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难忘的良师益友
——怀念汪道涵同志
汪道涵同志逝世,心里很不平静。往事在脑海里浮现,难于忘怀。
我和道涵同志有亲戚关系,但这不是主要的;是他的高瞻远瞩,学识渊博,为人谦和,也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
早在胡耀邦同志任中宣部部长时,曾分别邀请在政府各部门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来中宣部介绍情况。道涵同志时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应邀前来作报告,耀邦同志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头脑清晰,不但掌握全面情况,而且分析准确到位,很有水平。这是当时参加会议的同志转述的,也是我对道涵同志的第一印象。
汪道涵(右二)参观巴蜀书社
上世纪80年代初,道涵同志任上海市市长,他对巴金老人十分关心。作为巴老的亲属,礼尚往来,我去看望他,表示感谢。谈话的时间不长,涉及面较宽,彼此都很投入,大有一见如故之感。他问了我的年龄,说他比我大十五岁。以后每次见面,他都要说:“我比你大十五岁。”
不久,四川少儿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未来军官学校”丛书,在上海举行首发式。川少社邀我出席。没想到上海方面出席的竟是道涵同志。道涵同志赞扬了川版图书,肯定了“未来军官学校”丛书的选题。他邀我去他家聊天。这一次主要是谈书。原来,道涵同志很喜欢读书,阅读范围广范。他了解川版书,对“现代作家丛书”和“走向未来丛书”等,都充分给予肯定。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上海发行部门,会邀请他来出席首发式。这时道涵同志刚退居二线,也有了些时间。若干年后,道涵同志来四川旅游,我专门陪他参观了四川人民出版社、巴蜀书社等几家出版社。
汪道涵致李致的书信
汪道涵为李致的文集《足迹》提写的书名
1992年,我在美国探亲时,认识了一位美籍华人陈达孚先生。他是从大陆到台湾,再去美国的。他曾在老布什政府中任职;曾为共和党的代表大会,起草有关对华政策的纲领。我邀请陈先生来四川旅游。陈先生希望能会见大陆的高层领导,愿意为统一祖国尽些微薄之力。当时,道涵同志已任海协会会长。1993年初,我回国后即与道涵同志联系,他欣然同意会见陈达孚,听取陈先生的意见。
同年秋,我陪陈先生去上海。道涵同志会见了陈先生,认真听取了他对台湾情况的分析和意见。时间久远,我已不记得谈话的全部内容。印象深的,是陈先生明确地指出:李登辉也是搞“台独”的;过去台湾推广“国语”(即普通话),现在李登辉搞所谓的本地方言,也是企图搞“台独”的表现。鉴于台湾很注意拉拢美国某些议员,陈先生建议中国通过各方面来加强对美国国会的工作。陈先生在北京曾向某高级官员提出同样建议,但当场被轻易地否定了。道涵同志态度诚恳,认真与陈先生讨论,陈先生感到非常满意。会见后大家一起吃饭,双方都喜欢喝川酒五粮液。道涵同志特意演示了怎样鉴别酒的真假,他摇动着酒瓶,很是“行家里手”的样子。
通过这次接触,陈先生十分敬佩道涵会长。以后,道涵同志访美,在旧金山约见了陈先生;陈先生再次访华,又在深圳拜望了道涵会长。陈先生为建在大陆的陈家祠堂立碑,特请道涵会长题字;还把题字的原件,裱起来挂在美国住宅的客厅里。
进入21世纪,我连续四年去上海。每此去上海,我都会去看望道涵同志,他也乐意与我会面。因为我的腿不好,总是有人作陪,或是我的女儿女婿,或是文化交流中心的同事。每次去,我都会提出几个问题向他请教。主要是台湾问题、美国问题、以及国内经济转型期间所出现的问题。有意思的是,道涵同志总要反过来先听我的意见,或先听陪我前往的年轻人的意见。无论是谁说话,道涵同志总是凝视着对方,头微偏,双手抱握胸前,专心致志地倾听。他的专注,使人乐于畅所欲言。从这个细节,我感到他很尊重人。正因如此,他能听到各种不同的意见,充实和丰富自己。这使我联想到,过去我与某些领导交谈时,有的心不在焉,有的一心二用,似乎示意“赶快结束”。真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素质。
在谈话中,我感到道涵同志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记忆力强。因为不想多占用他的时间,常常言犹未尽就该告辞了。这时,道涵同志往往要给我介绍几本书,他还给我寄过几本买不到的书籍。
2002年秋,我去上海看望巴老,兼治腿疾,在上海多待了几天。我两次去看望道涵同志,彼比总觉得话没谈完,有所歉然。第一次见面,他主要谈了现在是转型期,问题多而复杂。目前正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工人、农民和多数知识份子说不起话,说得起话的带长的官员和企业家,一个有权一个有钱。靠谁解决问题?主流应是党和知识份子的精英。告辞时,道涵同志约我第二天与他一起散步。我答腿不行,他说找个轮椅给我坐,他推我走,边走边谈。怎么能让这位德高望重、大我十五岁的长者推我散步呢?当然不行,我断然婉拒。但他的提议使我非常感动。两天后再去,他主要讲了除要肯定主流,还得看到问题。他认为一要总结苏共亡党的教训,二要总结东欧的教训,三要研究美国为什么强大,四要总结社会民主党在欧洲的影响,五要总结我们自己的教训。赠我两本书。临别时他说,面对这些问题,“我很郁闷”。……
