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缅怀许川
——写在许川逝世二十周年
我和许川同志在一起工作了七年半,从1983—1991年上半年。
一
1983年初,我和许川一起调到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工作。这之前,许川在四川日报社任副社长(实际上是总编辑),我在四川省出版局任副局长兼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当时,全省(包括重庆)只有一家出版社。据说,宣传部这一次是调了几位“内行”去担任领导。
许川是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管全面工作。我任副部长,主管文艺和新闻出版。开初半年多,另一位常委黄启璪分管文艺工作,以后黄启璪工作变动,文艺工作就由许川直接负责。
许川曾经说过,文艺和理论是宣传部最难管的两项工作。“文革”前的许多政治运动,都是从文艺界开刀,“文革”后也有几次不是运动的“运动”。许多人不愿接触文艺这个“雷区”。有个笑话:亚公(李亚群)在“文革”前主管文艺工作,吃尽苦头;当马老(马识途)接替亚公主管文艺工作时,亚公向马老又鞠躬又作揖,说他找到“替身”了。当我主管文艺工作后,马老也对我说他找到“替身”了,只是没有对我又鞠躬又作揖。
许川与李致
我大概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居然也就干了。记得我和许川第一次讨论到文艺工作时,达成一个共识:以表扬为主;遇到问题,重在总结经验教训,不搞神经紧张,不“整”人。我和许川长期合作得很好,这是我们之间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
曾经经历两次不是运动的“运动”,文艺界颇有些紧张气氛。许川及时告诉我:省委常委讨论,认为我们省里尚未发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表人物,认真搞好学习就行了。这对稳定四川文艺界起了很好的作用。后来在一次会上,有同志不指名地批评许川和我,说运动没开始就这样表态,实际是在“包庇”搞“自由化”的人。事隔二十多年,是非自明,不用多说。
那些年,宣传部的确保护了一些作家和艺术家,无一不是得到许川的支持。
二
许川是部长,“一把手”,但他从不搞“一把手”说了算。他既有高超的领导艺术,作风又很民主:重大问题,一律由部务会讨论决定;尊重副部长的分工,有关业务放手交副部长处理。如有关厅局负责人向他请示工作,只要涉及文艺或新闻出版的,他一般都请我参与,并先听取我的意见,他再表态。他从不绕开分管部长直接向下面布置工作。
有一次,文艺处要任命一名副处长。我建议任命的人选刚满二十九岁。当时还习惯于论资排辈,人事处有些为难。我表示,只要在岗位上能够胜任,就该安排应有的职位。经过多次讨论,许川同志说:“李致同志分管文艺工作,我们就尊重他的意见吧!”部务会通过了这项任命。事实证明,这个任命并没有错。
正因为如此,宣传部的领导班子很团结,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宣传部分管的各厅局协会,许川一直不用“领导”二字。凡听见说“在宣传部领导下”,他总是说:“只能说在省委领导下。宣传部是省委的职能部门,起‘联系’的作用。”
许川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工作中有问题,他总是心平气和地与大家讨论,我没看见过他发脾气、训斥过任何人。在他的任期内,每到阴历除夕,他都邀我和他一起到宣传部宿舍,每家每户去拜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他总是约我和他到每一个办公室去走走,问问大家年过得好不好。哪怕时间不长,握握手,寒暄几句,都使同志们感到很亲切。正是这样,多数人都愿意接近他,敞开心扉和他谈话。
我曾住在出版局桂花巷宿舍六楼。许川为了与我交换意见,多次登上六楼,累得不断喘气。我的老伴则以香茗或咖啡款待他。
三
省委和省政府在1982年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
宣传部作为职能部门坚决执行,做了许多工作。我们都知道老一辈革命家周总理、邓小平、贺龙和陈毅等对川剧的关怀,也懂得如果川剧枯萎了,我们这一代人上愧祖宗,下负子孙。许川曾在一次会议上讲:“作为各级党委的宣传部长,如果不看川剧,能不能算合格的宣传部长?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许川是江苏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到宣传部以前很少看川剧。从参与领导振兴川剧工作起,他认真看川剧,并动员他的夫人周天相和子女一起去看。他说:“慢慢就看出味道了。”他是身体力行的人。
振兴川剧的方针是抢救、继承、改革、发展。在抢救、继承的同时,必须改革、发展。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必须探索。探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议论纷纷是必然的现象。魏明伦的川剧《潘金莲》,改革步子迈得很大,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和文化厅把《潘金莲》调成都演出,有同志反对。许川支持调成都演出,表示“可以争论,但要允许探索”。有人想把“自由化”的帽子扣在剧作家魏明伦的头上,许川是坚决保护魏明伦的。
许川积极参与振兴川剧的活动,我有专文描述。我多次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这个江苏人,把名字取好了:许川许川,你真是许配给四川了!”
