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所知道的胡耀邦(第3页)

这次谈话只有我们两人。耀邦同志主动对我说:“经过林彪事件,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党内的路线斗争很复杂,要独立思考,不要随风倒。没有认识清楚之前,可以思考,暂不表态。千万不要头脑发热、随风倒,更不能盲目地吹喇叭、抬轿子。”

“中央文革”曾指责团中央“修透了”,但我和许多同志并不这样看。我把耀邦同志这一次谈话当成在我共青团“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讲话。

我调回四川以后,没有机会和耀邦同志联系。我为他复出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感到高兴,又为他再一次被打倒感到难受。担任过耀邦同志秘书的戴云同志,当时在四机部工作,多次出差成都。我与他是“牛棚”中的患难之交,从他那儿能听到一些耀邦同志的消息。我曾经希望戴云劝劝耀邦同志,有些事少管、少表态。戴云不赞成我的意见,他说:“这也不管,那也不表态,胡耀邦就不是胡耀邦了!”

我放弃了自己的建议,从心底愿意耀邦同志永远保持他的本色。

粉碎“四人帮”以后,耀邦同志先后在中共中央党校、中组部和中宣部工作。他组织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大力平反冤假错案,是人所皆知的事。

我当时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工作。出版社的同志解放思想,采取“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方针,陆续出版了一些好书。我知道耀邦同志喜欢读书,不时选寄几本给他。不久得到他的秘书梁金泉同志给我写的回信:

你两次给耀邦同志寄的书都收到了。耀邦同志让我给你写一封信,向你表示感谢。如来京办事,欢迎来家说话。

既然欢迎“来家说话”,以后我到北京总想去看望耀邦同志。017有时约戴云一起去,有时单独去。不过我的心情很矛盾,既想去又怕打扰他。好在如果他有空,他就把我当成“送货上门”的调查研究对象。问工农业生产情况,了解某个人表现,征询某些问题的意见。既接见了我,又不浪费时间。他的问题,有的我能够回答,有的无法回答(如工农业生产情况),因此我也不敢多去看他,怕“考不及格”。

有一次我去看望耀邦同志,他问到老团干部廖伯康的情况。我说:“政策没有完全落实,但他工作的干劲一直很大。”

“这就好嘛!”耀邦同志赞许地说,“干部就是要干,不好好干算什么干部?”接着又问我,“你认为现在干部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仅按自己平常的感觉回答:“前一段主要在落实干部政策,使大批蒙受冤屈的干部出来工作,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有些干部出来工作以后,想自己的问题(如职务、住房、子女安排等)过多,缺少干劲和奉献精神。”

“你说得对,有这个问题!”耀邦同志说。

另一次,我和戴云、丁磐石(原《中国青年》杂志社副总编)一起去看耀邦同志。那时他已到中组部工作,很忙。我们按时(大约在晚上八时半)到耀邦同志家,耀邦同志正在审批文件。稍等了一会儿,耀邦同志放下笔,兴致勃勃地和我们握手,并问:“今天谈点什么?”

谁也没有回答,耀邦同志自己讲起来。主要是说我们党成立以后面临两大任务:一是推翻三座大山,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二是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任务完成得很好,第二个任务却受到许多的干扰,特别是“十年浩劫”。这是很大的教训。现在思想明确了,得好好地干几十年。

“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耀邦同志说,不无遗憾。他望了望我们三人,对戴云和磐石说,“你们两人也可能看不见了。”然后对着我说,“李致,你年轻一点,有可能看得见。”其实我们三人的年纪差不多,不知哪一点使他产生了错觉。

“现在要抓紧时间好好干。”耀邦同志说,“我到中组部以后,连桥牌都没有打过了。”我们都知道耀邦同志过去爱打桥牌。

直到耀邦同志的秘书来提醒,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写到这里,我不禁怀念起戴云,他不幸在1980年逝世,年仅五十三岁。

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时,耀邦同志已到中宣部工作。闭幕式结束那天晚上,耀邦同志在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举行的茶话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们纷纷去向他敬酒,我也是其中之一。当他发现我的时候,对我讲了一句话:“你们不要搞‘宫廷文学’。”

我完全不知道耀邦同志所说的意思,但当时人多,不便交谈。茶话会结束后,立即赶到耀邦同志家里。他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我说没有理解他刚才说的话。

“有关四川的古诗词,你们自己出版好了,”耀邦同志说,“何必一定要出毛主席圈阅的?”

原来是我们出版了《诗词若干首》,内容系1958年成都会议时毛主席所选出的咏四川的诗词,印发给参加会议同志阅读的。我向耀邦同志说明:“出版这本书的时候,还不许出版古诗词。我们是打着毛主席的旗号冲破这个禁区的。”

“总理的诗是他年轻时写的,用得着出那么多吗?”耀邦同志又问。

我回答说:“群众太尊敬和热爱总理了。有关总理的书都畅销,这是人心所向。”

