股票,但如某股票的市盈率高,回报低,我一定不买。但长江、和黄我很有可能会买,多年来我只买不卖,那是值得的投资。”
从李嘉诚的言谈中,大家也能体察到李氏的投资策略,对于香港政府发行的官债回报不理想,一般不愿购买。他最看重的就是股票的市盈率,他旗下的基金会往往也是量力而行,认购市盈率低及息率高、赚钱能力较强的股票。
李嘉诚曾经有段话非常形象地阐释了自己不主张借钱炒股的理念:“这么多年来,1950年到今天,个人(资产)来讲,从来没有一年比去年少。要做到这样,第一原则就是不要有负债。我在1956、1957年以后,个人没有欠过一个债,我的负债是这个(边桌上有两只金属制大、小北极熊雕像,指着小北极熊说),我的现金是这样大(指着大北极熊)。”所以,李嘉诚一直致力于保持稳健的财政状况,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充足的实力,一旦遭遇经济危机,也能防范财政风险。可见,李嘉诚忠告股民谨慎投资,不要借钱炒股的警示良言也是他本人多年来一直奉行的信条。
李嘉诚启示录
李嘉诚如是说
我奉行的原则是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可以起到平衡作用。
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我深刻感受到: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之泉。
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问我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超人链接:郎咸平揭示李嘉诚“过冬”三大法宝
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后,香港经济也走入一个严峻的寒冬,大部分投资者的腰包都缩水过半,就连华人首富李嘉诚控股的公司股票,市值也大幅缩水上千亿港元。但即便如此,李嘉诚依然表示,他对旗下公司的业务充满信心。那么,李嘉诚的信心究竟源于哪里?面对金融危机,他的“过冬策略”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他这个处理方法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家学习。第一个,他立刻停止了和记黄埔的所有投资,不投资。而且负债比例极低,只有20%,更重要是什么呢?他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现金。我算了一下大概有220亿美元的现金,那么这220亿美元当中,70%左右是以现金形式所保有,另外30%是以国债方式所保有,所以非常具有流动性。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准备应付大萧条。这是他目前的企业战略。
李嘉诚对现金流高度在意,负有盛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但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面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李嘉诚又一次遵循了“现金为王”的投资理念。从去年开始,李嘉诚大手笔减持手中的中资股,回笼资金至少上百亿港元;2008年初,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多次抛售手中的物业与楼盘;在2008年11月,李嘉诚在北京投资的第一个别墅项目“誉天下”,也实行“一口价”,以最低5.7折甩卖。这几次腰斩似的甩卖,正是李嘉诚一贯坚持“谨慎”投资、现金为王的理念在起作用。那么除了重视现金,李嘉诚还有哪些独特的投资手法呢?
我们还看到现在李嘉诚的和记黄埔的核心业务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港口,再有一个是地产和酒店,还有零售能源和电讯。李嘉诚这个投资,我以前做过比较深入的调研,他这个投资很有意思的,这么多业务,他不是简单多元化投资。我们内地也有很多企业在做多元化,结果呢,全盘失败。那么为什么很多内地企业家做多元化投资不行,而他可以呢?因为他投资的几个行业之间,都有很强的互补性。
什么叫互补?就是两个行业,我好你坏,你好我坏,刚好可以抵消掉。比如两个行业来讲的话,其中一个行业,它利润这么走势,有起伏,那第二个行业一定要跟第一个行业的利润走势有互补的现象。
