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着急建立功勋的裴行方和刘黑闼全都苦起了脸,陈丧良看出他们不愿,便笑道:“我把行方和贺延玉留给你,延玉麾下的齐郡精锐很能打,你也可以放心。刘黑闼将军擅长侦察敌情,这次西征不能少了他。”
刘长恭要留下得力文武帮忙只是为了可以放心喝酒,知道贺延玉麾下的兵马能打自然也不拒绝,一口答应,裴行方虽然不乐意,可又知道陈丧良这么做是为了在永丰仓和潼关留下一个绝对可靠的自己人,也只能是老实答应。于是陈丧良很快敲定兵力布置,决定由刘长恭率领一万五千军队留驻潼关和永丰仓,李靖率领一万军队北上收拾叛军偏师,此外陈丧良又把张季坷、牛进达和刘十善三将安排给了李靖,并将报的于乐团队划拨给李靖指挥,让表叔在战场上有精兵于将可用。
接下来当然是出征时间的安排了,结果让众人都觉得有些奇怪的是,陈丧良竟然要求李靖今天准备,明天渡河北上,隋军主力则在后天就出兵西进大兴。对此,隋军众将都有些担心,纷纷提醒道:“留守,是否太过匆忙了?我们在六天时间里与叛贼进行了两场大战,小战数次,军队有些疲惫,是否多休整两天再西进?”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陈丧良掉了一句书袋,道:“不能给叛贼喘气的机会,我们是有些累,但叛贼更累,从太原一路打进大兴,叛贼军队就没有怎么好生休整过,比我们更累更需要休息,如果时间拖延久了,给了叛贼主力休整休息的机会,也给了叛贼军队修缮城防的机会,那这场战只会更难打。”
“可是时间拖延久了,叛贼的粮草就会告急啊?”马三宝等隋军将领提醒道。
“我军细作探报,九月二十七那天,李渊老贼借口战事需要,突然同时在大兴、长安故城和阿城停止了开仓放粮。”陈丧良不动声色的说道:“老贼未雨绸缪,已经做好了防范断粮的准备,再加上大兴宫城的存粮,叛贼的粮草就算撑不到来年夏粮收获,撑过今年应该问题不大。我们的后方又还有诸路乱贼虎视耽耽,时间拖延久了,我们一旦后方告急,李渊老贼的机会也就来了。”
马三宝等将这才明白原因,不再反对,陈丧良则一拍桌子说道:“就这么定了,主力后天出,乘着冬天才刚开始,十天之内打到大兴城下,半个月内,消灭叛贼主力”
“半个月内消灭叛贼主力?”隋军众文武面面相觑,包括李靖都有些狐疑,搞不懂这是侄子的信心,还是侄子的狂妄。
再怎么疑虑也没用,陈丧良是全军主帅,颁布的命令隋军众将只能依从,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后,次日清晨,李靖率领偏师先行出,渡渭水北上蒲津关,去找李渊舅子窦琮的麻烦。陈丧良又在之前去令屈突通,以关中讨捕大使的名誉命令他配合李靖行动,渡河进攻叛军偏师,打跑窦琮与李靖会师,然后联手西进与东都隋军主力会师。
陈丧良这一手恰好打在了叛军偏师最难受的节奏上,前文说过,李渊为了组建大兴外围屏障也为了不再让偏师白白损失,已经在十月初二这天命令窦琮放弃蒲津关撤回新丰,命令经过快马传递后,正好又在十月初三这天送抵蒲津关,再同时探到隋军偏师渡河北上的消息,窦琮和败逃在此李建成顿时陷入了两难境地。
如果陈丧良是亲自率领主力北上来打蒲津关,窦琮和李建成都还没有这么为难——反正到了新丰也是为了替主力争取时间,窦琮和李建成拼着再冒一次险,率军死守蒲津关或者旁边的冯翊城,只要能够牵制住隋军主力一段时间,那怕损失大点也值得。可是陈丧良却偏偏只派来一万偏师,窦琮和李建成不管是迎战还是坚守都会浪费时间,很可能错失提前撤回新丰的宝贵机会,让隋军主力抢了先。而如果依令弃关回撤的话,隋军偏师一旦咬住了他们的尾巴,他们不仅撤退度快不起来,还很可能在撤退中付出惨重代价。
