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历朝奏本,皇帝实录、圣训、诏旨都存放在南池子大街南口的皇史?,如需调用,查阅的,需要事先请旨,到军机处领来牌票,然后才能到皇史?中的配殿,找寻相应的资料。
肃顺带着户部随员,园子到了紫禁城的南角,进到皇史?,找来值日的司官,出示牌票,司官姓周,知道肃顺是皇上面前最得宠信的大臣,又有公事执礼甚恭,“大人,不知道要找那一年的卷宗?小的给您去找?”
“乾隆四十三年,八月,来自甘肃布政使董浩董大人的奏折。你去给我找找看?”
“是,是,是。请大人到签押房中稍候片刻,小的马上就去找。来人,还不给大人奉茶?”
肃顺在签押房中喝茶坐等,周主事带人进到偏殿之中,这里到处都是整面墙高的硕大书柜,每一扇书柜上,都写明了分类、年份、日期。
翻找了片刻,终于找到了所要的奏折――当然是抄本――《为省内税课不足,奏请开办捐纳,奏请皇帝事折》。取出来交给肃顺,他先展开来看了几眼,页面已经发黄,字迹却清晰如昨,“……查甘肃税课,除牙贴等项外,有商畜二税,内有过税、坐税之分,过税乃系贩往外地货物应纳过路之税,坐税系置买别地货物到店发卖――亦即为落地税。……”
太多的内容来不及细看,肃顺把奏本交给随从,站了起来,看着周主事为了翻找奏本弄得满头满脸的灰土,倒像个煤店的活计的可笑样子,心中一动:“周大人,此番多多费心了。”他很客气的说:“老兄在这里几年了?”
“五年半。”
“那,历俸也该满了吧?”
“是。”周主事答说:“一时没有缺可以升转。”
“外官呢?”
“这,……”周主事似乎有点不知所答之势,但突然很快的说,“这还要请大人栽培。”
“好说,好说。”肃顺展颜一笑,“老兄缺份苦楚,皇上早有所知,等过上一段吧,功德圆满了我替老哥想想法子。”
周主事自然是喜笑颜开,口中答谢不绝。
肃顺在皇史?盘桓了一会儿,起身回府,把奏本交给龙汝霖和黄锡观看,这份折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将甘肃省内每年税课不足的情况向皇帝做常规的奏报,请求皇帝下旨意,加征商税,以充军用;一方面是奏请开捐纳,所充款项,用于甘陕回乱战事。
乾隆四十年以后,皇帝的性情变得骄奢阴逸,百姓长居水火之中,各地民变不止,以福康安为首的一干大臣像是救火队员,忙得不可开交,偏偏数次南巡,银子花得如泥沙一般,府库根本支撑不起浩大的战事,因为这样的缘故,董浩上了折子,请旨朝廷开捐纳之门,以填充国家之需。
折子中的内容从顺治六年,户部为弥补岁费计,遂奏请开监生吏典承差等援纳开始,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罗列大观。董浩在折子中说:‘捐纳、捐输之法,本为以官爵封典为赏,以向小民、官吏吸收钱粟,以供岁用,此本汉代纳粟拜爵之遗制,非我朝独有。’
‘圣朝开国之初,为网罗民心计概废明季之三饷,并蠲免各地钱粮甚多,然其时正当草创,百事待兴,焉可令国家岁入常有入不敷出之窘?是故,世祖章皇帝……给内外僧道度牒,并准徒杖等罪折赎。怠之康熙十二年后,三藩之乱兴,为用兵筹饷,乃又开捐纳实官之例,至今已有百年矣。’
在此次就捐纳之事奏请皇帝,并请旨在甘省试行的折子中,董浩说,“臣午夜思维,唯有各省报捐监生一项,若稍稍通融办理,尚可计日得有一百数十万两,以济目前需要,臣差常例,外省报捐监生,系有藩司上兑,先给印收,会咨户部、国子监填照,发至本省换给,辗转之下,每至经年。是以各省捐生,每有托亲友在京报捐者,皆为得照迅速。”
董浩提出一个办法,就是请饬户部、国子监,先以‘空白部照交发各省藩司,俾捐生可以随捐随领部照,’这样一来的话,则各省皆可以‘酌为就近办理,以为集腋成裘之计’。
以国家用度之紧张,战事之频密,董浩这样的一片折子本来可以大获帝心,从而推行各省就近办理捐纳之事的,事情坏在他在折子中提请的增加商税一节。
有清一朝,商税极低这就导致朝廷的财政税收有一个极大的缺失:没有扩张性。不能骤然用之增加临时收入,因而补救的办法只有两条:平时多多储存岁余,或者临时增加推广捐纳。
苟使一旦所遇的财政困难超出上述两种方法所能补救的范围外,却又没有人能够想得到解决途径
在董浩的折子中,他提出一个见解,认为历朝历代,于商人的税率太低,而且‘征商一词,含义甚狭’,仅指关市之征而言,他种如盐、铁、茶课还不列于征商制下,所以就出现了河工、盐商‘富可敌国’,而朝廷‘用度吃紧’的怪异景象。
董浩认为,‘中华征商制度,起源甚早,周礼有厘布、?布之征,汉唐以后,也各有征商之法,虽有简繁之别,但无一朝不征收之,我朝入住中原,大行善政,除圣祖仁皇帝行永不加赋上谕以来,对于一切课税,皆务从轻。可谓于民恩泽厚矣。’