也就是说,当第一个行业好的时候,第二个行业最好是坏的。当第一个行业坏的时候,第二个行业最好是好的。然后好坏可以相互抵消,而使得最终现金流达到稳定,这是他的最高战略指导方针。而我们内地很多企业家就不是这个水平,他们没有做互补,他们很多都是兴致所致投资的。要好一起好,要坏一起坏,一碰到坏的时候一起倒闭。我拿李嘉诚的数据做了一个分析,我发现他透过这种行业之间的互补,风险缩小了10倍。
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嘉诚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这一细节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李嘉诚是一个时刻注意风险的人。
李嘉诚说:现金流和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他一贯最注重的环节,而控制负债也是李嘉诚的公司在这一次危机中能够规避风险、继续稳定经营的关键。
我就以香港四大天王(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炳湘)为例,香港四大天王都是做地产的,这些人和我们内地的企业家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就是内地企业家没有经历过大萧条,而他们都经历过。我们的企业家只有个人辛苦的奋斗历程,缺乏大萧条的洗礼,因此非常的激进,非常的浮躁。我就以一个简单的数据——上市公司资本负债比例为例(负债除以资本)做个说明,大家就明白了。我们上市公司的资本负债比例平均在100%到300%之间,很高的。你看这些经历过大萧条的四大天王,他们的资本负债比例是多少?20%而已。而且你看香港这些四大天王的体积都很大,很多都是我们上市公司上百倍。而且香港的法制化建设也比较完善,信用体系比较健全。你看,个子又那么大,法制也好,信用体系也好,负债比例却这么低。我知道李嘉诚的和记黄埔,这个企业的负债率只有15%,可以说低中更低了。
所以,第一,大量的现金储存;第二,低资本负债比例;第三,互补的行业选择。这就是曾经经历过大萧条的人,他们的心态,他们非常的保守。所以我认为在他们心目当中,一个卓越的企业家,不是说你是不是首富,不是说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是一个最好的风险管理者。只有最好的风险管理者才能够让你永续长存。
白胡子老头,你把吃道吹的天花乱坠,我们该如何成道?佛说杀一人者一地菩萨,杀十人者二地菩萨停!我们是吃道!吃一人得小道,吃百人得中道,吃万人得大道哇吐!师兄!吐完了没有,吐完了过来帮我鉴定下这个美女!吃道鉴定术!柳青,人类,中阶食材,匹配食谱有几率可以获得特殊体质‘流云水体’!死色狼!吃老娘一剑!师弟,快帮为兄拦住她!...
孤傲的他,是别人眼中的冷酷王子其来的变故却让他失去了所有!含冤入狱,在监狱中,懂得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一切,都得靠自己的拳头去抢!为了变强,一统监狱,为了复仇,踏上黑道!本站为书迷更新囚徒最新章节,查看拜月楼主所撰都市言情囚徒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新书高手之后勤兵新书高手之后勤兵俺是杀猪的,可公主看上了俺,俺没想过当状元的,可皇帝硬让俺当了状元,俺是新一代的杀猪人,有武力,有文化,还有一点点杀人当杀猪的嚣张。...
八年前,赵辰被亲戚卖到非洲黑窑,一手建立全球最大的雇佣兵和情报组织‘阎王殿’。八年后,他重归故里。刚出机场,就被已经成为女总裁的高中校花拉到了民政局领证,还要成为她的贴身保镖,这是要闹哪样?...
晚上见,就是晚上才给你见!从来没见她这么该死地说话算话过!等了十三年,现在要晚上才给见?大法官说我不干!他不单只要晚上见,他还要白天见!每分每秒,随时随地,想见就见!呀?还带跑的?十三年前能给她跑了,现在大法官一手遮天,她就是长了翅膀要飞,他也保证窗户都不给她开一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林无双当了一世女魔头,临死的时候被绑定了傻逼系统,送到了麻瓜世界。满级高手虐杀新手村?没那么简单!傻逼系统原理保护地球,维护世界和平!纳尼?林无双成了一朵举世白莲花,人见人爱,车见车爆胎!林无双我明明是走暴力路线的好不好?全球粉丝不,女神,你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花朵!顶级豪门东家我愿永远跟随无双,持续发展社会公益!天才少年无双是我见过最勇敢的女孩,我愿永世呵护你。系统呵呵,呵护你的男人,都变成你哥哥。林无双系统你给我出来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