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干校三事(第1页)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干校三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共青团中央工作。闹“文化大革命”之时,先靠边继被夺权,进“牛棚”后又去“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团中央的“五七干校”设在河南省潢川县。我已写的一些文章,曾涉及干校的生活。最近又想起几件事,尽快补记,以免遗忘。

牛与犁地突击队

1969年刚去干校不久,我就与牛打交道。

当时,我还没“解放”。“革命群众”开会,往往让我去看牛,看一头大公牛。当地的农工说,这事很简单,用绳子把牛拴住,绳子很长,让牛吃周围的青草就行了。我守了一个多小时,果然如此。偶去寝室加开水,仅几分钟时间,回来一看,牛突然不见了。找遍四周,亦不见踪影。我怕背“破坏生产”的罪名,十分着急。一位农工领着我走了好几里,才发现这头公牛在与母牛调情。农工说,这家伙发情了,见母牛走过,从绳子挣脱出来就追。我想,这是动物的生理现象,只要牛没失踪,就随它去吧。

1970年初,校部决定种水稻,我们排成立了犁地突击队。排长出生农家,犁地是把好手,他领下这一光荣任务。我们班所有成员全都成了突击队员,我自然也在内。但真会犁地的人,只有排长杨爽和焦某。我和其他人一点不会,决心从头学起。当时,无论做什么事,一定是大批判开路。有位女同志在开展大批判时,连古代造字的仓颉也批判了。她慷慨激昂地说:“男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力,难道只有男的才能犁地么?”我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连一共有六头牛,名为大牯子、小牯子、豁鼻子、小豁鼻子,其他两条的名字不记得了。牯子者,公牛也。而豁鼻子,则是断了鼻梁之牛。大小牯子,体壮力大,由杨爽和焦某使用,他俩是犁地的主力。其余的牛,无固定人使用。而我却固定使用大豁鼻子,因为它年老体弱,理当分给原来的“当权派”。

牛很温驯,任何时候去牵它,它很快就站起来,犁地时也很努力。但牛并不愚笨:无论上下午,上班的时候牛走得较慢,犁地人得举举鞭子;下班的时候,却走得很快,犁地人要小跑才能跟上。特别是几头牛在田或地里同时劳动时,若要休息最好同时休息。如有一头牛先休息,其他的牛必定要怠工。它知道争取平等待遇。牛休息的时候,一般要在地旁吃青草。这时总有不少蝇子趁机在牛背上叮它,牛尽力用尾巴去赶蝇子,但无济于事。这使我想起某个别有用心的人,人家在劳动在学习在工作,但她就是要缠着叮着,你甩也甩不掉。就这一点,我十分同情这些牛。

在杨爽和焦某的带领下,全班同志较快学会了犁地的技术。大家最喜欢一起犁一块宽大一点的地,杨爽带头,其余的按牛体力大小依次跟在后面。这种方法,人和牛都有兴趣,干得很欢,往往提前完成任务。有一次,犁地的时候,突然下大雨,当时大家热情很高,一定要坚持犁完地,又喊又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万难去争取胜利!”所有队员全身淋湿,甚至哆嗦,仍精神百倍。犁完地以后,全班人员集合在一起。连长出来讲话,赞扬我们敢“在风口浪尖锻炼自己”,说明我们走“五七道路的态度很坚决”,是“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战士”,等等。大家很快地换了衣服,然后集中在寝室吃中午饭。杨爽找出一瓶酒,叫每人都喝一两口以驱寒气。我也喝了两口。因为长期没喝酒,这两口酒竟使我大醉,又哭又笑,还说了些胡话。杨爽是个好人,让我多睡了几小时,下午没叫我上班。我怕酒后失言,问过焦某,他说我讲的全是“豪言壮言”,这才让我放心。不过,他又说下雨时犁的地,起不到松土的作用,完全是形式主义。

林彪、江青以劳动改造迫害干部,这是他们的罪行。但劳动毕竟是愉快的,只有那位平常调门最高的“造反派”害怕劳动,经常借病不出工。每天,大家赶着牛去犁地,一路有说有笑,有的还骑在牛背上。春风扑面,身心爽快。有一次,焦某骑在牛背上,神气十足,有人与焦某开玩笑,在牛背上狠抽了一鞭。牛一跑,焦某摔在地上,作痛苦状。杨爽让他回去休息,他却回连部写文章,吃病号饭。这个农村长大的焦某,早看穿“文化大革命”的实质,经常用各种办法消极对抗。不过,焦某的确很能干。有一次,他与我一起犁一块地,你追我赶,速度很快,中间休息,两头牛累得原地不动。看着两头累了的牛,我感到歉意。干部缺乏养牛经验:天天让小豁鼻子劳动,却不知它身怀有孕;一天早上,突然发现它生了一头小牛,这才给它放产假,让它休息几天。

在“五七干校”劳动。胡启立(后排左三)、李致(后排右一)

犁冬水田却很艰苦。天没亮就得赶牛下田。当地的老乡多次告诫,要天亮太阳出来,水不冰人,才能赶牛下水田。可是有关领导听不进去,仍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勇往直前。我每早下水田,两脚抽筋,要痛得麻木了才能开始劳动。次年探亲回成都,一位骨科医生就预言要得后遗症。果然,年逾古稀,风湿加退行变化,举步维艰。此系后话。

总的来讲,我们连队的牛饲养得不错。饲料足,农忙时还加点豆浆。附近生产队的农民很羡慕干校的牛,常把母牛拉来配种。当我们放牛时,他们把母牛牵来。干校的两头壮公牛一见生产队的母牛,便迫不及待地与之合作。我们本着支援贫下中农,也不收费,人、牛皆大欢喜。为了牛圈的清洁卫生,一位女同志建议,每到午夜要依次给牛把尿,行之有效。这样,每到夜深人静,全连皆可听见“尿,尿,尿尿尿……”的声音,抑扬顿挫,宛如牧歌。