李渊的命令不能违背,同时屈突通也在黄河对岸蠢蠢欲动,稍有不慎就可能变成一支孤师,被迫无奈之下,窦琮和李建成经过匆匆商议,只能决定依令弃关撤退,同时决定在夜间弃关撤退,还制造匆忙撤退假象,乘机在路上布置埋伏,引诱李靖来追,然后起伏兵重创隋军偏师,于掉这个烦人尾巴。
窦琮和李建成很快就现他们太低估李靖了——事实上除了陈丧良之外,天下人全都低估了李靖。当天夜里,收到叛军弃关撤退的消息后,尽管隋军斥候明白报告叛军的火把凌乱,撤退得十分匆忙,李靖却只是笑着拒绝了一切追击建议,命令全军安心休息,一切等到天亮之后再说。同时李靖还派人告知屈突通,说叛军深夜撤退须防埋伏,建议屈突通不必急于渡河追击,等天亮再渡河不迟。
窦琮和李建成的埋伏帮助李靖建立了威信,也让越老越软弱胆小的屈突通又灰头土脸了一次,隋军偏师将士满腹不满的休息过夜,已经在此前战事丢够了脸的屈突通却不肯错过这个挽回颜面的机会,不听李靖的建议,派遣部将王行本率军三千渡河追击,结果王行本被叛军伏兵杀败后,隋军偏师对李靖的怨言顿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老屈突也因此忍不住又一次捶胸顿足一番。
次日天亮之后,李靖终于率军起追击,还正午都没到就已经追上了在夜里行军度不快的叛军偏师,窦琮率领生力军回头列阵,叫嚣搦战,想引诱李靖决战,在方面比侄子还不要脸的李靖却掉头就走,根本不搭窦琮的茬。而当窦琮骂骂咧咧的率军继续西进后,李靖却又象一条癞皮狗一样的跟了上来,遥遥跟在叛军偏师后方,窦琮又回身迎战,李靖又掉头就跑。
如果认为李靖这么做只是为了替陈丧良拖延时间,那就大错特错了,当天傍晚,当叛军偏师撤退到冯翊城旁的泾水岸边时,李靖突然逼到近处,命令军队筑垒立栅,坚壁自保,与叛军偏师在相距仅有五里的位置对峙。与此同时,屈突通也亲自带着河东隋军追了上来,不过仔细一看战场情况后,屈突通不仅没有迫不及待的下令起进攻,还向李靖拱起手,钦佩道:“药师高明,老夫服了。”
滔滔泾水,河上虽有渡船,也有木桥浮桥,可是数量达到四万余人的叛军偏师却无论如何都别想一下子都渡过去,就算动作也快花上小半夜时间,谁都想先渡河,也谁不愿最后一个渡河,渡河到了一半时隋军如果起进攻,已经过河的叛军士兵无法回头救援,留下殿后的叛军士兵也无法一下子全部过河,只能是任由倾巢出击的隋军将士肆意屠杀。叛军上下在河边面面相觑,隋军将士则躲在远处休息狞笑,等待可遇而不可求的上好战机出现。
在河边大眼对小眼的愁苦了许久,李建成和窦琮谁都无法解决这个无解的兵家难题,只能是一起大骂,“真不愧是丧尽天良的陈丧良亲戚,果然一样的丧尽天良”
同一天上午,陈丧良也亲自率领着隋军主力向西开拔,虽然包括新收编的降军在内,隋军主力的兵力才刚过五万人,但是无论是从装备上,还是从军容军阵上,隋军主力的气势都明显过叛军主力一截,白袍飘飘的报国军担任开路先锋,马蹄铮铮旗飘展,包括新编降军在内的隋军将士整齐高唱《精忠报国》,军歌嘹亮,远传四方。对这支军队抱着不小敌意的关中百姓也很快现,这支军队的军纪竟然比李渊叛军还要严格,不仅从不取食路边瓜果蔬菜,偶尔伤及田中作物,还有专人找到田地主人按价赔偿。
陈丧良此前布的讨贼檄文也在这一天开始挥作用,尽管没有派人到城下招降,当隋军主力才刚刚抵达华阴城下时,华阴四门就已经自行打开,县丞王永年手捧叛军颁的官印及户籍名册,率领手捧一堆人头的县中守军和三班衙役出城跪地投降,还刚见到陈丧良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喊…………