四
我和许川互相信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83年至一九八四年,部务会常开到晚十一时或十一时半。为节约用车,减少对司机同志的麻烦,许川邀我坐他的车,“亲自”把我送到盐道街出版社宿舍后,他再回家。
1991年,为祝许川、李致六十岁,李致夫妇与许川夫妇合影
省委曾考虑调动我的工作。1985年,许川告诉我,拟调我到另一个部门去做负责人。我一直喜爱文艺工作,表示不愿因为“进步”而离开宣传部。许川支持了我的想法。
我曾受到诬告。一位外籍华人送陈书舫(川剧表演艺术家)和我各一个条形的液晶屏电子钟。此事被告到有关部门,说我们收了金条。我向许川说明情况,并分析说川剧出国演出有很多困难,是我们求别人,别人绝不会因为求川剧出国演出,用金条来“贿赂”我。如果真有此事,我一定很高兴,这说明川剧在国外很有市场了。许川信任我,要我写四个字:绝无此事!我按许川的意见办了。
1988年,省委组织部拟推举我为省政协第六届秘书长候选人。我仍不愿离开宣传部。许川为此先向省委书记杨汝岱反映,我也直接向汝岱同志表明态度。几经反复,汝岱同志同意我身兼两职。许川和我得知这个消息,十分高兴。我万万没有想到:一贯举止有度的许川,竟高兴得把我抱起来,在他的办公室里转了一圈。
我大许川半岁。我俩满六十岁那年,我和老伴去许川家,与许川和夫人周天相合影留念。
五
谁知就在1991年,许川竟英年早逝,留给我无尽的思念。如果他健在,他还会做很多有益的事。这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2011年9月27日
...
火热畅销他是国之利器斩魂杀神,杀尽犯华夏者。他是四神之一地狱邪神,战无不胜,天下无双,名号响彻世界。他更是神龙体继承者,他杀过两个神,炎帝和阿波罗神,继承神位,至强无比,成为不可忽视强者。他就是牧辰,女人的情圣,男人的恶梦,开启最强都市热血之路。书友群611092872推荐我的超级好看新书无尽吞噬神,绝...
国军国防部最高绝密军事计划实施之前,被卧底保密局的中共蝶二号周森偶然获取,但在传递情报过程中,周森的上线被杀。随即,保密局局长知道了有一个蝶二号藏在保密局中。一时之间,敌中有战友战友中有敌人,敌我难辨。...
五年前,他是第一战神,因卧底任务需要,背负罪名入狱,父母被活活气死,兄弟姐妹妻子为他受苦。五年后,他是扫平战乱的第一战神,权财无双,归国之后,他只想弥补自己对亲人,对妻子的亏欠...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搜小说免费提供作者余小妃的经典小说农家有喜肥妞有点田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观看小说一朝穿越成了农家女,颜丑人胖就算了,竟然还喜当娘?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那她就想法子挣钱养娃奔小康。奇葩亲戚也轮番登门找茬,那她反手一巴掌,正手一巴掌一起拍飞。可是为啥她不小心却捡回来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娘子,为夫饿了。饿了去吃饭。可是为夫想吃你。豆豆默默的替爹娘关好门,坐等妹妹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