干校的土地是“大跃进”时围湖造田的产物。尽管大家努力犁地,育秧、薅秧,加强各种田间管理,但水稻刚扬花,一场大雨,白露河水泛滥,淹了水田,谷穗上有许多脏泥。男女同志穿着短裤下田洗谷穗。这样一洗,秋收时颗粒无收。大家感到这种无效劳动,实在是浪费人力物力。军代表一贯提倡学员“自找苦吃”,面对这些损失,说:“应算政治账,不能算经济账,无非是交点‘学费’罢了。”

犁地突击队就此结束,我们班改育苗圃。

一天,从校部归来,发现众人围观什么。原来在阉割大牯子和小牯子的睾丸。与牛打了很久交道,实不忍心,快步离去。

学会犁地,也是本事。第三年去参加农村整党,农民见我能犁地,另眼相看。而我,通过当犁地突击队员,才知鲁迅所说“孺子牛”的精神。我童年时过分调皮,人称“五横牛”。以后,有个笔名叫司马横牛。现在,愿丢掉“横”字,甘当孺子牛矣!

当了半天“阿姨”

这是一个小插曲。

1969年底,根据“副统帅”的一号令,所有家属(无论老小)都“一锅端”到干校。除了有“五七”中小学校让学生读书外,还在校部办了一个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由一些不适宜在大田劳动的女同志担任。

开初,大家不知道“五七干校”是“中央文革”迫害干部的产物,劳动热情很高,乐于自觉改造。女同志也如此。妇女是“半边天”的理论,“凡是男的能办到的事,女的也能办到”之类的口号,十分流行。无论什么劳动,一些体强力壮的女同志都要参加。我们二八连的犁地突击队,就有三位女同志。

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改造了一两年,“革命群众”对“五七干校”这种做法开始有意见,劳动热情显然不如初期了。开玩笑时常说,某某人病了,医生开了一剂药,叫“离湖散”。干校在潢川县的黄湖,离湖散即要调出干校。这些话,“革命群众”可以说,因为矛头“只能向上,不能向下”。我们是“文革”前的“当权派”,装作没听见。

有一天,排里通知我:幼儿园的老师休息时间少,意见很大,校部决定定期给她们放假,派男同志去顶班。我们连得去一人。许多男同志不愿意去,连部决定派我去担此重任。我一贯喜欢孩子,又做过少先队工作,没等排长说服,就毫不犹豫地承担了这个任务。

第二天,我在八时半前赶到幼儿园。其他连队也各派了一人来,但几乎一来就声明自己“不会带孩子”。我说:“没关系,我来牵头。”颇有佘太君的“我不挂帅谁挂帅”的气概。“杨家将”的故事是伟大领袖一再肯定的,我不必担心将来为此会在“灵魂深处闹革命”。其他几位同志也乐于我牵头,没人像“一月风暴”那样想夺我的权。

到了九点,一共来了二十几个孩子。因为一个阿姨都没来,孩子们有点莫名其妙。

“小朋友,阿姨平常太累,今天让她们休息。”我说,“今天,我们的功课很简单,做游戏。你们愿不愿意?”

小朋友高兴地齐声回答:“愿意!”

我立即指挥:“愿意翻跟斗的在这儿排队!”所有小孩儿,不分男女,全排队了。他们依次来到我身边,我把他们一个个地抱起来翻跟斗。他们笑了,显然很快乐。

接着又玩老鹰抓小鸡和过去我玩过的一些集体游戏。可能是平常管得比较严,一旦做游戏,小朋友都有兴趣。没有人捣乱,没有发生纠纷,而且不断地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只是老叫我们为“阿姨!”

“我们是男的,还是女的?”我问他们,“我们的头发是长的吗?看见我们嘴边的胡子没有?要叫叔叔,叫老师。”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绝色冰山总裁老婆

我的绝色冰山总裁老婆

火热畅销他是国之利器斩魂杀神,杀尽犯华夏者。他是四神之一地狱邪神,战无不胜,天下无双,名号响彻世界。他更是神龙体继承者,他杀过两个神,炎帝和阿波罗神,继承神位,至强无比,成为不可忽视强者。他就是牧辰,女人的情圣,男人的恶梦,开启最强都市热血之路。书友群611092872推荐我的超级好看新书无尽吞噬神,绝...

蝶二号

蝶二号

国军国防部最高绝密军事计划实施之前,被卧底保密局的中共蝶二号周森偶然获取,但在传递情报过程中,周森的上线被杀。随即,保密局局长知道了有一个蝶二号藏在保密局中。一时之间,敌中有战友战友中有敌人,敌我难辨。...

镇国龙帅

镇国龙帅

五年前,他是第一战神,因卧底任务需要,背负罪名入狱,父母被活活气死,兄弟姐妹妻子为他受苦。五年后,他是扫平战乱的第一战神,权财无双,归国之后,他只想弥补自己对亲人,对妻子的亏欠...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农家有喜:肥妞有点田

农家有喜:肥妞有点田

搜小说免费提供作者余小妃的经典小说农家有喜肥妞有点田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观看小说一朝穿越成了农家女,颜丑人胖就算了,竟然还喜当娘?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那她就想法子挣钱养娃奔小康。奇葩亲戚也轮番登门找茬,那她反手一巴掌,正手一巴掌一起拍飞。可是为啥她不小心却捡回来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娘子,为夫饿了。饿了去吃饭。可是为夫想吃你。豆豆默默的替爹娘关好门,坐等妹妹降生。...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