“陈留守,陈大使,你总算是来了啊,下官拜读了你的讨贼榜文之后,奉命伪装李渊逆贼,伺机立功反正,等你可是等太久了啊李孝常那个逆贼听闻你的大军到来,又听说叛贼军队望风而逃没敢来华阴,早上就已经扔下县城跟着叛贼残部跑了,下官杀了他的全家,也杀了他的几个帮凶走狗和几个不肯反正的从逆恶徒,特将他们的级呈上,请大使过目”
“什么?大使你让下官就地接任华阴县令,把李孝常的全部家产田地赏给下官?还给下官赏钱百贯,白银十两?陈大使,下官从今往后跟定你了你随便说一句话,那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下官也在所不辞”
一觉醒来穿到八十年代里又胖又自卑懦弱的炮灰女配身上,还被迫接大女主姐姐的娃娃亲跟瘸子谈恋爱!这剧情太悲催,她不干了!掀翻娃娃亲,脚踹渣男绿茶婊,极品都给我滚一边去!靠山吃山,采草药,育野禽,发家致富赚大钱!大哥彪,二哥冷,三哥看着就不聪明。没关系,妹妹我带你们飞起家里有三个哥哥不愁没靠山,不知何时却又多了一张不属于她家的面孔,勤快地为她家忙来忙去,刷脸刷脸疯狂刷脸!林巧陷入人间迷惑。这日子过好了,那个娃娃亲男人的腿怎么也跟着不瘸了?不是退亲了吗?怎么还天天来她家溜达?...
作者棠鸿羽的经典小说一世剑仙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世剑仙秋杀的季节,少年背着剑走出树宁镇,看到的是强大的修行者层出不穷。修行路漫漫,我本浮世游子,起于微末当一世人,必登临绝顶,成就剑仙!...
森腾集团的太子爷,突然和她闪婚了?婚后还对她各种宠?痴心三年,她曾为了一个男人,从第一童星放弃了演艺生涯,从名门千金沦落到私奔女,到头来,却只得了一个惨遭劈腿被骗公司股权的下场。...
穿越到了二战德国,却只是个小小的伞兵中尉,没背景没靠山,难道要随历史大流在不列颠吃鳖去克里特挨揍到俄国挨冻蹲诺曼底挨炸?不,壮志雄心今犹在,何惧身后留骂名。从军事菜鸟到战争大虾,罗根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蜕变。震惊世界的敦刻尔克之变,举世瞩目的英伦大战,呼啸苏俄的巴巴罗萨,下一个目标?罗根曰英美俄算什么,老子要用麾下的强兵,打造一个大大的帝国!...
五岁,一场车祸,聂相思失去了双亲。要不要跟我走?警察局,男人身形秀颀,背光而立,声线玄寒。聂相思没有犹豫,握住男人微凉的手指。--十八岁以前,聂相思是战廷深的宝,在战家横行霸道,耀武扬威。十八岁生日,聂相思鼓起勇气将心仪的男生带到战廷深面前,羞涩的介绍,三叔,他是陆兆年,我男朋友。战廷深对聂相思笑,那笑却不达眼底。...
农门娇娘捡个王爷当相公身为医生职责就是为了救人,却来到这个勾心斗角的时代,爹不疼娘不在。可偏偏有些不长眼的总是没事找事,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得她了。家母算计那就砍,嫡女陷害那就杀,就连一个老嬷嬷也敢动手,岂能留之。原以为做做生意,种种田地,了却余生也就罢了,可偏偏总有一个美男子在眼前晃悠。看在帅气多金的份上,勉强就收了他吧。可是这个将军,还有那个太子,都天天对着她,这…又是怎么回事?婉儿,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