‘我皇上御宇四十年来,皇舆境内,征收商人贸易之税不足30万两,与宋代天禧末年,征商岁入800万贯相较,可说是极少。况此数为法定税额,能否收致辞数,仍在未定之天。’
有鉴于此,董浩认为,应该征收商税,以裕国课。而且,现今所行,‘仅关有征而市无征,致令富商大贾盈利巨万,却不纳赋税,与农人输什一之税比较起来,负担实在过于不均。’因此他提请朝廷,按照‘资本大小,及岁入渔利多寡而课之。’即凡‘有资本银在千两以上者,计其渔利,岁可得银百两,……按什一之制,每年征银课十两,资本多者以此递加。’
在贴税而言,对于那些有行贴的(行贴就是今日的营业执照)‘即不再征收贴税,以免重复。’最后一种是关于那种‘不用重本而取厚利,或用重本而取微利者,则要按照其岁余盈利多少而征收,不按本银征课。’
董浩在折子中提出的两个办法大为皇帝欣赏,当下将原折交户部公议,谁知道共商之下,将这份折子中的条陈全数驳了回来,关于征收商税的内容,批驳他‘道德文章,名重一时,口出市井之言,令人大感怪异’。
这只是对董浩个人的攻击,与条陈无关,在下面又有人说,‘历朝明主,无不以惠民为第一要务,恩惠之术,莫如薄赋敛,圣祖对后世子孙所留祖法,唯永不加赋四字而已。然薄赋敛,不累民之心,早已蕴含其中。后世子孙躬行不悖,万不敢有增加民负之举。’
至于文中提及的,在省内开捐纳之门的办法,也给这些人驳回了。不过和前者比较起来,这方面的原因就浅薄得多了:开捐之法并非是很多人以为的恶例,一般而言,俊秀及文武生员输赀捐纳贡生、监生职衔,内外官员得捐加级、记录及请封典,又有平人捐职衔者,亦是为请捐封典所用,不过这种捐赀之道,也很是为京中各大小衙门多了一份过手的银资。
董浩奏请在本省内开捐赀之门,无端的断了这些人的财路,如何能够依从?皇帝交部公议的折子,很快因为‘捐纳之法放于省内,虽可收迅捷之效,然恐过于泛滥,过此则不免成为强弩之末,百姓竭泽而渔,捐纳善法,亦难当大用也。’
户部给事中将折子中的条陈逐条封驳,乾隆很是不满意,下旨再议,如是者三次,都为他们以大同小异的理由驳了回来,这就逼得皇帝不得不乾纲独断了。
不过既然交部公议,就不能不考量臣下的意见,最后乾隆皇帝决定,捐纳交给省内办理之议暂时在甘肃省内试行,若日后有了真正的成效,再推广到全国。
锦鲤大佬带着空间重生了已发布,请新老书友支持。白晓重生回到一九八五年自己十八岁高考放榜时,奶奶和小叔害怕她脱离他们的掌控,不惜藏起了录取通知书,这一次谁也休想阻碍她上大学的梦想,朴实的哥哥,出嫁的姐姐护她上一世,这辈子她来守护他们陈世美的渣爹,继母继妹都靠边站吧,咱不认识你们。已有百万完结文,坑品保证,...
买断作品,质量保证不能修炼天地元气的废柴少年,得到冥界至宝冥塔!至此开启冥塔,受至尊冥气灌体,从此走上了一条修炼冥气的道路!元气代表着柔和生机,冥气代表着阴冷死亡。何方背道而驰,开启冥塔获无上冥界至宝,成就一代冥界之主!各位大大,如果您感觉好,收藏,撒花。争取把咱这本书顶上去。牛仔的书友群41640819最近读者很活跃,提前弄一个吧,要不交流起来费劲。...
一场最奢侈的婚礼,没想到却是爱人精心策划杀她的局!她是他被迫娶来冲喜的傻妃,看到她流着口水喊着皇帝哥哥他就恨不得一脚踹死她!却不知,她的另一个身份竟然是开赌场,设妓院,杀重官,劫官银,她视人命为草芥,圣旨为放P,却偏偏救他一命,偷了他那颗冰冷无情的帝王心!一封休书,傻妃摇身一变,气的他吐血女人,胆子不小,竟敢戏弄朕...
原书名重生红三代四九城内,被称为太子党中最窝囊的私生子,聂振邦不堪重负终于自杀了,却重生回到了和父亲相认之前的那一刹那。悲剧是否还会重演?赫赫有名的红三代还能在四九城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么?家道中落,这一世,聂振邦还会让历史重演吗?私生子也有掌控家族的那一天么?...
茫茫宇宙,星河浩瀚,拥有无限可能。有大能者,制作幻天珠以便搜寻能够帮助探索更高宇宙的人。人生坎坷,命运飘渺,强者之路乃掌控命运,且看南宫风如何踏上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
作者公子米的经典小说帝国总裁,撩个宝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第一次?有有经验男人低笑,眼神意味不明。薄倾大着胆子直接把醉酒的席靳衍睡了!没办法,自己缺钱,他就是钱!五年后,席少一言不合直接丢了个软萌包子过来。妈咪,为了我的千玺演唱会门票,人家只能把你卖啦!薄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