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0268章 唯才是举(第2页)

“王叔,你所言固然有些道理,法无万世不变之法。王叔怎知,在秦国已经实行了五十年的商君之法,仍旧适用于秦国?”秦王荡这话,其实很是苍白无力。

“王上,你认为百姓追求的是什么?”

“温饱?”

“王上果真明鉴,深谙百姓之心也。”樗里疾赞扬了一句,又道:“不错,寻常百姓所追求的,是温饱,而非什么虚无缥缈的功名利禄。如入伍的青壮,他们浴血奋战,所追求的也不过是温饱,而不是奢望成为左庶长、左更、大良造!”

“商君之法,在于弱民,但绝不是非要将民众弱到居无片瓦,衣不遮体。就老臣所知道的,法家还是鼓励百姓们丰衣足食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治安稳定。”

“法家认为,物质生活直接影响世人的道德观念,当物质需求被充分满足时,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如行仁义重道德。老臣拜读过法家的一些典籍。”

“法家先驱管仲就曾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足以说明,多么光辉的思想,知书达礼,道德荣辱都要建立在保证基本生存需要这个基础之上!”

“好!彩!”群臣又是一阵叫好喝彩。

秦王荡气得脸都绿了。

“王叔,寡人认为,开启民智,甚为重要!如泾阳一地,十万百姓私塾却只有七八间,还破旧不堪,教书的私塾先生几乎不得温饱,无奈改行。如此,我秦国岂能育人?”

秦王荡掷地有声地道:“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寡人若不注重人才,若不注重培养人才,日后秦国何以大出,何以争霸,何以包举宇内?”

“王上此言差矣。”樗里疾淡淡的道:“秦国用士,不唯秦人!先王之时,所任相的张仪、公孙衍,皆是魏人。”

“魏国于其弃如草芥,而我秦国得之如宝,求贤若渴,用才不疑。孝公的求贤令慷慨激昂,书曰‘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列国之士怎能不血脉贲张?”

“商鞅、张仪、公孙衍入秦之前,都曾命悬一线,在秦国却登上朝堂,与国君坐而论道,指点江山,施展胸中抱负!”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富国强。先王纳张仪之计,拔三川,并巴蜀,收上郡,取汉中,散六国之众。岂不壮哉?如廷前之二三子,大半非是秦人,甘茂是楚人,弥子夏是卫人,魏章是魏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王上为何非要自己培养人才?”

“如此,不是在舍本逐末吗?”

“王上,商君之法不可改,改必生乱!”

“……”秦王荡陷入了沉默。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用人,向来是唯才是举的。

商鞅献固本之策,编什伍之民,兴农战之法,立国之威信,逐步取得了河西之地的控制权,扭转了秦国长期受魏国压制的局势。

张仪献离散之策,巧舌如簧、长袖善舞,疲楚弱楚,破魏楚、齐楚之盟,在秦、楚、齐鼎立格局中赢得先机。推荐

后面更有范睢献蚕食之策,远交近攻、虎视三晋,连击韩国,以有上党,“得寸则有寸,得尺亦有尺”,步步为营、日益精壮。

魏失三才,皆成秦之栋梁,献兴秦三策,皆中治国肯綮。

秦用函谷雄关挡住了国之师,但对于六国人才却敞开大门。

随着战国竞争不断加剧,秦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出击,暗挖各国“墙角”。

最迟至昭襄王中后期,秦国已经建立起组织严密的“猎头”网络,开展搜罗六国人才的专项工作,范睢入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热门小说推荐
百炼焚仙

百炼焚仙

天生万物,各有不同,其中神秘火神秘水神秘土神秘木以及神秘金,均属于大道遁去的那一部分,从不以常态存在于天地之间,万难被修真人士认知和掌控。有关它们的传闻,可谓是少之又少!一个普通的外门弟子凌萧,机缘巧合得到了一种以鸟雀形态生存于体内,没有丝毫攻击能力的神秘火焰。该雀焰不但喜好啄食天地灵物,甚至还能将废宝废丹焚化还原为原始材料漫漫仙途神焰相伴,以火为辅妙术无双!(起点内签作品,大纲完整,完本保证,求收藏)...

游侠系统

游侠系统

最新章节预览...

封魔师

封魔师

以身饲兽,以血养魔。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拥有不死之身的少年,肆无忌惮的冲击着封魔师的极限老者手握利刃,浑身颤抖,纵声狂笑真的真的那个传说,竟然是真的一刀,刨开少年的胸膛愈合!又一刀,割开少年的咽喉愈合!!再一刀,切了少年的JJ嗯…再生!!!!!...

入仕12年

入仕12年

大学毕业生入仕必读,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作品讲述了一个工科毕业生十二年的人生之路,共分为四个部分技术(地产)风云深入仕途秘书风云为人师表。...

镇鼎

镇鼎

镇鼎,镇山,镇岳,镇江河萧邕,战妖,战魔,战九天。QQ群554956659...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