道涵同志关心我的创作。我说在写自己一生的感受。总题目叫“我的人生”,已出版三册,即《往事》《回顾》《昔日》,下一本将是《足迹》。我知道道涵同志翻过我的书,且仰慕他的书法,趁此请他为我题写《足迹》的书名。道涵同志答应了,并在我离开上海前夕,派人送来两张题字,让我挑选。信上还说如不满意,他可再写。我对两张题字都很满意,立即打电话向他表示感谢。
2003年11月,我去上海,道涵同志在住院。一天晚上,一位同事陪我去医院看望他。他很高兴,表示可以交谈一小时。我们谈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矛盾,如上学难、看病难、下岗工人生活问题、贪污腐败等,他询问了四川汉源农民群众围占县委事件。问我们看电视刷《中国式离婚》没有,说该片反映出知识分子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可惜护士只同意交谈半小时。尽管我们还有许多话要说,为了道涵同志的健康,不能不告辞。当然,也十分遗憾。
2005年,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逝世,报刊上发表了道涵同志的唁电,文笔极佳,我把它作为学习范本,存入电脑。同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都去医院拜望了汪老,感谢他对两岸和平统一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我在电视上看见道涵同志,似乎身体还可以,由衷感到欣慰。
同年10月15日,因巴老病危,我赶去上海。这时,才得知道涵同志的情况也不好。巴老逝世后,22日早上,我和女婿去医院看道涵同志。他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我说来看望他,他对我说了一句话;“要好好学习巴老的《随想录》。”因为道涵同志的六弟从外地赶来看他,医院又限制时间,我只得离去。没想到这次见面竟成为诀别。……
汪道涵与李致
12月24日,我从网上看见道涵同志在晨七时十二分逝世的消息。失去这位良师益友,我感到痛苦。他那凝视对方,头向左微偏,双手抱握胸前,专心倾听的形象,像一幅油画,定格在眼前。我想对他说:道涵同志,我真愿腿疾消失,我能用轮椅推着您散步,继续交谈那似乎永远谈不完的话题。我更不会忘记您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认真阅读巴老的《随想录》。
2006年7月3日写完
SC之彼岸花是一本以电子竞技项目星际争霸为主要题材的小说,描绘了一大批性格各异的星际高手和一场场异彩纷呈的对局。本书的主人公名叫王绯雨,是玩神族的选手(其实他是随机选手,但当时中国没有神族高手,所以他就一直用神族了),一度因深爱的女孩离开自己,以及因此输掉了关键的一场比赛,而决定退出职业星坛。但在大学生活中他找回了自我,也找回了久违的爱情。他重新以王者的姿态征战星场,连续获得死亡杯赛CPL和新年种族对抗赛冠军。在这一过程中,他还和朋友们击败了利用比赛进行地下赌博玷污星际的林动天。最后故事以王绯雨获得WCG总冠军,中国取代韩国成为星际界霸主,一批少年高手也在王绯雨提携下成长起来,而王绯雨本人在登上巅峰之际宣布退役,与两位女主角寻找新的幸福。...
柳朝明记得,初遇苏晋,是景元二十三年的暮春。那个时节总是多雨。他在朱雀桥边落轿,她隔着雨帘子对他一揖。雨丝洋洋洒洒,他看不真切,只记得她一身素衣,明眸深处仿佛有火燎原。不虐,简而言之,男一深刻地展示了什么叫不动声色的宠备注①关于不虐不虐的意思很单纯,男一男二都对女主超好超好,社会人文因素并不考虑其中。②关于...
一桩离奇诡案,一条鲜活的生命,一把血泪史。为了查出真相,慕千羽对自己说,将来有一天一定找到杀害亲生父亲的凶手,找到父亲丢失的器官,以牙还牙报仇雪恨。他放弃了大好前程,开了一家出力不讨好且发扬正义惩治邪恶的诡案侦探所...
离婚前,我是个上门女婿,穷屌丝,老婆一家待我如狗。离婚后,我是超级大土豪,踩富帅,收富美,不在话下!...
风水世家后代,花都逍遥。想旺自己,可以!想衰别人,也可以!想逢凶化吉,还是可以!想美女环绕想日进斗金想和妩媚御姐明星暧昧想和各国政要吃饭聊天可以可以全部可以!因为,我是大风水师!看风水少年玩转都市,轻轻松松泡妞,快快乐乐赚钱!三清玄术等级望气之术手相之术面相之术养鬼之术风水之术遁甲之术逆天改命之术!...
警中有位前辈告诉我慈不掌兵善不从警。好人当不了警察,因为善良在作奸犯科的人看来,是一种可笑的懦弱。我很不幸,不是一个善良,也不是一个懦弱的人,那些千奇百怪的犯罪,形形色色的罪犯,成了我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