耀邦同志没有坚持他的意见。经过交谈,互相理解。我免去了思想负担,但也受到提醒,更感激他对我们出版社的关怀。

四川出版了《在彭总身边》。这是彭总的警卫参谋景希珍口述,作家丁隆炎执笔的。这本书记叙了彭德怀在庐山会议前后的一些感人事迹,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1979年9月,北京的几位朋友写信告诉我,耀邦同志最近在中宣部的一次会上说:“昨晚我躺在床上,一口气读完《在彭总身边》,写得很好,很感人。”可能与耀邦同志的讲话有关,许多报纸转载、许多电台广播了《在彭总身边》。

丁隆炎接着写了《最后的年月》。这本书忠实地记叙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彭德怀的残酷迫害,展现了彭总的高贵品质,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铁证。编辑流着眼泪审稿,工人流着眼泪排字,九天印出了四十万册。刚一发行,即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引起轰动。可是却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指责作者,以致暂停发行。出版社一再向上申诉,均无效果。没有办法,我只得去找耀邦同志。

耀邦同志听了我的陈述,显得有些犹豫。这是因为有不同意见,他感到难处。但我知道耀邦同志的为人,便据理力争。我说:“您叫我们出好书。现在好书出来了,又不许发行,而不准发行的理由又站不住脚。”

我望着耀邦同志。他终于表态了:“你们可以——”同时两只手各向左右摆动。但我没有明白他的意思。

“自己发嘛!”他说。

一股暖流传遍我的全身。我说不出任何感谢的话,尽管眼睛已经湿润。带着耀邦同志的意见回到成都,经过一年多的奋斗,主管部门最终准予内部发行。

不久,耀邦同志担任党中央总书记,从此我再没有去打扰他。

1997年8月6日

热门小说推荐
你好,神探先生

你好,神探先生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沐琳璃的经典小说你好,神探先生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从一开始的不屑,再到后来的只要你不讨厌看见我就好。究竟墨兰队长做了什么?让安枫大神探变化如此之大?墨兰又究竟是有什么魅力,能让杀手与她做朋友?让那些朋友为她舍弃性命?...

赘婿之男儿本色

赘婿之男儿本色

赘婿之男儿本色乡下来的穷小子为了父亲的救命钱,被迫做上门女婿,在这个小县城,老婆有钱有颜有人追,周浩没钱没权没尊严,活的像一只狗。一次同学聚会,再遇校园初恋,物是人非,风雨社会中,爱情还能再度开花吗?周浩决定,即使是狗,也要做一条狗上狗,一条从垃圾堆里崛起的狗王。可没想到,被周浩抛弃的富豪老婆,竟然开始倒追他...

凤唳九天,女王万万岁

凤唳九天,女王万万岁

新书凤华九霄已发,欢迎阅读收藏~~~本文一对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干净!她还没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当旅游了!但是谁能告诉她,她没招天没惹地,怎么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个人都想要她的命!抱了个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这个屁股后面追着她,非要说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们能不能坐下来歇歇脚?还有...

末世游戏:开局控制所有丧尸

末世游戏:开局控制所有丧尸

校园征文长篇老作者开新  一次莫名其妙的电话,殷宁被强制传送到了一座丧尸围城的世界中。  在这里,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团灭一个十五人的小队!  开启能力后,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行走的污染源,可以随意控制这些丧尸怪物!  至此,一个最神秘的噩梦级最终BOSS出现在了悲鸣岛的杀戮游戏中。  就当众人遭受围攻,坚持不下去想要求助的时候,殷宁突然嘿嘿一笑  不装了,我摊牌了,其实我才是最终BOSS!  简介无力,请移至正文...

现实大富翁

现实大富翁

杨天穿越到了一个与地球十分相似的平行世界。正当杨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茫然时,突然天降大富翁系统!接着,一切都变了。若干年后,某个记者会上。杨总,外界都在传您通过各种途径拥有了很多BAT的股份,但是却没有人知道您手上具体的占股比例,请问您方便透露一下吗?某记者提问。呵呵,具体的不方便透露,不过你只需要知道一点杨天淡淡的笑了笑,片刻后,杨天摊了摊手接着说道BAT都得听我的。...

江湖风情录

江湖风情录

本文江湖风情录,书名不霸气,但内容有观众意想不到的情节。金庸与古龙是武侠小说的前辈,我是怀着仰慕的心情拜读二位前辈的文章而成长的。江湖风情录有模仿二位前辈写作风范的情结存在。江湖风情录已经完稿,约一百万字,读者大可放心不会只看半部书而遗憾。江湖风情录共分三季,其第二季地狱恩仇记已经落笔正在赶稿之中,也是约百万字,等读者看完第一季正好能赶上。此书是比较古典与传统的古代武侠战争为题材的爱情故事。比较适合有还旧情节的读者阅读。主人公吴铭轼出世时是一名伤重而失忆的少年。他从一名籍籍无名的小人物通过闯荡江湖而成长为大英雄的艰难过程。主线是吴铭轼与三名颜值出众,性格各异女性的爱情故事,其副线另有二个三角爱情故事。所有爱情故事皆跌宕起伏,即在情理之中,又不乏意料之外,个中滋味希望读者自己体会。本文适合男性读者,特别是对古代战争的描述以及古代武器阵法的运用描述比较详细。本文比较写实,注重人物的内心描写,根据古代科技成就的计谋运用,有密室杀人案破解有佛家因果循环有弗洛伊德心理学运用有血腥场面有匪夷所思的各种情节,但又情理之中,让读者回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